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新书《食南之徒》上线:“吃货”马伯庸分享独家泡面秘方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13)410

马伯庸全新历史小说《食南之徒》近日出版。该书以两千年前的南越国为写作背景,讲述了一位吃货大汉使者前往食材丰富的南越国,因偶遇了一味名为枸酱的美食,最后竟改变了中国版图的故事。

搜狐文化特约本书作者马伯庸先生,回顾了本书的创作过程,以及探讨了历史写作中如何把握虚构与史实之间的平衡等问题,文末还有“吃货”马伯庸分享的独家泡面秘方。

搜狐文化:您擅长描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请谈谈《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和《食南之徒》主人公唐蒙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马伯庸:李善德和唐蒙都是小人物,他们无力抗拒时代的压力,但又希望能奋起实现自己心中微不足道的理想。但李善德更为积极,更为入世,而唐蒙则比较随遇而安。所以李善德是能不躺则不躺,无论如何也要站起来;唐蒙是能躺就躺,实在不行,站起来也可以。

搜狐文化:《食南之徒》中涉及大量的美食描写,您是如何通过文字将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的?

马伯庸:我觉得写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传达的是人的命运。这本书我给自己提的要求是写美食,但不能只写美食,这个美食一定是跟这个故事的主题、跟人物命运要紧密相连,那怎么连得上,能不生硬?这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

《食南之徒》这本书里面虽然都是西汉年间的这些美食,但我有两个原则。之一个原则,这些食物一定是现在还有的。大家看完书或者看书看到一半拿起手机来就能叫外卖,就能吃到。好多读者都跟我讲,他们是看一章,就把这一章提到的美食点外卖或者在家里做来吃,解决一下自己口腹之欲。现实的连接感很重要。第二个原则就是这个东西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史实,在西汉年间,它的烹饪方式已经存在,它的原料已经传入中原,那么我才能用。

而且这些食物肯定都是我吃过的,只有吃过才能知道它的味道的独特性在哪。因为写美食最难的地方就是在于一定要写出它的独特性,不能简单的用“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这样泛泛的描写,这种独特性没有办法通过文字传达,只能是自己亲身去体验。

我看《金瓶梅》记忆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道菜,叫“拿一根柴火煮猪头”,就是说只用一根柴禾,不用大火,让这一根柴禾在灶里慢慢燃烧干净,这个过程中把猪头焖熟,出锅的时候这个猪头就已经肉嫩到拿筷子一夹就能下来的程度。

书里的描述非常诱人,一看就让人特别想吃。但它并不构成一个情节的关键要素,如果说我们换一种平常的描述,把它删了,或者一笔带过说他们今天吃了一个猪头也可以,但是这样感觉就差一点意思了。金瓶梅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

搜狐文化:本书大量细节来自您在南越王博物院的所见所闻,能分享下参观博物馆的心得和故事么?

马伯庸:我经常去广州,和朋友在北京路约饭,吃完之后顺便散步,逛一逛南越王博物院,去了大概七八次,每次都去转一圈,很熟里面的东西。

偶然我注意到有一根木简上面写了“壶枣一木”,编号多少,一共结了多少个枣。我当时看到之一眼就想说,你们广东人真闲,枣精确到个位数,我们北方吃枣都是按斤买的,哪里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然后再一琢磨,广东没有原生枣,为什么在南越国会有这种枣,然后我就查相关的资料,就查到说之一任南越王叫赵佗,北方人,秦始皇派他去南方打仗的,他是河北人,河北那个地方就是产枣的。而且赵佗活了一百多岁,这么一看,我就可以脑补一下,老人过了70岁之后就开始怀旧了,就开始想家了,那时候他到了南方,南北还是对峙的,他回不了家,身边的老朋友都死完了,肯定非常寂寞,内心觉得有一块无法解决的,怎么办?只能弄上枣树过来,种在家里头,没事了就在枣林里溜达溜达,觉得我回家了。从人之常情推理,他有这么一种思乡之情。

而且后面南越国的覆灭也是因为一个食物,当时有一个使者叫唐蒙,到了南越国发现有一种蜀枸酱,他说这个蜀枸酱应该是四川的,你们怎么能从夜郎国买到?他就跑到四川调查了一圈,发现四川到夜郎国有一条路,夜郎国到南越国也有一条路,他回去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就发现有这么一条路,派了军队绕过去之后就把南越国给灭掉了。因为一个食物导致中国版图的变化和王朝的兴衰,这个有意思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美食能够改变整个政治版图的变动,乃至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原王朝的地理认知,以及里面的情感落点,落到了之一代南越王赵佗的思乡之情,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想回去的感觉,我觉得很有意思。

以前我们讲美食都是讲多好吃,最多上升到人生的哲学,但是这个故事它实际上是通过美食撬动了整个中国的政治版图,改变了中国人的地理认知,往大了说对中国的影响非常的大。

搜狐文化:《食南之徒》依旧保留着有据可考的成文严谨性,书中涉及的南越国各种风土、掌故、用具、建筑风格等,皆有考古佐证,您是如何把握虚构与史实之间的平衡的?

