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山:与潘虹离婚后,现在人生状况怎样?
一、1947年,米家山出生在山西的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米建书是一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者,后来担任过成都市市长和市委书记。
母亲马俊之同样出身革命家庭,退休前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党委书记。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年轻的米家山本应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命运弄人。特殊年代来临,米家山的父母双双失去了人身自由。1968年,米家山不得不离开成都,回到山西农村插队。
这个从未干过农活的城里娃,之一次下地割麦子时,双手磨得全是血泡。米家山咬牙坚持,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幸运的是,村干部看中了米家山的文化水平,安排他在小学教书。
在教学之余,米家山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为未来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基础。他的眼中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仿佛要将错过的时光一次性补回来。
1972年,机会来临。米家山被推荐到山西大学艺术系深造,攻读美术专业。三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做美工。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工,但米家山的眼中已经闪烁着对电影的热爱。1983年,怀揣着导演梦想的米家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
两年后,他回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独立执导的道路。米家山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银幕上呈现精彩故事的画面。
二、就这样,一个充满才华和梦想的年轻导演,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米家山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仿佛在诉说着:&34;1977年,命运为米家山安排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在筹拍影片《奴隶的女儿》,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女主角。
单位派美工米家山和制片主任张鲁琨去上海电影制片厂选演员。当米家山走进礼堂时,一个穿着裙子的女演员正在擦玻璃。
她回眸一笑,顿时在米家山心里生出阳光。这个女孩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青年演员潘虹,比米家山小7岁,身高1.72米,亭亭玉立,一双忧郁的大眼睛让人过目难忘。
米家山对潘虹一见钟情。他与张鲁琨商量后,决定借调潘虹去峨影厂拍摄《奴隶的女儿》。为了追求潘虹,米家山主动与原来的女朋友分手。
拍摄期间,米家山既像父亲又像兄长呵护潘虹,这让从小缺少父爱的潘虹心里有了温度。影片拍完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78年春天,米家山与潘虹在成都领证结婚。然而,婚后潘虹回到上影厂,夫妻俩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婚后不久,潘虹主演的《苦恼人的笑》让她一举成名。
三、随后几年,她主演了《透过云彩的霞光》《漩涡里的歌》《杜十娘》《人到中年》《寒夜》等一系列经典影片,3次夺得中国电影&34;更佳女主角奖,成为与刘晓庆齐名的影星。
值得一提的是,《漩涡里的歌》的电影剧本就是米家山创作的。尽管妻子事业蒸蒸日上,米家山也在为自己的导演梦想努力。
他先做美工、场记,后做副导演,最终目标是当一个独立导演。然而,漫长的7年里,夫妻俩聚少离多,很难有团聚的机会。
米家山后来回忆说:&34;这句话中饱含着对妻子的思念和珍惜。
随着潘虹在影坛的地位日益升高,她的事业如日中天。然而,成名带来的不只有掌声,还有流言蜚语。1979年,在拍摄《苦恼人的笑》时,潘虹与导演杨延晋的绯闻甚嚣尘上。
杨延晋的妻子洪融甚至将一封据称是潘虹写给杨延晋的情书贴到上影厂的大院里,在单位大吵大闹。尽管潘虹否认这封情书是她写的,但她还是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这场风波,米家山选择相信妻子。在他的帮助下,1980年,潘虹从上影厂调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四、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1986年春节过后,米家山认真与潘虹进行了一次谈话:&34;但潘虹沉浸在事业的巅峰,她享受拍戏的感觉,不愿意为生育中断事业。
她拒绝了丈夫的要求,说即便生宝宝也得5年之后。米家山心里明白,再过5年潘虹就37岁了,到那时谁知她会不会再改变主意?这个分歧成为了导致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米家山的父亲病倒在床,每次他去看望时,父亲都问他什么时候生宝宝。米家山不敢面对父亲暗淡而渴盼的眼神,只能低头敷衍几句,然后扭过脸落泪。
最终,在1986年6月,米家山与潘虹办理了离婚手续。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米家山是用自行车载着潘虹去领离婚证的,两人没有争吵,没有撕扯,客客气气。
领完离婚证后,潘虹回到上海的母亲家。米家山看着空荡荡的家,和墙壁上潘虹的照片,感到自己的心也跟着空了。这个曾经充满爱情的家,如今只剩下了寂寞和回忆。
