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马家军最怕的人,打一次输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杀

中国历史1周前 (06-16)6

马家军一度横行无忌,将西北一带百姓生活推向水深火热。他们以宗教、宗族、民族为纽带,组成强大的骑兵部队,嗜血成性,杀伐无度。然而,在这支狂野部队的暴虐统治之下,却孕育着一股强大的反抗力量。一位来自普通农民家庭的年轻军人,最终成为马家军梦魇的缔造者。他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每仗必胜,将马家军一路追杀,打一次输一次,逃命无路。这个锐不可当的对手到底是谁?他是如何做到让马家军闻风丧胆的?

一、吉鸿昌将军的早年生涯

烽火硝烟笼罩下的中原大地,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以勇猛好斗的英姿崭露头角,他就是后来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1895年,吉鸿昌出生于河南扶沟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窘迫,但吉鸿昌自幼就表现出了与生俱来的英勇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小时候,吉鸿昌被亲朋好友亲切地称为"小霸王",因为他从不惹是生非,却也绝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一旦有人来惹是生非,他必定奋勇还击,决一死战。这股子英勇的种子,在他幼年的一次次打斗中不断播种生根。

贫穷的家境让吉鸿昌很早就习惯了艰苦的生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年幼的他就到田间地头帮佣干活,在炎热的夏日里被毒辣的太阳晒得皮肤黝黑。这些磨砺,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

1913年,18岁的吉鸿昌离开家乡,投身于战火纷飞的军旅生涯。当时西北军阀冯玉祥在河南招兵,勇猛果敢的吉鸿昌毫不犹豫加入了这支部队。别看他年纪尚轻,但小霸王般的英勇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很快就引起了上级的注意。经过短短数年的磨练,吉鸿昌不但武艺精湛,而且军事指挥才能亦渐露锋芒,被冯玉祥破格提拔为营长。

从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后来担任要职的著名将领,吉鸿昌一路走来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勇猛过人、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成就了他后来在战场上"吉大胆"的雄名,也为他日后同马家军的那场恶战写下了开端。

二、马家军的起源和发展

马家军是一支由 *** 马姓家族组建的武装力量,在19世纪中叶的陕甘回乱中崭露头角。当时的甘肃地区回汉矛盾激化,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起义。这场起义最初是由 *** 教徒发起,目的是反对清朝 *** 的迫害,但很快就演变成了回汉相互屠杀的种族冲突。

在这场浩劫中,一支由马占鳌领导的 *** 武装挺身而出。马占鳌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在起义初期就加入了起义军,很快便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过人胆识摇身一变,成为起义军中的骨干力量。

面对清军的持续反扑,马占鳌明智地选择了投靠。他趁胜利的时机,主动向清朝 *** 效忠,并获得朝廷认可和官职任命。从此,马占鳌手下的武装开始为朝廷效命,成为清军镇压其他起义武装的重要力量。

在随后的数十年间,马占鳌及其子孙马安良相继做大了自己的势力,将控制范围扩大到甘肃大部分地区,开启了马家军在西北一带的统治时期。与此同时,马占鳌手下的两员大将马海晏和马千龄也在青海和宁夏地区扩展勢力,三股马姓武装合称为"三马",构成了马家军的雄厚基础。

进入民国时期,马家军虽然名义上归顺了北洋 *** ,但在西北地区实际上仍旧作威作福。马占鳌的子孙马安良更是直接自封"太上皇",彻底将西北重镇甘肃省纳入自己的版图。马家军骑兵凶猛嗜杀,到处滥杀无辜平民,成为整个西北地区的祸患。

更可怕的是,马家军掌控着甘青宁一带地区,将这里视为自己的根据地。马麒和马步芳在青海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青马"势力,成为马家军的中坚力量。他们视当地 *** 如草芥,杀人如麻,对红军进行疯狂围剿,令红军在西北遭受重创。

直到1949年甘肃解放,马家军的祸根才彻底被连根拔起。这支凭借血腥屠杀和暴力统治西北八十余载的强悍马姓骑兵,在人民 *** 的炮火下化为了灰烬。马家军的覆灭,也昭示着一个黑暗的时代被永远地终结了。

三、吉鸿昌对马家军的连番追杀

1928年,吉鸿昌升任西北军第30师师长,被调往甘肃天水。就在这一年,马家军头目马仲英发动了著名的河湟事变,试图在甘肃地区一举夺权。事变爆发后,吉鸿昌奉命前往平叛,从而拉开了他同马家军对决的序幕。

吉鸿昌手下虽无重武器,但他驻军训练有素,作战素质过硬。在吉鸿昌英勇指挥下, *** 军不但顽强抵御了马仲英部队的进攻,反而凭借机动灵活的战术,多次重创马家军。最终,马仲英元气大伤,被迫收缩防线撤至宁夏一带。

此役可谓吉鸿昌同马家军恶斗的开端。从此,马仲英见吉鸿昌如虎狼,闻"吉"色则变。双方在宁夏河西走廊一带连年血战数十场,你来我往,不相上下。期间吉鸿昌屡屡扬威,将马仲英赶至绥远、固原等地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情况浮出水面——马家军内部竟在培养新式军官,掌握了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这股新兵力的领军人物正是马步芳,马氏家族年轻一代中的杰出人物。

面对马步芳麾下训练有素的青年军,吉鸿昌顿时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亲自部署在河湟地区布防,下令在马氏家族根据地青海掘地三尺,布置地下突击队伍。与此同时,他还从自己的老部队抽调骨干,专门组建了谍报机构,打入马步芳的内部。

