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建国后长期休养,没有军衔和工作,1955年评级工作人员犯难

中国历史1周前 (06-19)6

他建国之后长期休养,没有军衔和工作,1955年评级的时候,工作人员犯了难,毛主席和周总理却同时给出意见:享受副总理待遇!

这个人就是郑位三,其实他曾经的名字叫郑植槐。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好学,有一次考试的时候,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这天他走在大街上,有一个小孩叫住他说:“你这么聪明,怎么不考一个之一名呢?”

郑植槐也不恼,反问他:“怎么那么多人,就我考了一个第三名?”一句话倒是把这个小孩气的不轻,“第三第三,你干脆叫郑位三得了呗。”

郑植槐一想,“郑位三”倒真是个不错的名字,于是还真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从此以后就叫“郑位三”。

郑位三虽然出身富裕,但是他也看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十七岁就投入到了各地组织的爱国运动中。

1925年,郑位三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中国 *** ,当时为了发展工农运动,郑位三和几个同志回到家乡担任教员。

有很多年轻人渴望做出改变,但是苦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们接触不到更先进的东西,郑位三就为他们讲马克思列宁,为革命积攒了力量。

反革命政变爆发之后,各地的革命都遭到了不同形式的打击,郑位三更是直接与上级失去了联系。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郑位三凭借着坚定地革命信念,继续组织革命力量,之后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黄麻起义中,郑位三带领上万农民与 *** 进行斗争,夺下了黄安,不久之后,就面临了 *** 激烈的反扑。

面对装备精良的 *** ,郑位三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认为现在并不是和敌人硬碰硬的时候。

于是果断下令,让部队撤退,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郑位三的父母相继去世,可是现实并没有留给郑位三多少伤心的时间,他只能收拾好心情继续上路。

红军成立之后,他没有继续站在前面享受光环,而是退居幕后,专心的筹备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一直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眼看着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根据地毁于一旦,郑位三心痛不已。于是他再一次站了出来,他和同志们深入基层,号召群众,组建新的革命队伍。

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郑位三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建国之后,郑位三的身体因为种种原因每况愈下,已经不能再支撑他参与日常的工作。为了他的身体考虑,毛主席决定让郑位三先休养一段时间。

1955年评定军衔,众人看着“郑位三”的名字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给他评级的话,他现在也没有什么职位,如果不给他评级的话,他之前又立下了那么大的功绩。

大家思考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决策,只能找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想了想说:“郑位三同志,他为我们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个好同志,不如给他个行政三级的待遇。”

这句话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心里一惊,行政三级可是相当于副总理啊。与此同时,周总理也同意了这一评定结果。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党和百姓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不过郑位三虽然享受着如此高的待遇,却没有只想着自己。

他一直牵挂着那些战友的后代,经常自己出钱接济他们,后来据统计,郑位三接济过得军烈家属有上百人之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971.html

“他建国后长期休养,没有军衔和工作,1955年评级工作人员犯难”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总兵是什么官职 比巡抚还要大吗

对清代的总兵是个什么官,比巡抚大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兵这个官职,在很多清代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作为地方上的高级将领,总兵身份威望极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同属一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巡抚手握地方刑名、钱粮、人事,是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非心腹亲信,...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何没有称帝而且选择让刘盈登基?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吕后当年真正是称得上权倾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和她抗衡的。说吕后权倾天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吕后可以随便欺负刘邦的儿子们,没有任何人有反抗之力。刘邦的儿子中,除了刘肥、刘...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汉水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云和黄忠在路...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徵是唐朝时的名臣,以直言敢谏出名,多次劝谏唐太宗李世民,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李世民对魏徵的建议大多予以采纳,还称赞其是贞观年间第一功臣,更在魏徵死后亲自为其撰写碑文。但是...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争议不断 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历史上对明英宗的争议不断 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对明代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英宗是合格的皇帝吗?为什么历史上对其争议不断?明英宗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历史上也并未争议不断,他就是一个既昏又坏的皇帝。所谓的争议不断,大抵也只是“得益于”或者说肇始于当年明月《明代那些事儿》之中对朱祁镇“好人,不是好皇帝”评...

张飞将夏侯氏抢走 夏侯渊为何不去救自己的侄女

张飞将夏侯氏抢走 夏侯渊为何不去救自己的侄女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飞和夏侯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飞抢了夏侯渊13岁的萝莉侄女做媳妇,为何夏侯一家没有报复?有时候一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事情,经过时间的累积以及事情的发酵之后,却会表现出来不一样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好坏的程度通常又是由事件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