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对中国没认同感!美国境内38万苗族,是背叛和鲜血酿成的“恶果”

中国历史1周前 (06-19)5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誉为&34;的美国,竟藏着超过30万的苗族后裔,他们在那扎根生长,建造一个庞大的苗寨,这让人难以想象!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身体里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但却否认是中国人,甚至对国家完全没有认同和归属感。

究其原因,竟是历史酿造的“恶果”,曾经的背叛和鲜血让他们义无反顾的走向移民。

毁灭性打击

苗族起源中国,是国内更具世界性古老民族之一,据统计,全球苗族人口近1200万人,其中91%都扎根于中国境内。

追溯历史,他们视蚩尤为始祖,曾被称为“九黎部落”,相传在蚩尤战败后,余众被迫南迁,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家落户,至此那里便成为了苗族人繁衍生息的发祥之地。

后经过时代的推移,苗族人民的称谓也有所改变,他们曾是尧舜时代所称的“三苗”部落,也是夏商时期的“南蛮”部落,更是秦汉时期的“武陵蛮”部落。

值得一提的是,名称虽在不断变化,但这些名号所指代的始终都是苗族的先民,他们以其善战和勇敢著称,在历史上不畏强权,敢于挑战权威。

当时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农奴社会里,遭受着残酷的压迫与剥削,由于不堪忍受长期的压迫和不公,苗族人民发起了多次起义,试图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但也正是如此,他们也遭受了一定的迫害,据史料记载,仅在宋代到清代这几百年间,苗族人民就曾发动或参与了58次农民起义,其中以乾隆五年的&34;最为惨烈。

清军不仅围剿了近五千名苗人,甚至数个苗寨展开屠杀,仅这一次的反抗就酿成了2.5万多名苗人死亡,给这个少数民族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艰难迁徙,定居美国

从那时起,为了生存,一部分苗族人被迫开始了迁徙之路,他们不得不离开祖国前往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寻求栖身之所。

但身在异国他乡,苗族人民的生活依旧困苦,当地居民对这些外来者怀有偏见和排斥态度,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老挝频繁的战乱更是让苗族人深受其害,不仅他们,就连当地民众也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难民人数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苗族难民涌入泰国,到了1975年左右,泰国苗人已经超过十万人,这个数量的增加早已让泰国难以承受。

为了寻求解决之法,在国际救援组织的协助下,近六万苗人辗转到美国,一时间解决的了泰国的“燃眉之急”。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部分苗族人之所以获准移民美国,是因为他们曾在越战期间效命于美军,为美国进行过秘密战争,当时美方承诺,一旦失利他们可以移民美国。

但要知道,直到1980年美国才正式允许苗人进入本土生活,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并未获得公民身份,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好在之后美国和老挝的关系有所缓和,这才承认了当时战争时期曾允诺给苗族的协议,从那一刻起,在美苗族难民有了美国公民的身份。

可让人不解的是,随着时间更迭,让这些苗族人对中国逐渐失去了认同感。

对中国缺乏认同感

其实这些苗族人对中国没有认同感是可以理解的,当初是中原人造成他们被迫离乡,之后又对他们支持北越而赶尽杀绝,这些经历让他们对中原印象只有痛和恨。

而站在国人的角度看,他们当初那般帮助美国,不失为背叛国家,是不可原谅的,渐渐的随着时间推移,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不同让两国苗族的思想认知也有所不同。

所以,要说他们失去了对中国的认同感,倒不如说是两国的文化差异,反观当时,这些苗族人为了融入美国社会,也是受尽了一番波折。

他们本以为到了美国生活就能步入正轨,奈何苦难远未结束,他们依旧无法安居乐业,语言文化的隔阂让苗族人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加之他们刚经历过战乱,身心疲惫,面对未来前景困迷,生活费用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由于语言障碍,很多苗族人根本无法找到工作,只能靠 *** 的救济金度日。

即便后来有部分人学会了英语法律知识,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大多数人也就只能从事最辛苦最肮脏的工作,最后也只是勉强度日。

为了让子女不再重蹈父母的苦日子,苗族家长只能靠供养孩子求学,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好的出路,据统计到了1988年,美国苗族社区中已有26人攻读博士,50人攻读硕士。

可不容忽略的是,即使地位有所提高,苗族人在美国仍常受到歧视和欺凌,他们在主流社会的适应之路依旧艰难。

虽然现在大多数苗族人已经有正常工作,但因上一代延续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美国的生活依旧相对封闭。

现今已有30多万苗族人在美国定居,但他们离开祖国已久,后代们对苗族文化认同感日渐淡薄,出生在美国的他们将这片土地视为故乡,难免对中华文化缺乏归属感。

但重要的是,苗族人民历经沧桑,始终没有放弃寻求更好生活的努力,在拿到美国的合法居留权,他们也无时无刻的努力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笔者认为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着对文化认同的追求,他们或许身处不同的国度,但心中那份对于祖辈文化的热爱,始终如一。

参考资料:

贵州省苗学会2020年6月12日《苗族分布在四大洲十多个国家》

金台资讯2023年4月17日《「少数民族华人」老挝苗族华人社会身份的持续生成》

澎湃新闻2020年6月17日《黑人案中的苗人警察:在美国,为什么有20多万苗族人?》

光明网2001-04-06《在美国的苗族人》

贵州省人民 *** 2019年10月11日《苗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952.html

“对中国没认同感!美国境内38万苗族,是背叛和鲜血酿成的“恶果”” 的相关文章

康熙并不是顺治的嫡子和长子 顺治为何会传位给他

康熙并不是顺治的嫡子和长子 顺治为何会传位给他

康熙作为顺治第个三子,康熙非嫡非长,前面还有个哥哥福全,为何顺治要传位于他呢?第一,康熙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在古代汉人王朝里边,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清朝是游牧民族,却没有这个规矩。清朝虽然深受汉文化影响,但是在继承人制度上,其还是主要看皇帝的个人喜好,没有制度化。不然也不会...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或许不是很熟悉岑参这个名字,但是这句诗我们却是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是剧中程参的历史原型,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起这位纪晓岚大人能被现代人认识,那就多亏了那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6岁的纪晓岚,被人们称为神童,从此一路神童。从乡试,到殿试。从解元,到进士出身。从平民到走进朝堂,这一路纪晓岚31岁。文采出众的纪晓岚,在仕途的路上却变得坎坷。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对秦始皇为什么囚禁母亲赵姬?她对嬴政伤害有多大?背后有何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是因为赵姬做出了让秦始皇感到又气又恨又耻辱的事,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赵姬的身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姜维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