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临终前叹息:我一死,大清必然灭亡,结果去世10天后大清就亡了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7-17)33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文墨史记

编辑|文墨史记

前言

在19世纪年代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清朝风雨飘摇,旧的秩序摇摇欲坠,新的力量蓬勃待发。

在这历史洪流中,有一个名叫良弼的人,他的一生像极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而他在临终前的那句叹息,更是成了历史预言的见证者:“我一死,大清必然灭亡。”

结果,十天后,清朝果然走向了尽头。

道光年间, *** 战争一声炮响,震碎了清朝的宁静。

那场惨败,逼得清朝签下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予英国,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悲情篇章。

接着,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地持续了十余年,那举着“天国”旗号的起义者们,仿佛要把统治者撕成碎片。清廷不得不重用汉族官员,才勉强扑灭了这场熊熊燃烧的烈火。

与此同时,就在这动荡的岁月里,咸丰皇帝撒手人寰,把幼小的光绪皇帝托付给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表面上启动了洋务运动。

但这种表面功夫有用吗?毋庸置疑!并没有改变大清的命运。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这个古老帝国雪上加霜。

因平台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只需要静等5秒,再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本篇文章了。广告是免费的,请您不用担心,也请多多谅解,感谢!

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掀起了一波狂潮。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狼狈逃亡,沦为了列强刀俎上的羔羊。

正是在这片风雨飘摇的大地上,一个叫良弼的满洲镶黄旗人,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良弼,1877年出生于满洲镶黄旗的他,从小便是贵胄子弟。然而,年轻的他并没有沉迷于锦衣玉食,反而在异国他乡——日本,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

1901年,他乘风破浪远赴日本留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包括黄兴、宋教仁等日后赫赫有名的革命党人。

时光荏苒,1905年,良弼学成归国,迅速被任命为陆军部参谋,正式踏入清廷的权力舞台。但是,很快他发现,世事变幻莫测。昔日的留学同窗,如今已纷纷加入孙中山的革命洪流,良弼则选择坚守清廷这座大厦。

1907年,良弼参与镇压安徽霍山起义,这场起义的领导人竟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朋友们。不论往日情谊,他毫不犹豫地用铁血手段平息了起义,迅速在清廷中崭露头角。

1910年,良弼被任命为陆军部侍郎,成了清廷“五虎将”之一。他一心一意整顿军队,试图用留学时那套严密的军事训练 *** ,重塑大清衰败的军伍。

一时间,陆军之一镇成为了清军中的王牌,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但天有不测风云,辛亥年间,武昌起义爆发,这场风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武昌起义如同火山爆发般震惊了整个神州大地。良弼主张立即开战,镇压这股革命浪潮,但庆亲王奕劻却希望借助袁世凯之力缓压起义,二人意见相左。历史在这关键时刻,选择了袁世凯。

良弼心有不甘,于1912年1月12日,与载涛、铁良等贵族明确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准备与革命军决一死战。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革命党人早已在暗中布下杀局。1912年1月26日,良弼与留日同窗、讲武堂旧友彭家珍的命运迎来了最后一幕。

那天晚上,良弼乘坐马车回府,冷不丁地,彭家珍手拿假称“崇恭”之名行刺的炸弹,迎面而来。随即,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划破了京城的寂静。

炸弹引爆的瞬间,8名侍卫及马弁被炸得尸骨无存,彭家珍也当场毙命。而良弼,双腿被炸得血肉模糊,身陷绝境。

临终之际,良弼竟然没有丝毫的惧怕,盛赞彭家珍:“你是条好汉!”接着,他缓缓吐出了那句震撼后世的话语:“我死不要紧,可惜我死后,清室也要随之灭亡了。”

良弼带着对清廷的无尽忧虑死去后,清廷的命运之轮也开始急转直下。宗社党解散,成员四散而逃。短短十天后,清朝皇位如同一张废纸被丢弃,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清朝走入历史的尘埃。

良弼之死,仿佛是一块引燃大厦崩塌的最后一块砖,而这一切,都仿佛是宿命般的注定。

回顾良弼的一生,1908年,被任命为陆军之一镇统制的良弼,率先引入外国军队的训练 *** ,亲自带领士兵进行野外训练。

整饬军纪,这位铁血将军也毫不含糊。他曾毫不犹豫地撤职查办贪污军饷的高级军官,宁可得罪权贵,也要维护军纪的严厉。他的严格治军,使得军人的地位提升,但这也在无形中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良弼还着力于军队改革,设立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比如冯国璋。然而,这些改革却也在某种程度上酿成了清廷的“硬伤”——当义和团运动卷土重来时,那些疲于奔命的官军,再也无力抵御异族的刀枪。

其实,在日本留学时,良弼不仅学到了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向相近的留日学生,其中不乏黄兴、宋教仁这样的革命党人。但命运使然,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良弼却选择了回国效力清廷。这些朋友与良弼的这段友情也在那一刻画上了句号。

清廷称他为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革命党人则认为他是阻碍革命道路上的拦路虎。然而,时至今日,孰是孰非,历史评价也变得更加客观。良弼的死,并未改变大清走向灭亡的命运,但他那句临终前的豪言壮语,却深刻刻画了一个忠诚而复杂的历史人物。

如今,站在历史的高处回望,良弼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的惊世传奇。他的临终叹息,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宣告,更是对那个衰败帝国的绝唱。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 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1971.html

“他临终前叹息:我一死,大清必然灭亡,结果去世10天后大清就亡了” 的相关文章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帝王...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屠杀开国功臣?为何会这样?

“狡兔死,走狗烹”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众所周知,在绵延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开国皇帝大都文治武功,十分善待开国功臣。有名的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昭勋阁、紫光阁等五大功勋阁,便是为表彰感念功臣而修建的。不过,也有开国皇帝...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史之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

评论列表

晨星
晨星
2个月前 (09-08)

对于良弔的一生,我深感敬佩其忠诚与决心,他虽身处动荡时代仍努力为国家改革军队、整顿军纪的努力值得肯定;同时他在临终之际的感叹也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无奈现实的选择性命运观有待深思研究探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