离婚后,米家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导演事业中。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1987年,他执导军旅影片《不沉的地平线》,却遭遇重重阻碍。
五、影片被要求删改24场戏,剪掉胶片1300多尺,多花了14万元。经过一年的折腾和5次审查,影片最终才得以通过。但结果令人沮丧,只卖出了8个拷贝,亏损60万元。
1988年,米家山执导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时,向单位立下了军令状:如果这部影片不盈利50%,便扣发他两年工资,两年内不导戏。
影片反响很好,获得&34;6项提名。然而,一位著名评论家的批评导致影片票房不佳。米家山信守承诺,两年没有领工资,也不能导戏,陷入了困境。
在这艰难时期,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陈剑雨伸出援手,请米家山拍摄商业影片《袁氏遗产案》。米家山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影片为福建电影制片厂赚了几十万元。
紧接着,他又执导了《你没有16岁》,但影片在审查时遇到阻碍,直到5年后才得以公映。1990年,米家山执导峨影厂的商业片《圣保罗医院之谜》,为厂里盈利72万元。
然而,几年的导演生涯让他深感曲折和艰难。没有资金,到处化缘拍片太难了。在这种情况下,米家山于1991年在成都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
他的目的很明确:赚钱,为自己拍电影提供资金支持。1994年,他筹拍电影《带轱辘的摇篮》时,除了峨影厂投资的80万元,他还从自己的公司拿出40多万元,顺利完成了影片拍摄。
六、从2000年起,电影市场开始萎缩,米家山转向拍摄电视剧。他相继执导了《战地黄花》《留守男人》等作品,在电视剧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尽管事业起起落落,但米家山始终没有放弃对电影的热爱。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坚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导演的执着与坚持。
在事业的起起落落中,米家山的感情生活也在悄然变化。与潘虹离婚后,米家山与成都一位主持人相爱了。两人年龄差距很大,这段感情给米家山带来了新的希望。
好景不长,后来对方调往北京工作,这段感情也随之结束。米家山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想做爸爸。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他作对,让他未能如愿。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据媒体报道,2010年,米家山与一位杨姓女演员结婚了。这次婚姻让米家山重新燃起了对家庭生活的憧憬。
然而,因年龄偏大等种种原因,两人最终也没能拥有自己的孩子。虽然未能实现当父亲的愿望,但米家山并没有被遗憾所困扰。
再婚后,米家山依然一心一意忙于事业。从2015年起,他用长达5年的时间,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师的背影》。这部作品通过国画大师们生前的珍贵口述影像资料,以及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黄胄、蒋兆和等数十位国画大师的遗孀、后人、弟子们的讲述,勾画出众多国画大师背后那些催泪感人的故事。
在这5年里,米家山与团队采访了100多人,录制了300多小时的素材,最终 *** 成20集文献纪录片。这个过程让米家山深有感触,他感叹道:齐白石的一幅画现在能卖上千万元,而齐老在生时只卖20块钱。
七、岁月如歌,米家山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丝毫未减。2022年1月,75岁高龄的米家山依然精神矍铄,仍在积极从事导演工作。
他的创作热情不减当年,展现了一个老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米家山的晚年创作更加深沉而富有哲理。他耗时5年 *** 的《大师的背影》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次对艺术本质的深入探讨。
这部作品于2020年2月在爱奇艺隆重热播,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通过这部作品,米家山不仅记录了国画大师们的生平,更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在 *** 过程中,米家山对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感叹道,齐白石的画作生前只卖20元,而如今却能拍出上千万的高价。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米家山对艺术家的地位和作品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尽管年事已高,米家山仍然保持着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
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不时与老友相聚,回顾往事。2016年,《顽主》公映28周年时,他还与影片主演们欢聚一堂,重温当年的创作岁月。
八、米家山的艺术生涯并不局限于电影和电视剧。2022年,他还执导了话剧《痴爷》,展现了他在不同艺术领域的才华。这种不断尝试新领域的精神,体现了米家山对艺术的执着和探索精神。
如今的米家山,虽然经历了婚姻的波折和事业的起伏,但他并未被生活打倒。相反,他将这些经历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创造出更加深刻和动人的作品。
米家山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34;的真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人生就永远充满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