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最不该杀这三人,要是有一个人活着,蜀汉有可能统一三国?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6-06)300

诸葛亮最不该杀这三人,要是有一个人活着,蜀汉有可能统一三国?这位三国时期智谋过人的蜀国丞相,无疑是军事家和政治家双璧俱全的杰出代表。但就连诸葛亮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难免会在权力和利益的纷争中犯下一些难以弥补的错误。历史上,他错杀了三名出色的将领,这些人中如果有一个能活下来,蜀汉或许就能改写历史,统一天下了。到底是哪三个人遭了诸葛亮的毒手?他们又有何过人之处,让蜀汉陷入如此可惜的境地?今天就让我们一一拨开历史的迷雾,解开这个令人无限遐想的谜团。

篡位内乱,亲手斩草除根

刘备一手创立蜀汉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版图,他将很多亲信重臣都封为重要郡县的太守,以确保全国局势的稳定。其中,他最为器重和信赖的一人便是自己的义子刘封。

刘封原是蜀地土豪之后,在刘备初创业时,其父就将这个聪颖好学的孩子许配给了刘备。自那以后,刘封就如同亲生儿子一般,跟随刘备征战多年,立下过不少功勋。到了后期,刘备更是将重镇益州的重要衙门尽数交给了刘封把持。可谓是备受器重,郡国治理的大权全在其手。

然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刘封慢慢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开始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他对手下的文武百官加以辱骂 *** ,将那些有才干的名士们统统赶走。就连汉室的一些遗老们也被他无理打击,最终不得不离开益州,远走他乡。

刘备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刘封的种种无理行为,也只是勉强容忍,生怕伤了他的心。但眼见益州的政治生态一天比一天恶劣,久而久之,朝野上下的人心开始渐渐离散。这岂不就是自己当年艰苦创业的初衷所违背?刘备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就在刘备犹豫困顿之际,时任首席军师的诸葛亮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不动声色,暗中布下了一张大网,趁机给刘备递了一个重磅炸弹——由于刘封在益州的种种荒唐作为,已经让包括曹魏在内的四面八方的敌人们对蜀汉虎视眈眈了。最为人称道的大将军孟达,竟也被刘封的胡作非为所激怒,转而背叛到了曹魏那边,导致了蜀汉三郡沦陷的重大军事失利。

听到这些惊人之语,刘备顿时大怒,眼见自己的江山就要在这一念之差被葬送了,于是狠下心来,下令将刘封诛杀,彻底斩草除根。就这样,仗着诸葛亮的一张造化之计,权倾朝野的刘封痛失了性命,就连诸葛亮本人都没想到这一棋是如此的行云流水,物尽其用。

骄兵必自毙,独斟独酌

马谡乃是蜀汉当世的青年军事家,其军事理论和谋略早就为诸葛亮所青睐有加。马谡年少时就通晓兵法,对阵地的运用、军队的调遣都颇有独到之处。尽管刘备曾不止一次明确反对,但诸葛亮仍然力排众议,大量启用了这位年轻将领。

起初马谡的表现确实赫赫有名,尤其是在七擒孟获的战役中,他的出色指挥使得蜀军连战连捷,大捷而归。然而就在这一波骄傲自满之际,街亭之战的失利彻底打碎了马谡的神勇形象。

当时诸葛亮亲自部署了一套精密计策,派遣马谡率军前去对抗曹魏的进攻。可就在出师之初,马谡便对诸葛亮的安排指手画脚,加以修改。结果一路跌跌撞撞,不仅没能阻击住曹军,反而被敌人钳制在街亭,陷入了绝境。

眼见大好局面就要全盘皆输,诸葛亮连忙将救兵派遣过去,并写信苦劝马谡切忌轻敌,要坚守阵地以待增援。可马谡这时早已被战事的胶着所冲昏了头脑,对诸葛亮的谆谆教诲充耳不闻,竟然一意孤行,擅自决定放弃街亭阵地,试图突围而出。

