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被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

中国历史7天前6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中许多高级将领,包括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被彭德怀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彭总的夫人浦安修也说:“老彭的脾气很大,好骂人,可是就是不骂邓华”。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彭德怀与邓华,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为军事历史上著名的搭档。

彭德怀,作为元帅,与邓华这位开国上将,在战火中建立起了深厚的生死情谊。这份情谊在之后的政治风云中,既给他们带来荣光也带来了痛苦。

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一件让他长久后悔的事是在某次决策上没有采纳邓华的建议。他曾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两人最初并不熟识。红军时期,彭德怀指挥第三军团,而邓华在之一军团。抗日战争时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而邓华则是一个师的团政委,地位相差悬殊。直到朝鲜战争,两人的命运才正式交织。

1950年,中央决定出兵援朝。邓华当时担任十五兵团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志愿军之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直接在彭德怀麾下工作。

彭德怀在组建志愿军司令部时,选择了邓华领导的十三兵团作为基础,表现了对邓华的信任和赏识。

在沈阳召开的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中,彭德怀改变了原有的 *** 方案,采纳了邓华的建议。

这次会议后,彭德怀开始逐步改变对邓华的看法,从而更加倚重他的意见。邓华的战术洞察和组织能力,让彭德怀在随后的战事中多次做出重要决策调整。

深夜,随着会议的结束,邓华的心思依旧活跃,他考虑到了志愿军初次入朝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最初的计划是派遣两个军过江,约十多万人,远少于此时的“联合国军”42万总兵力,且敌人已有13万兵力越过三八线。此外,敌方还拥有空中和海上的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若只出动两个军,无法与敌人的首线南面兵力形成优势。因此,邓华建议彭德怀增派兵力,提出四个军同时入朝的策略。

彭德怀立刻采纳这一建议,并于10月10日一早向中央军委和 *** 报告。随后得到 *** 的肯定回电,这一策略的实施对抗美援朝战役的成功至关重要。

到了10月11日,彭德怀在检查安东(今丹东)的出国战备情况时,邓华再次提出即使四个军入朝,兵力仍显不足,需增派一军以维护后方。

彭德怀再次向中央报告,并得到迅速批准,此决策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对于邓华的表现,彭德怀评价其具有远见和周到的考虑。

此后的1951年8月,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已初步成形,彭德怀向中央报告了出动13个志愿军和4个人民军团的意图。但在8月20日邓华在开城谈判时,电告彭德怀,敌方已构建深沟高堡的坚固阵地,认为直接进攻对我不利。

经过几日深思熟虑,邓华于8月26日详细分析后,建议彭德怀放弃此次战役。彭德怀对邓华的洞察力和勇于表达不同观点的态度表示赞赏,此次战役最终未能发起。

在此之前,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的部署中邓华也表达了保留意见。尽管会议氛围激昂,邓华却提出了更为谨慎的战术——小规模的穿插与大规模猛插相结合的战法。

但彭德怀最终未采用这一策略,而是执行了大规模反击设想。第五次战役的结果证明了邓华的担忧,彭德怀事后也承认这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错误,他感叹未采纳邓华的建议而导致的损失。

在彭德怀和邓华的友情故事中,彭德怀对邓华的尊重和关怀始终如一,尽管彭德怀以其直率和时而爆发的脾气闻名,但他从未对邓华发火。

据彭的夫人浦安修回忆,彭德怀虽常对其他高级将领如洪学智、韩先楚等直言不讳,但对于邓华却总是保持耐心和宽容。这种特殊的宽容源自于对邓华军事才华的深刻认可及对其人品的极高评价。

邓华同样对彭德怀充满敬重和信任,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以彭德怀的安全和利益为重。在朝鲜战场上,邓华不仅在彭德怀身边策略上给予支持,还承担了确保彭德怀安全的重责大任。

当时,面对频繁的敌机轰炸,邓华密切监控战场形势,确保彭德怀在危急时刻能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邓华甚至参与制定了一项紧急预案,利用彭德怀喜爱下象棋的嗜好,由洪学智在空袭警报响起时邀彭下棋,从而巧妙地引导他进入防空洞,确保其安全。

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晚餐上,邓华提出调整志愿军司令部的领导职务,希望陈赓接替自己的位置。彭德怀对此表示感动,但出于对邓华能力的信任和对战局的考虑,彭坚持邓华继续留在原职,从而确保指挥的连续性和效率。

彭德怀和邓华在战后也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彭德怀多次为邓华的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包括为邓华家人在北京寻找合适的住房,并邀请邓华多次赴京参与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活动。

这些举动反映了两位老将军在共同经历生死与共后所建立的深厚友谊。

参考资料:王春才编著. 元帅的最后岁月 彭德怀在大西南[M]. 200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123.html

“彭德怀脾气大,志愿军许多高级将领都被骂过,但邓华是个例外” 的相关文章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清朝孝庄文皇后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苏麻喇姑是清王朝一个出身低微的侍女,她去世的时候,康熙以嫔级待遇厚葬了她。那么,她是否嫁人了,为何康熙会给她这样的礼遇呢?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人。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辈,刘封是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刘封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经历过的几次战斗。一、刘封首次展示武力,并非上阵厮杀,而是一次未遂的行刺。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一回中。回目:赵...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攻陷洛阳对李自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攻陷洛阳对李自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后建立大顺政权。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明朝末年,自陕西而起的农民起义席卷明朝数省之地,天下大乱。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农民起义军经过十多年的转战和淘汰,李自成和张献忠已经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序列中,最有声望的首脑。本来,在此之前,后来推翻明朝...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整个封建王朝,三国时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乱世。不过,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的确,在这块政治燃烧战场,很多名流大家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幕幕荡气回肠、让人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在三国舞台,谋士、将星如璀璨星河,难以计数,倘若问你谁是智谋第一,谁又是武功第...

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情

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阻止安史之乱,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唐玄宗本人穿越回去了,或者当时有人告诉他安史之乱的相关细节,然后唐玄宗马上把安禄山处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唐玄宗自然是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