马伯庸:我写历史小说追求的并不是所谓完全真实的历史,而是符合逻辑的历史。也就是说,这件事可能没发生过,但是历史上这个人干得出来这样的事儿。我觉得这是创作小说应该遵循的逻辑,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最终落实下来我觉得应该是一种“三明治式”的做法,三明治是上下两层加中间一层,上下两层要“实”,中间那层可以想象。

上面一层,是大的史实,就是所有的大事情、大人物,包括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去改变他,也不去扭曲他的形象,尽量呈现出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更底层我们要讲到生活细节,比如当时的人怎么样吃喝玩乐?怎么样衣食住行?怎么样和别人来往?社会规则是怎么样的?这些生活的细节也尽量保持真实。

在这两层真实之间,就是留给文学创作者想象的空间同我会加入自己虚构的内容。只是这种想象也应遵循历史的逻辑——‘他没干过这件事,但是他干得出来’。

换句话来说,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人物角色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他的坐卧走,或者他的所有行为都是符合时代大趋势和当时的生活的。生活常识符合的是一种真实逻辑,我尽量让自己做到这个层面,这样整个故事看起来就既精彩又可信。

搜狐文化:有这样一种观点,作家虚构的人物必然有他自己的影子,您觉得《食南之徒》主人公唐蒙有哪些性格特征和您比较相似?

马伯庸:其实唐蒙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我就很像。因为家庭的关系,我转学特别多。从小到大转了十几次学,天南地北都去过了。那种情况之下,你如果不去对食物采取一种开放 的态度的话,你根本活不下去。这就导致了我看过各种各样奇怪的食物之后,会发现食物其实并没有什么说不能吃或者说该怎么吃的这个规矩,这只是当地的习惯而已。你走过一个村,走过一个省,你会发现习惯就完全不同了,没有对错之分。所以说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个对文化的态度,就是很多东西并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而是说一个不同的习惯,我们要容忍这种不同,甚至愿意去拥抱这种变化,才能享受更多的好吃的。

我有个分类,吃货和美食家是不一样的。美食家会细心地品鉴每一道饮食的风格,它的历史渊源、色香味,但是吃货就专注于吃本身,吃本身就是开心的事,吃什么其实并没那么重要。

我是吃货,不是美食家。我是吃泡面也很开心,我在新西兰的时候锻炼出的手艺就是我泡面泡得特别好。我当时写过一个《留学生七种武器之泡面》,讲怎么去吃泡面,用什么样的调料包。不同的面用不同牌子的蔬菜包、酱包,然后是先放料再煮面,还是马上要水开了之后再把这个料放进去,什么时候搁鸡蛋,什么时候搁火腿肠……都有讲究。我这独家秘方是煮面的时候,放一片cheese,cheese化到汤里之后,汤会特别浓,而且有一种奶香味,口感会更好。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

其作品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大医》《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文/袁立聪 审/钱琪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6/598253.html

“新书《食南之徒》上线:“吃货”马伯庸分享独家泡面秘方”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一个清朝皇帝拜一个前朝的开国皇帝,只是为了收买民心这么简单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告灭亡。四月底,李自...

拓跋猗卢:西晋鲜卑拓跋族首领,天资英特,胆略过人

拓跋猗卢:西晋鲜卑拓跋族首领,天资英特,胆略过人

拓跋猗卢(?~316年),定襄盛乐人,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北魏皇帝先祖,追封神元帝拓跋力微之孙,文帝拓跋沙漠汗之子,桓皇帝拓跋猗迤胞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资英特,胆略过人。元康五年(295年),授西部大人,居于盛乐城。出兵攻打并州,击败匈奴和乌桓。引入...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军阀,入主益州,担任益州牧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他好读书,也好结交士人,生活别提多平静了。不过,当重耳长大后,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引发了骊姬之乱。申生自杀后,重耳也深受其害,万不得已,只得亡命...

三国时期关羽一家没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关羽一家没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由刘备一手创立的蜀汉政权灭亡。一个国家的灭亡,自然有一批该国的旧权贵要倒霉,蜀汉也不例外。比较典型的是,蜀汉元老关羽的家族,在蜀汉灭亡后被灭族,史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仁孝文徐皇后,朱棣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将门才女,一代贤后。这是后人对于仁孝皇后徐氏的评价。在很多影视剧里,徐达的长女都被称为“徐妙云”,不过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她的闺名,只称之为“徐氏”。这里姑且称徐氏为徐妙云。1407年8月6日,46岁的徐妙云行将离开...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因为过于疼爱孙子弘历,才最终决定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这还要从当年雍亲王府的首次见面说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个清廷都笼罩在“九子夺嫡”的肃杀氛围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决定走亲情路线,借着赏花的名义,把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