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名人,其实都坏到了骨子里,却骗过了很多人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6-20)340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课本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

古代一些名人逸事,因为对后人有教育意义,常常被编选入课本,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认识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孔融让梨教我们懂得谦让有礼,放牛娃王二小教我们学会勇敢爱国。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开始发现很多课本上的名人,长大后的所作所为,彻底颠覆了我们曾经的认识。

李绅——悯农诗人的残酷面

李绅,凭借一首《悯农》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人,他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让人们懂得要珍惜劳动成果。然而,步入仕途后的李绅,却完全背离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作为官员的他,逐渐展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

在他担任地方官期间,李绅不仅没有体恤农民的疾苦,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他的府邸豪华无比,常常举办盛大的宴会,尽情享乐。

在这些宴会上,李绅穿着华丽的官服,坐在高大的官椅上,面对着丰盛的菜肴和美酒。他的夫人和妾侍们穿着华丽的衣裳,笑容满面地在宴会上周旋,丝毫没有一丝对农民疾苦的怜悯。

宴会大厅金碧辉煌,四壁挂满了名贵的字画和装饰品,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鲍鱼、燕窝、鹿茸、熊掌等珍馐佳肴应有尽有,酒杯中斟满了陈年佳酿。

李绅坐在主位上,身后站着几名随侍的侍女,不时为他斟酒添菜。他身旁的夫人和妾侍们穿着绫罗绸缎,佩戴着珠宝首饰。

然而,在这片浮华背后,却是农民们的苦难和血泪。李绅为了筹措宴会的费用,加重了对农民的苛捐杂税。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农民,汗流浃背地耕作,却不得不将大部分收成上缴给官府。

村庄里,因无法缴纳赋税而被迫卖儿卖女的惨剧时有发生。农民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他们的 *** 和哭泣声常常在夜晚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李绅对待下属和百姓也极为苛刻。一次,一个农民因为家中实在无力缴纳赋税,前来府衙求情。李绅坐在高堂之上,冷冷地听着农民的哭诉。

这个农民瘦骨嶙峋,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然而,李绅却毫不动容,直接下令将这个农民杖责四十,最后,这个可怜的农民被抬出府衙时已经奄奄一息。

不仅如此,李绅还时常滥用权力,包庇贪官污吏。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李绅的下属因为贪污受贿被揭发。此人平日里仗着李绅的庇护,作威作福,贪赃枉法,民怨沸腾。

事情败露后,百姓们奔走相告,盼望着贪官能够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李绅却毫不犹豫地包庇了这个下属,仅仅因为这个下属曾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玉器。

那天,李绅在审理案件时,堂下挤满了前来旁听的百姓。他坐在高高的审判台上,身穿绣有金龙的官袍,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当下属被带上来时,李绅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宣读了一个极轻的判决,完全无视案件的严重性。

台下的百姓愤怒不已,有人忍不住大声 *** ,但立即被衙役们以扰乱公堂的罪名拖了出去。李绅对此视若无睹,只是继续他的审判,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样的行为,逐渐让李绅失去了民心。他的名字在百姓中逐渐成为了贪官污吏的代名词。人们在背后偷偷咒骂他,诅咒他的腐败和无情。然而,李绅对此却毫不在意,他依旧过着奢华的生活,继续他的暴政。

最终,李绅因贪污和腐败被朝廷罢免,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子孙被剥夺了仕途资格。他曾经凭借《悯农》诗获得的名声,也随着他的恶行而烟消云散。

历史最终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李绅,他的残酷和冷漠,与他诗中的悯农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结局,也让人们对他有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匡衡——凿壁偷光的两面人生

匡衡,以“凿壁偷光”的勤奋故事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贫困中通过借光读书,最终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然而,步入仕途后的匡衡,却逐渐显露出贪婪和无情的一面。

匡衡在成为一名官员后,逐渐放弃了当年勤奋节俭的精神,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不仅贪婪无度,还将这种贪婪延伸到对百姓的压迫上。作为地方官员,匡衡本应为百姓谋福利,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加重百姓的负担。

匡衡在位期间,经常举办奢华的宴会,招待权贵和富商。一次,他在得知某富商家中藏有大量财宝后,动起了歪心思。

为了夺取富商的财产,匡衡毫无根据地捏造罪名,将这位富商逮捕。审判当天,富商被押上公堂,匡衡高高在上,冷冷地宣布富商的罪状,并下令没收其全部财产。富商的家人哭泣哀求,但匡衡毫不理会,只顾着如何分割这些财宝。

在匡衡的授意下,衙役们迅速行动,将富商家中的财宝搬入府库。那些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名贵的字画古董,被一箱箱地运走。