这一作死的决定,彻底葬送了蜀军的战局。由于准备不足,马谡的突围之举很快就被曹军发现并完全围堵,不得不派出大量的勇士们徒手冲杀出一条血路。就在这惨烈的厮杀中,马谡的亲密战友魏祥为救主帅而英勇殉难。最终马谡也在溃逃的过程中被乱箭射中,所幸死里逃生。

闻讯后,诸葛亮勃然大怒。他虽然曾经器重马谡,但此举已然触及了他的红线。自己精心布置的一场战役,竟然被一个年轻人的莽撞和无知所葬送,这难道不是对自己权威的挑衅和无视吗?于是诸葛亮决定亲自了结马谡这件事,锱铢必较,万勿姑息。

尽管朝野上下都在为马谡求情,诸葛亮仍然亲笔写下了马谡的绞刑令,斩钉截铁地要将他处死,以儆效尤。马谡临终前写下了一封正名状,以死明志。但诸葛亮对此充耳不闻,依旧按部就班,杀鸡儆猴地处决了马谡,导致这位当世罕见的军事奇才就此陨落,白白浪费了大好前程。

虎视眈眈,步步为营

在诸葛亮麾下的蜀汉名将中,魏延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一员。这位身怀绝技的武将,自从效命于蜀汉之后,他的战功赫赫,可谓是建立汗马功劳无数。

魏延原本是东吴孙权手下的一员猛将,后来因故被孙权所疑,逃往蜀汉投靠刘备。刘备见他武艺高强,当即将他留在身边,命其镇守汉中。从此,魏延就成为蜀汉坚实的护国铁臂,随时为蜀汉开疆拓土。

每逢大战,魏延总是英勇卓绝,身先士卒,力挽狂澜。诸如夷陵之战、祁山之役等,都凭借魏延的超卓指挥和过人勇武,才得以最终扭转战局,大破敌军。就连当年马谡在街亭被围的时候,能死里逃生,也多亏了魏延亲率勇士们开路杀出重围。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就是这样一位立下无数赫赫战功的大将,却在诸葛亮那里备受打击和冷遇。有侍从就曾亲眼目睹,诸葛亮每每谈及魏延,眼神里都难掩对他的忌惮和猜疑。

事实上,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谨小慎微,并非凭空捏造。作为蜀汉的军师,他深知手下这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其野心和志向实在是太过浩大了。只要一有机会,魏延就会趁虚而入,妄图夺权窃位。因此诸葛亮对此戒备已极,决意要让魏延远离军权核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诸葛亮开始暗中布下了一张大网。他先是让亲信上将杨仪分散驻守西川要塞,切断魏延的有生力量。接着又命令杨义将军马岱暗中侦察魏延的一举一动,时刻盯防着他。

果不其然,魏延很快就发现了诸葛亮的用心险恶。他万分愤怒,认为诸葛亮是嫉贵妒能,才会如此算计自己。于是魏延也开始设下圈套,企图除掉马岱这个眼中钉。可惜计谋终究被马岱识破,并迅速禀报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大怒之下,立即撰写了一份魏延的诛杀令,并命马岱和杨仪亲自执行。两人对此深感无奈,却也不得不听从上峰的命令,将魏延这个当世无双的大将活活处以绞刑。就这样,一代勇将因为权力的游戏而陨落沙场,令人扼腕长叹。

平行时空,异域文明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孕育出了一种璀璨夺目的古老文明--印度河文明。这是继两河流域文明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早期文明古国。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尽管地理位置相距遥远,印度河文明与中原的华夏文明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两地都是以河流为命脉,以农业为立足之本;比如在宗教信仰上,印度教和中国的祖先崇拜有诸多雷同之处;再比如两大文明古国都是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拥有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都城遗址。

最为瞩目的是,两大文明都曾掌握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文字密码。中原文明记录下了甲骨文,而印度河文明则是印度婆罗门铭文,即俗称的印度陶盘印纹。长期以来,这两种文字符号都无人能够破译,直到20世纪初中后期,中外学者们终于艰难破解了这两种文明的密码。随着大量实物资料的解读和考证,人们终于揭开了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

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虽然时间和地点都极为遥远,但中印两大文明在特定方面却有着令人瞠目的相似之处,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还是说,两大文明在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曾经存在着一种神秘的交流渠道?比如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或是一个已被人类遗忘的传播线路,两地先民就曾通过某种方式获取彼此的文化底蕴,从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产生诸多惊人的巧合。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解开这一历史谜团,但假若中印两大文明所孕育的精华确实在某种契机下融汇交流,那么新文明所能孕育出的辉煌成就,将是何等的令人向往!

