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南北分治:到底枭雄不让人,乘机掩入杀王臣

中国历史3天前3

南北分治:到底枭雄不让人,乘机掩入杀王臣

正在兴绝继废的时候,忽由北齐尚书邢子才驰驿到来,赍书与王僧辩。当由王僧辩接阅来书,但见书中写着:

贵国丧君有君,见卿忠义;但闻嗣主湝藐未堪负荷。贞阳侯系梁武犹子,长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主送纳贵国,卿宜部分舟舰,迎接今主,并心一力,善建良图。

王僧辩瞧着,不胜惊疑,那邢子才又取出一书,交与王僧辩,书由萧渊明署名,求王僧辩派兵出迎。王僧辩踌躇多时,于是向邢子才道:“主位已定,不应再易,烦君复报,以口代书。”邢子才复加劝导,王僧辩不从,但另写一书,答复萧渊明,托邢子才带回。书云:

嗣主体自宸极,受于文祖,明公倘能入朝同奖王室,伊吕之任佥曰仰归;若意在主盟,不敢闻命!

邢子才持书自去,还报齐主。齐主高洋怎肯罢休?仍饬高涣等进行。高涣与萧渊明行至东关,更遣人致书王僧辩。王僧辩亟遣散骑裴之横等率兵往阻。裴之横到了东关,与齐兵交锋,不幸败殁,只剩得溃卒数百人,走报王僧辩。王僧辩大惧,出屯姑苏,于是拟迎纳萧渊明。陈霸先方留镇京口,忙遣使劝阻王僧辩,毋纳萧渊明。王僧辩不敢拒齐,只好与陈霸先异议,奉启萧渊明,定君臣礼,且请许晋安王为太子,萧渊明准如所请,遂由采石渡江,直指建康。王僧辩备齐龙舟法驾,往迎江滨,齐高涣驻兵江北,但遣侍中裴英起护卫萧渊明,趋至建康郊外,与王僧辩相会。王僧辩见过裴英起,即礼谒萧渊明。萧渊明涕泣慰谕,由朱雀门入都,越宿即位,改元天成,降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命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齐师闻萧渊明得立,当然北归。萧渊明再表请齐廷,乞还郢州。郢州自陆法和降齐,齐遣仪同三司慕容俨镇守,王僧辩亦尝令江州刺史侯瑱往攻。慕容俨坚守数月,城中食尽,至煮草木根叶,及靴皮带角为食,守卒尚无异心。及齐得萧渊明乞请,乃召慕容俨归国,举州还梁,且因梁已称藩所有前时虏归的梁民,一律放还。萧渊明复申表陈谢,哪知历时未几京口发难,侥幸窃位的萧渊明,坐不住这凤阁鸾台,于是新旧交替又要那冲年天子,入纂皇基。这事起自陈霸先。

陈霸先与王僧辩共灭侯景,情好甚笃,王僧辩又为子王頠聘陈霸先女,正要成婚;适值王僧辩丧母,乃将婚礼展期。王頠兄王顗屡在父前,极言陈霸先难信,王僧辩不以为然。及王僧辩迎纳萧渊明,陈霸先力争不得,因与王僧辩生嫌。陈霸先尝叹道:“武帝子孙甚多,惟孝元能复仇雪耻,嗣子何罪,乃遭废黜?况我与王公同处托孤地位,王公独一旦改图,外依戎狄,援立失次,究不知是何意?我为大义计也顾不得私情了。”语虽近是,意未尽然。乃谋进击建康。可巧王僧辩记室江旰前来京口,说是齐将入寇,应该预防。陈霸先趁势定谋,留江旰不遣,竟发兵往袭王僧辩,留从子著作郎陈昙朗居守京口,自督马步军启行。使部将徐度、侯安都,率水军趋石头城。

