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深入盘点:淞沪会战究竟输在哪里?到底有没有机会取胜?

中国历史5天前5

这张照片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前,接受检阅中国军队的德械部队。在这场规模空前的会战,中国守军先后涌现出率部血战一周,全部壮烈牺牲的宝山守备营姚子青营长;孤军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八百壮士”的副团长谢晋元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此次会战,不仅让日军付出伤亡4万余人的惨重代价,迫使其多次从华北和国内抽兵,还粉碎了其“三个月取胜”的梦想。

然而,历时三个月,总计投入70万人的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人,在陆海空军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输给20余万日军。

那么,这场会战为什么会输?究竟输在哪里?有没有机会打赢?

长谷川清

之一,日军舰队司令急电求援,中国守军希望国际干涉而错失战机。

1937年8月14日晚,正当第9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张治中,下达总攻击令,第87、88两个师奋力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外围据点之际,忽然接到蒋氏电令:“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待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早在8月11日,上海的美、英、法、意四国驻华大使发出通知,要求不要使战争波及上海。8月13日,美、英、法三国总领事又提出了具体的调停方案。因此,蒋氏对在上海与日军作战有些犹豫不决,所以下令暂停进攻。

想不到,日军不仅拒绝调停方案,收缩外线兵力固守待援,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还三次急电求援:“寡不敌众,连续几天激战。陆战队损失惨重。虽然士气仍极为旺盛,但是根据敌人兵力之集中,我方疲惫不堪及兵力损耗,很难再坚持六天了。”日本海军闻风而动,分别从旅顺、佐世保派出5个海军陆战大队约7000余人,组成东部支队,增援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眼见日军争分夺秒拖时间,为了在日军增援部队到来前,歼灭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白白耽误两天之后,蒋氏又重新命令张治中发动全线进攻。8月18日,就在87师拿下日本海军俱乐部及日海军操场,凭借初战告捷的高昂士气,准备一鼓作气迫近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将日军扫进黄浦江的关键时刻,蒋氏再次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

这次进攻怎么又被叫停了?

松井石根

这回是英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主动提出将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意料之中的是,日本不但再次拒绝这项建议,而且早在一周前,日本参谋本部就下达增援上海的陆军动员令。18日这一天,日军第3师团半数兵力和第11师主力已完成紧急动员,决定分两批乘坐海军舰艇向上海增援。

8月22日,“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赶赴马鞍群岛,亲自指挥日军第3师团、第11师团的登陆行动。

就这样,张治中苦心部署的攻击计划,轻易的被两次不能进攻的命令全部打乱,既挫伤广大官兵的进攻势头,又给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以喘息的机会。

第二,战前准备明显不足,张治中率部顿兵攻坚损兵折将。

1937年8月13日清晨,张治中指挥第9集团军对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全线进攻,企图“乘敌措手不及,将其一举歼灭”。结果,头一天夜里,日军就已做好战斗准备。激烈的战斗进行到14日下午18点,第88师264旅旅长黄梅兴在持志大学指挥作战时,遭日军迫击炮袭击,不幸中弹牺牲。该旅参战仅两天,伤亡官兵1000余人,仅527团就牺牲7个连长,虽然拼尽全力进攻,但是进展不大。

8月19日,重新恢复进攻的87师,将刚刚划入战斗序列的两个坦克连,仓促投入战斗,结果在日军陆上及军舰早有准备炮火猛烈轰击下,全部被击毁。第9集团所属第36师、98师,在进攻汇山码头时,遭遇日军钢筋混凝土楼房构筑的工事,一时难以突破的同时,也无法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只能被迫退回百老汇路北,官兵伤亡2000余人。

为何刚刚交手,中国军队进攻就受挫?

事实上,早在1937年年初,当时中国军队就悄悄制定了甲乙两套作战计划,从敌情判断、作战方针、作战指导纲领、各兵团的任务、参战海军、空军的行动,以及作战部队的交通运输补给,通讯都做了详尽的安排。按理说,在淞沪会战前有足足7个多月的准备时间,早就应该对日军的碉堡工事了如指掌才对,怎么会一下子吃了大亏?

除了上面描述的两次进攻暂时被叫停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日军工事非常坚固的同时,战前中国军队缺乏有效的攻坚手段。

众所周知,在“一二八”之后,日本海军陆战队明显加强了防御工事的力度,一些要塞修得异常坚固。不知道为何,张治中在战前制定作战计划时,只考虑“遇隙突入”,既没有考虑部队在碰到日军构筑的障碍物、碉堡工事时,该如何应对,也没有拿出具体的攻坚措施。

更糟的是,到8月13日晚上,蒋氏发给张治中的电报中,竟然对于敌情我情两眼一摸黑,对于日军钢筋水泥工事的坚固到什么程度不甚了解,在电报中询问张治中炮兵用150毫米重榴弹炮,空军用200公斤以上的炸弹,能否将目标彻底炸毁的这样的问题。