或许,我们终有一天能够发现一种全新的文明之路,打破时空的隔阂,携手共创人类文明新的高峰,新的华章。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解开两大古老文明的千年悬案,还原历史本来的真实面目。驱车向着文明的巅峰阵地前进,必将是波澜壮阔、迷人心旷神怡的过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蜀汉覆灭,野心家终结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统治中枢权力开始出现动荡和分化。在诸葛亮的遗嘱中,他专门嘱咐刘备的嫡子刘禅,要让大将魏延掌管西川军权。可是刘禅对此却根本没有理会,反而将军权全权委托给了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和郭循。

这个决定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错误。诸葛瞻虽然学识渊博,但终究只是书生一个,对于军事指挥和统帅作战显然是外行。而郭循虽为武将出身,却又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两人这样的组合在统帅大军方面注定是力有未逮。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几年里,蜀汉在诸葛瞻和郭循的荒唐指挥下,连年战祸不断,军阀割据,节节败退。就连在六出祁山的决战中,蜀汉的主力大军也被曹魏大将陈泽率领的步骑之师所击溃。虽然后来诸葛瞻赶来增援,但为时已晚,蜀军已经元气大伤。

更令人扼腕的是,就在决战之际,诸葛瞻和郭循两人竟然同时贪生怕死,率先逃之夭夭,丢盔弃甲而逃。最终导致蜀军溃不成军,大量将士阵亡。臣子如此昏庸无能,难怪蜀汉的根基会在短短数载之间就土崩瓦解。

就在蜀汉将要覆亡之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华雄,竟然窃取了最后的一线生机,成为了蜀汉覆灭的最终催化剂。华雄乃是蜀汉的大将张翼的孙子,自幼就心存异志,野心勃勃。当年诸葛亮就曾预言,这个孩子日后必将祸国殃民。

果不其然,在蜀汉将要覆灭之际,华雄背信弃义,竟然借助亲信张嶷的势力,将刘禅和蜀汉最后的根基全都出卖给了曹魏。最终导致蜀汉在公元263年完全覆亡,结束了近百年的荣耀史。其根由则正在于当年诸葛亮杀错了人,没能将魏延这个真正的猛将留在身边,而错杀了他们。

结尾

人们常说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任何人只要攫取了它,就难免会在利益的纷争中渐渐堕落下去,最终酿成大错。可见诸葛亮虽然是个极有才干的军事家,但终究难逃"朝中无人耳"的局限,使他的英明决策导致了蜀汉史上更大的罪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608.html

“诸葛亮最不该杀这三人,要是有一个人活着,蜀汉有可能统一三国?” 的相关文章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黑齿常之并非大唐百姓,为什么要为大唐浴血拼杀?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人,唐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唐朝初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并非大唐百姓,而是朝鲜半岛上百济国将军。后来唐朝拿下了朝鲜半岛之后,这位将军也就投降了唐朝。投降唐朝之后,他为大唐征战了浴血拼杀了二十多年,...

有哪些与田豫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田豫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刘邦的结发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吕后对戚夫人有刻骨的仇恨,以致最后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来残杀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后,做了一件让后世大惑不解的事情。这就是她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前去参观。刘...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许田围猎刘备与曹...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对为何一代名将卫青会娶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刘彻的亲...

有哪些与简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简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雍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随其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益州牧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简雍擅于辩论...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强的,...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人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人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尚香为什么没和刘备生下子嗣?她真的在刘备死后投江自杀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近年来关于三国的影视剧和游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孙尚香”这个人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玩过《王者荣耀》的朋友们都知道,游戏里的孙尚香是一个爆发极高的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