石头城北接冈阜,不甚危峻,侯安都舍舟登岸,潜至城下,被厚甲,带长刀,令军士以肩承足,迭接而上,自己作为首导逾城直入,众亦随进,击死南门守卒,开城纳陈霸先军。王僧辩方升厅视事,有人报称兵至,忙自厅内驰出,与子王頠同至门外,随从约数十人。侯安都已到门前,持刀四劈,王僧辩亦上前迎战,不到数合,侯安都部众一拥而进,陈霸先亦率众接应,眼见是孤寡难支,当下夺路奔窜走登南门楼。陈霸先麾众围攻,急得王僧辩仓皇失措,只好拜请求哀。陈霸先毫不怜惜,反令部众搬集薪刍,势将纵火,王僧辩无法,挈子下楼,为众所执。陈霸先问王僧辩道:“我有何罪,公乃欲引齐兵讨我?且何为无备至此?”王僧辩道:“委公北门,何谓无备?”陈霸先不答,竟命将王僧辩父子牵系,绞死狱中。

前青州刺史程灵洗率部曲救王僧辩,与陈霸先军鏖战多时,程灵洗败退。陈霸先遣使招谕,许为兰陵太守,程灵洗乃降。陈霸先遂传檄中外,具列王僧辩罪状,且云罪止王僧辩父子兄弟,余皆不问。萧渊明闻王僧辩被杀,自知帝位难居,便逊国就邸。还算见机。陈霸先仍奉晋安王萧方智正位,颁诏大赦,改元绍泰。内外文武百官,各赐位一等,授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郡公,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兼扬、徐二州刺史,仍官司空。

陈霸先复立晋安王,都城粗安,忽由吴兴传到警信,乃是三叛连盟,反抗陈霸先。

话说吴兴太守杜龛,系是王僧辩女婿,王僧辩尝改称吴兴为震州即进杜龛为刺史。杜龛闻妇翁被害,当即据城拒命,还有王僧辩弟王僧智为吴郡太守,亦起应杜龛,义兴太守韦载本是王僧辩心腹,也与连盟,反抗陈霸先。陈霸先兄子陈蒨助守吴兴,已得陈霸先密书,令还长城故里,立栅防备杜龛。陈蒨至长城,收兵才数百人,杜龛遣部将杜泰率精兵五千人,掩至栅下,陈蒨一众相顾失色,独陈蒨谈笑自若,毫不张皇,众心乃定。杜泰攻扑数旬,不克乃还。陈霸先使周文育往攻义兴,韦载募集弓弩手,射退周文育,便在城外据水立栅,用兵扼守。陈霸先自督兵接应周文育,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宿卫台省。

谯、秦二州徐嗣徽,有从弟名叫徐嗣先,系王僧辩外甥,王僧辩被杀,徐嗣先怂恿徐嗣徽,举州降齐。及闻陈霸先东攻义兴,遂密结南豫州刺史任约乘虚袭建康,掩入石头城。游骑至台城下,侯安都闭门静守,且下令军中道:“登陴窥贼者斩!”徐嗣徽莫名其妙,不敢进逼,暂收兵还石头城。诘旦,又进攻台城,忽见城门大启,冲出壮士数百名,踊跃直前,锐不可当。徐嗣徽抵敌不住,仍奔还石头城。太不济事。

(本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9793.html

“南北分治:到底枭雄不让人,乘机掩入杀王臣”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到刘邦抢夺韩信兵权,就不得不提及那一段楚汉之争的历史。在那场刘邦和项羽的争夺战里,提到韩信都会想到他是刘邦的下属,著名的兵圣。但其实,这都是从后来人的角度去看的。...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晚唐割据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光启三年(887年),开封城遭到齐军围困,危在旦夕。天平军节度使朱瑄于是率军前往救援,帮助朱温打退了秦宗权,成为其同姓义兄。但仅过了十年,朱瑄就为朱温所杀,天平军也落入朱温手中。那朱瑄与朱温是如何从结义兄弟变成生死仇敌的...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陆绩:东汉末年大臣,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

陆绩:东汉末年大臣,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六岁时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谓欲以遗母。好直言,出为郁林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唐朝时期的宰相,杨贵妃族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756年7月15日),唐朝宰相杨国忠带着家人慌慌张张地来到马嵬坡,进入一家客栈休息。没多久客栈外面就响起一阵喊杀声,许多人高喊着:“杀死奸臣杨国忠,杀死奸臣杨国忠!”杨国忠听到...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还不知道: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位大将,他们不死,司马懿就不会有机会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经过的几十年的混战之后,天下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以曹操的魏国实力最强。曹操账下的大将很多,不过他最重视的是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