对此,张治中事后回忆给出了答案:“由于日本在‘一二八’以后,在杨树浦、虹口沿黄浦江一线构筑要塞般的防御工事,所以最初作战目地在于突入,不在攻坚。但想不到进攻时,因每一条通路都被日军坚固的障碍物所阻拦,加上日军坦克作为活动堡垒四面出击,迫使我军在没有空军、重炮的配合下,不得不对各点目标进行强攻,以致功亏一篑未能达到将敌人赶下黄浦江的目的。”

孙元良

第三,孙元良嘲讽用兵策略:“轮番吃混元金斗的亏。”

在电影《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片中,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面对蒋氏硬从大别山调兵的命令,怒斥道:“他亏还没吃够,花荣不吃豹。以牺牲大别山为代价,保住一个小镇,值得吗?恰恰是帮了敌人的忙。他根本称不上统帅,越级指挥没有章法,充其量是个步兵营长,步枪司令。”

白崇禧为何这么看不起蒋氏呢?那是因为在用兵上,蒋氏确实存在很多漏洞。

在抗战之初,蒋氏主导的统帅部在战略上采用消耗战、阵地战的作战样式,以消耗自己的方式企图消耗日军。在《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中主张:“要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用深沟、高垒、厚壁,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坚决固守阵地,这是抗战胜利的唯一要诀。”

这种错误作战指导思想,根本无视当时中国军队的步兵师在枪支、轻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野炮、步兵炮、坦克等整体装备,与日本陆军师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实,还对于当时位居世界第三位,拥有航空母舰4艘、主力战列舰9艘、轻巡洋舰21艘、102艘驱逐舰、59艘潜艇总计285艘各种作战舰艇,总排水量115.3万吨的庞大日本海军来个不闻不问。

八一三淞沪会战示意图

至于装备精良的日本陆军、海军航空兵部队,既没有放在眼里,也没有想出应对之策。这种采用固定战线上与日军进行阵地战的打法,可想而知,让到了淞沪地区,只能靠近战武器作战的中国守军吃尽了苦头。

一代抗日名将罗卓英,在《训练作战余话》中这样回忆罗店战役:“这地方一坦平阳,没有山岭,既没有特殊的设备可以利用,也没有足够时间修筑像样的战壕。只能勉强修建一点象征性的工事而已。在日军重炮、坦克和飞机的强大攻势下,只有拿我们士兵去和他们拼了。”

当然从战略上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日军争一城一地得失,用己方士兵对抗日军的钢铁火网,从长远上看是极其不利的,蒋氏也曾强调:“我军抗战之战术,必须以攻为守,以近为远,以积极进攻之行动,方能达到坚持到底之目的等。”然而到了淞沪会战中,却是在指挥作战上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在战场上多次上演逃跑大戏,家喻户晓的“飞将军”孙元良曾这样挖苦蒋氏用兵。

“我们的兵力虽为日军的三倍,但从未能以多打少、攒击日军或形成包围,而是使用如《封神演义》小说里众神仙攻打三宵娘娘的黄河阵,一个个进阵去,不是集体进去。在黄河阵里轮番吃混元金斗的亏。或先或后,削去顶上的三花……在上海战场实行的办法,就是当前线某一阵地的部队消耗到不能支持了,然后将调到战场不久的新部队替换上去。”

战后,第4军第59师师长韩汉英对此也进行深刻检讨:“淞沪之役,我们战线由闸北到江湾以迄浏河,迤逦数十里,配置二三十个师在阵地固守,一个师被打完了,补上第二个师;第二个师被打完了,又补上第三个师。在士气方面虽然可以博得人们的喝彩,,作战上而言,那是不行的。这样摆长蛇阵,没有重点,虽处处设守,而处处力量都感觉薄弱。结果一处被敌人击破,全线就同归于崩溃了。”

直到一年之后,蒋氏才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1938年11月26日之一次南岳军事会议第二次讲话中说:“一线式阵地之不能改正,乃我们指挥能力缺乏,而为我军自抗战以来战术上失败更大的一个耻辱。”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虽然有先发制人之利,但是由于战略战术上存在偏差,准备不足等等各方面原因,纵然兵力数倍于日军,但是仍然没有任何打赢的可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159.html

“深入盘点:淞沪会战究竟输在哪里?到底有没有机会取胜?”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手里为什么总拿着一个扇子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存在

诸葛亮手里为什么总拿着一个扇子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存在

对诸葛亮为什么总是手持一把鹅毛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的故事里,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不费一兵一卒借来十万利剑,空城吓跑司马懿十万大军,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硬生生的骂死了王朗,一个个经典桥段都让诸葛亮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机...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纪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刘邦做出了哪些贡献?

纪信,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经在洛阳宫殿置酒大宴群臣,历数功臣的功劳,尤以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功劳最高,分别封侯拜相。不知道当时刘邦心中还记不记得曾经有一位将领,在危难之际假扮自己诈降项羽,自己才能够逃得性命,...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对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难道是有什么家族病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既不是霸气侧漏的曹操,也不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更不是青年才俊孙权,而是前期没有太多表现的司马氏,通过一系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权,代魏立晋。司马氏之所以能篡权,很大一个因素...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八王之乱”的起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