1936年,双方在靖远一带决战。马步芳率领上万人的新军压境,与吉鸿昌的老牌军阀对垒。激战数月,双方均付出惨重代价。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吉鸿昌亲自冲锋陷阵,终于找到了马步芳大营的位置,施以猛烈的炮火突击。

整个马步芳大营陷入瘫痪,马步芳竭力抵抗,双方阵亡几千人。最终,马步芳的妻子和儿子被俘虏,他在溃逃中遭遇不测。从此,马家军的青马部队被全军覆没,马家军在西北的统治地位日渐没落。

这场旷日持久的巷战,见证了吉鸿昌对马家军的彻底摧垮。尽管付出惨重代价,但他终于战胜了这个横行西北多年的强敌。这一胜利不仅彰显了吉鸿昌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更让马家军闻风丧胆,从此不敢在西北大肆嚣张。

四、吉鸿昌投身抗日战争

平定马家军余孽后,吉鸿昌并未就此止步。相反,他将目光投向了更为严峻的民族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 。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全面开战在所难免。吉鸿昌与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结成临时同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随后的几年里,吉鸿昌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坚持游击战争,多次取得辉煌战绩。

1938年初,吉鸿昌亲自指挥部队进攻日军于多伦驻防。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作战,最终痛击日军,使之伤亡惨重。此役不仅打垮了日军于此一带的阻击阵地,更重要的是极大鼓舞了国军将士的士气。

就在这一年年底,日军又步步紧逼古都西安。面对严峻形势,吉鸿昌暂时放下手头作战,率众推进至关中地区,加入了西北主力阻击战。在泾阳、三原等地,他率部与敌人周旋厮杀,尽管曲折离合,但终于为西安这座古城摆脱了被攻陷的危机。

此后,吉鸿昌部队又转战华北,配合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在徐州、商丘一带,他多次率兵突袭日军,使之措手不及。1943年,他更是突击日军阵地,一举拔除了沿黄九省一带日军多个据点。

在漫长的抗战年代,吉鸿昌始终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其勇猛过人、作战沉着的形象,令曾经惧怕他的马家军也忍不住赞叹:"这位吉将军真是了不起!"可以说,吉鸿昌在抗日战场上屡立奇功,为祖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就在抗日将尽、全民期盼胜利的曙光将至之时,一个意外的阴谋却将吉鸿昌置于了绝境。1944年,由于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吉鸿昌遭到了同盟军核心的排斥和边缘化。最终,蒋介石下令密谋暗杀了这位敢言爱国的抗日将领。

就这样,一代名将埋骨于他奋战多年的战场,令人扼腕万分。尽管吉鸿昌的一生饱经坎坷,但他矢志不渝、以民族利益为重的英雄气概,却永远镌刻在了民族解放的历史长河中。

五、吉鸿昌被奸人陷害的真相

尽管吉鸿昌为抗日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最终却遭遇了惨无人道的下场。一场卑鄙的阴谋,将这位英勇将领置于了绝境之中。

1944年,抗战已接近尾声,吉鸿昌被派驻在陕西延安。此时的他,早已与 *** 高层的蒋介石等人对立已久。在很多战略决策上,吉鸿昌直言不讳、爱国爱民,而蒋介石则处处维护一己私利。两人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蒋介石痛下杀手,谋害了吉鸿昌。

这起阴谋的始作俑者,正是蒋介石身边的心腹张治中。彼时张治中已成为重要参谋,他识破了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决心为其除去眼中钉吉鸿昌。于是,张治中开始布下天罗地网,密谋对付吉鸿昌。

先是张治中撺掇蒋介石,将吉鸿昌调往战事最为惨烈的陕西延安驻防。就在吉鸿昌抵达后不久,张治中又暗中勾结附近的伪军头目,指使他们对吉鸿昌进行偷袭。

1944年8月25日清晨,伪军偷袭行动终于实施。一伙伪军悄悄包围了吉鸿昌的司令部,对驻地展开疯狂扫射。吉鸿昌正在熟睡,遭此突袭根本来不及反应。在弹雨横飞中,他被打得身中数弹,当场毙命。

就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就这么惨遭暗算,陨落在战火纷飞之中。眼见主帅阵亡,吉鸿昌麾下的部队一哄而散,从而使这次伪军的偷袭行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不久,真相大白,张治中的阴谋昭然若揭。而蒋介石虽不敢直接承认,但也从这起案件中赢得了更大利益——一个重要的军事对手被除之而后快。从此,他在 *** 内无旁贰夺,独揽了统帅全局的大权。

直到今日,吉鸿昌被奸人陷害的真相仍让人痛惜和愤慨。一个抗日英雄,一个民族脊梁,竟然遭此毒手,令人扼腕叹息。但无论如何,吉鸿昌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永垂不朽的。他在马家军时期屡立战功,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功勋卓著,为中华民族最终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586.html

“马家军最怕的人,打一次输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杀” 的相关文章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窦漪房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汉文帝为何没废掉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为何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李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想必大多数人都看过《武媚娘传奇》这部影视剧,剧中描绘了武媚娘一生的故事,她本是并州人士,唐太宗选才女充盈后宫时选入后宫,而后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唐高宗和武则天感情日笃,这遭到了宫中其他妃子的妒忌...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高位,是...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分...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

义渠王是怎么死的?他与秦宣太后之间有何故事?

义渠王是怎么死的?他与秦宣太后之间有何故事?

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芈月足智多谋,任人唯贤,掌控秦国朝政四十一载,将秦国变成战国第一强国,并由此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实际上,芈月这个人并非杜撰,历史上还真有其人,她就是秦惠文王之妻、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