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44年真实生活照片:万恶的旧社会,没有想象中贫穷落后

中国历史1周前 (06-12)6

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前言

建国前些年,人们饱受战争的折磨,适者生存,他们在那个遭乱的环境下也有当下时代独特的生活方式。

正是40年代被扣上了“啃树皮”,“吃野草”,“乞讨”这样的帽子,才让大家误以为那个时代的人“体无完肤”。

正是这样日子难过的人占多数,所以留下的回忆也是被称作“万恶的旧社会”。

这样一来,那些在旧社会中能够自给自足的人也被掩盖了,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更无法感同身受。

但在1944年的真实生活照片中不难发现,旧社会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贫穷落后。

40年代的商贩

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为了生活所努力的人,就像这个卖凉粉的大爷脸上洋溢着笑容,能感受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用扁担挑着自己吃饭的家伙,游走在巷子里,肩前是那个年代专用的凉粉 *** 板,肩后还有一个大木桶装着水用来洗凉粉保证新鲜。

虽然穿着草鞋带着草帽,但衣服上没有一个补丁,可见这份生意足可以让他养家糊口,眼神里也透露出小商贩的淳朴。

再来看这位在大街上摆摊的爷爷,长长的胡子娴熟的手法一看就是干了好多年的老摊主了。

孩子们都围在他的摊前,等着喷香的饭出锅,仅仅是在墙角的一幕就足够温暖人心,可见旧社会并没有剥夺所有人自由生活的权力,这就是在拐角处更大的幸福。

再来看这位蹦爆米花的小哥,既有即将长大成人的大孩子静静等待,也有咿呀学语的小孩子坐在他身后,大家都在等着爆米花嘣好的那一声“巨响”。

不得不说,这样的童年比现在山区里孩子的童年还要幸福,现在还有很多人困在大山里一辈子走不出来。

不是不愿出来,而是被大山禁锢了一样,不知道山外的样子,只接受山里旧思想的流传,偶尔赶上天灾,还要遭受吃不饱穿不暖的大难。

在看照片里“穷养儿富养女”的新民俗也体现在里面,小男孩可以光着膀子,但周围的小女孩都是留着清爽的短发,穿着整洁的衣服。

再放大看,几个姑娘头上还带着发卡,在那个时候有人为一日三餐发愁,但也有过的好的不仅把姑娘打扮的赏心悦目,还能为她们买爆米花这样的零食吃可见旧社会还是有公平可言的。

说到商贩还得是大上海,连在墙南摆摊的都是撑着遮阳伞烫着卷发的时代达人。

看着小摊上的牌子,或许会有人好奇:可口可乐在那个年代就有吗?其实不然,可口可乐在40年代之前就有了。

在洋人进入中国的时候,这种碳酸饮料也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在大上海那个灯红酒绿的地方出现像这样的摊位也不足为奇。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来往的行人也会在小摊前停下来买一瓶缓解夏天的炎热。

其实买卖往来不只出现在思想先进的地方,在农村街头也有人背着竹筐卖萝卜青菜。

这张图片里连根拔起的蔬菜无非就是庄户人家自己种的,最原始的秤砣上用来生计,简单的生活纯粹的让人心疼。

她们同城里人不一样,她们衣服有大大的补丁,腰间都系着围裙,领子上斜着的盘扣足可以看出这地方的落破,但做点小生意维持家里开销,这样也日子也还不错。

别致的生活方式

这张彩色的照片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太太那双裹住的小脚,封建社会对女性而言有太多不公平。

老太太走的慢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甚至年纪越大越走不动,那双无力的脚还要依靠身边建筑扶着缓慢的走。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红高粱》吧,照片里老太太的穿搭还停留在那个时期,尤其是这条裤子。

但穿的干净利落并不像食不果腹的人,在她身后还有和她一样都穿着板正衣服的人,可见一个地方一个样,生活并非只有贫穷,所以才导致了40年代被大家认为是生活最苦的年代。

再看这种,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辛苦劳作,一手拿耕犁,一手拿鞭。那个时候有地可种,就证明有粮食吃。

有粮食就可以换鸡蛋吃,偶尔改善一下生活,这样看来种地这是件幸福的事,贫困吃不起饭也只是暂时的,等到收获的季节一家人大半年的粮食都有着落了。

即使无法预测天灾,但只要耕种了那就是实打实的粮食。

这两张彩色的照片和前面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觉他们放在一起不像一个时代的人。

之一张是一个妈妈在给两个孩子梳头,只看照片就让人感到温馨,这样的生活难道还要用贫困来形容吗?

第二张图片更像我们这个时代了,姐妹三人在有风景的地方一起合拍,怀里还抱着时尚感的衣服,明艳大气。

这张照片里最显眼的就是这辆这铁轨上行驶的客车,上面载满了客人,在车的右侧大多也是西装革履的人们。

可见旧社会虽然落后,但也有先进的一幕,时代的生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一张大合影,也是一张全家福,坐在中间的是长辈,站在后面的是儿女,这种相片的占位美学一直持续到现在。

民国时期的经典装扮也在这张照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里边两个儿子也像父亲一样打了领带,梳着三七分的发型,一股文人世家子弟的气息展现出来。

照片中母亲的这一张国泰民安的长相也有极大的吸引力,三个女儿更是淑女气质的模样,让人不禁感慨无论哪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差距的。

结语

人不能只活在历史的想象中,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在审查考究过后,或许不一样的结局能带给你在思想上的改观。

文明的脚步永不停歇,就像旧社会一样,即使人人唾弃说它落魄,但总有人记得旧社会的好,因为它们一直在进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188.html

“1944年真实生活照片:万恶的旧社会,没有想象中贫穷落后”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