这些财宝最终大部分落入了匡衡的私人腰包,而那个无辜的富商则被关进了大牢,饱受折磨,最终含冤而死。匡衡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富商家破人亡,也让百姓们对他失去了信任和尊敬。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匡衡还不惜排除异己,打击那些与他意见不合的官员。一次,一个正直的官员在朝堂上提出要严惩贪污,倡导廉洁从政。这个官员的言论引起了匡衡的不满,他认为这番话是在针对自己。于是,匡衡暗中指使人诬陷这位官员有叛逆之心。

在一次早朝上,这位官员被突然逮捕,匡衡亲自审理此案。在公堂上,匡衡严厉斥责这位官员,指控他图谋不轨,并迅速宣判将其打入大牢。这位官员的遭遇震惊了整个朝廷,许多官员看到这种情况,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匡衡献媚。

匡衡的滥用职权和打压异己,使得朝廷内部人心惶惶。许多有识之士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对匡衡俯首称臣,甚至参与到他的贪腐活动中去。朝堂之上,匡衡的地位日益巩固,他的权力欲望也不断膨胀。

在一次朝会中,匡衡趾高气扬地站在群臣面前,他的手下纷纷上前巴结奉承,献上各种珍贵礼物。匡衡坐在高大的座椅上,接受着众人的谄媚,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了当年凿壁偷光的勤奋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贪婪无度、毫无廉耻的官僚。

然而,匡衡的种种恶行终究引来了报应。朝廷内部的清正之士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联合上书揭发了匡衡的罪行。汉成帝在得知匡衡的劣行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彻查此案。匡衡的贪污证据被一一查明,他的罪行昭然若揭。

最终,匡衡因贪污和滥用职权被汉成帝贬为庶民,结束了他那腐败而辉煌的一生。匡衡的家产被没收,他本人被逐出京城,流落乡间。他那曾经的豪宅大院,如今已是荒草丛生,门庭冷落。

沈括——科学家的背叛

沈括,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和科学家,他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许多科学发现。然而,沈括在仕途上的表现,却与他的学识和成就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沈括因其才华受到重用。然而,当变法失败后,沈括却选择了背叛自己的恩人王安石。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多个角度猛烈抨击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希望以此撇清自己与变法的关系,保全自身。

一次,他在朝堂上公开发言,详细列举了变法的种种弊端,力图将责任全部推到王安石身上。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让王安石深感失望,并称其为“壬人”,意指见风使舵的小人。

更为恶劣的是,在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时,沈括再次背叛了自己的朋友。

苏轼在诗案中被指控有不敬之言,沈括利用自己与苏轼的交情,将苏轼的一些诗作提交给御史台,并在这些诗作中标注出不合时宜的言论,助推了对苏轼的迫害。

苏轼因此受到重罚,而沈括则因此事名声扫地。最终,沈括在失势后被贬谪,郁郁而终。

结语

历史是多样性的,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时,不能只凭一面之词,而应多方面了解,全面评判他们的行为。

李绅、匡衡、沈括这些课本中的“英雄”,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失望。李绅最终因贪污落马,匡衡因贪赃枉法被贬为庶民,而沈括则因背叛朋友和恩人,遭受贬谪郁郁而终。

通过这些名人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不仅是教育的工具,更是多面性的镜子。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应从多个角度去评判一个人的行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历史,汲取其中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6/599095.html

“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名人,其实都坏到了骨子里,却骗过了很多人”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为什么会变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魁首,是文坛领袖。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烟花柳巷,与秦淮八艳是好朋友。后来他明媒正娶秦淮了八艳之一柳如是。柳如是是然是妓女,但是她有才学,有气节。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李林甫,祖籍陇西,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

武则天能够让李治欲罢不能 武则天哪里好过王皇后

武则天能够让李治欲罢不能 武则天哪里好过王皇后

还不知道:武则天到底比王皇后好在哪里?她有三大优势,让李治欲罢不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皆言“脏唐臭汉”,对于唐朝来言,开启这个“脏头”的人是谁?不是李世民强纳齐王妃,而是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人。武则天14岁进宫,本是李世民的“媚娘”,但可惜李世民却根本不喜欢她。...

关羽被杀的地方是在马超封地 刘备为什么是问责义子刘封

关羽被杀的地方是在马超封地 刘备为什么是问责义子刘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马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死在马超封地,为何刘备不追究他的责任,唯独问责义子刘封?话说关羽在民间形象已然神话,不仅是忠义的化身,而且还是武财神,因此做生意的,跑江湖的多拜关公,在《三国演义》中,关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