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时期,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7-26)190

公元219年,长期驻守在荆州的关羽以及所部荆州系人马,遭到东吴和曹魏夹击而溃败,关羽本人在败走麦城之际被吴将马忠斩杀。关羽战死以及荆州的全部失守,着实给远在益州的刘备大受打击。

打着“报仇雪恨”的旗号,刘备几乎是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双方战于夷陵。虽然这场战争最终东吴先败后胜,却也是强弩之末,此后的结局是刘备在白帝城羞愧而死,蜀汉开始了诸葛亮治理的时代,东吴与蜀汉不久后再度和好,共抗曹魏。

在史书和戏剧里的夷陵之战,更多地被赋予了一些悲 *** 彩,先有关羽关平父子惨死,后张飞被属下谋害,首级被送往东吴,故而从蜀汉的角度来看,夷陵之战是一场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的大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刘备伐吴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根据当时蜀汉内部情况来看,虽然刘备满腔热血,但是,能用之战将少之又少,张飞被谋害时,马超正在养病,赵云反对用兵东吴而被刘备安排在后方,黄忠于两年前就已经病逝,魏延也驻扎汉中抵挡曹魏进攻,环顾四周,刘备身边几乎没有可用之人。

在这种背景下,堂堂皇帝竟然只得御驾亲征,实属讽刺。刘备的能力但凡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十分清楚,不仅武力一般,而且缺乏统帅大兵团作战的能力,这一点,其实早在刘备投靠袁绍时就已经能够体现出来。

刘备为了攻打东吴整整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出兵,面对从西边气势汹汹杀来的蜀军,东吴这边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实,从孙权角度来说,他本来不想看到这个局面,刘备打着报仇的名号兴师问罪,其本意无非是重新夺取富庶丰饶的荆州,这是孙权的底线,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试想一下,自己刚刚花费大力气抢来的地盘,哪有轻易拱手的道理?更何况在那个地盘、人口就是一切的年代。孙权既然不想花费主要精力打,但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孙权始终在寻求一个折中的方式,寻求魏蜀吴之间三者保持原有状态的 *** 。

在任命了年轻有为的陆逊后,孙权始终告诫前者,面对蜀军只能防守,不能守哪怕丢掉一些蝇头小利也不要立刻寻求战略决战。而事实证明,陆逊也的确听从了孙权的提议,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势观察蜀军的动向。

吴蜀之间的内耗,同时引起了另一个人的兴趣——曹丕,作为统御三国最强大势力的一方,曹丕当然是很乐意看到两个主要对手互掐,自己到时候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收取利益,甚至有可能渡过江灭掉东吴。

要知道,曹丕麾下的精兵强将大多集中在东线与东吴隔江对峙,如果蜀汉能够借着收复荆州的机会帮助自己更大限度消耗掉东吴的实力,那么,无疑是更好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孙权并不急于寻求与蜀军决战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他非常清楚曹丕的为人,也深知无论谁胜谁败,都只会让北方的家伙更加兴奋。

蜀军看上去势不可挡,实际上只是外强中干而已,因为有两个方面蜀军是完全没有优势的,一是水军,蜀汉所在的西部地区水流湍急且地势复杂,难以像东吴一样大规模发展水军,所以,刘备虽然推进迅速,可是也仅仅是陆地上而已,东吴水军完全有能力等待更佳时机倾巢出动打击对手。

第二,刘备贵为帝室之胄却能力平平,与雄才大略的陆逊比起来,双方在统兵能力和作战经验上相差较大,而且,根据后来的地理考证,刘备大军驻扎的三峡一代全都是高山,只能在山脚安营并不存在其他的扎营 *** ,所以,蜀军的战线越拉越长。

陆逊与刘备的对峙持续了近半年之久,期间也有许多东吴将领要求与蜀军决战,可是,都被陆逊拒绝,一方面陆逊没有得到孙权的许可;另一方面,作为东吴难得的战略家,陆逊也清楚与蜀军决战意味着什么。孙权依然在寻求保全荆州的原则底线下希望与刘备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判。

可是,通过长期的对峙,孙权也逐渐发现了问题,即:刘备虽然来势汹汹大费周章,也只占领了半个荆州,而且荆州西部远不如东部富饶,孙权这下猛然意识到,刘备其实实力也不过如此,而北边的曹丕也迟迟没有行动。

机会就在眼前,孙权需要在最短时间里打败刘备,至少要在态度不明的曹丕动手南下之前做到。于是,孙权不再瞻前顾后,有了孙权的认可,陆逊也可以放手一搏。

到了6月,陆逊指挥军队发起了反攻,此时,蜀军已经驻扎了半年没有作战,面对吴军突如其来的攻势顿时乱作一团,士气低落的蜀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吴军攻下蜀军一座又一座大寨而无可奈何,因为三峡地带的地势完全无法让蜀军展开作战。

在孙权和陆逊看来,夷陵之战其实就是一次军事冒险,如果战败,最多也就是丢掉半个荆州,刘备没有水军来扩充战果而且战线越长对蜀军越不利,日后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打赢了当然是更好的,不仅可以收复失地,还可以彰显东吴的军威,对北方的曹丕也是一次重大的警示。

夷陵之战持续的时间不长,陆逊火攻计策取得了成效,刘备在最后时刻蹬上马鞍山亲自指挥残兵败将后撤,而狡猾的陆逊则趁机收拢包围圈,从四面八方出击展开对蜀军的围剿,刘备为了逃命,只能将士兵们的盔甲脱下堆积成山点燃。

最终,夷陵之战的失败也在之一时间传到了成都,赵云率部从江州星夜兼程赶来支援,这才使得刘备勉强活命,只是,一生要强的刘备,哪里忍得住这样的大败回到成都面对诸葛亮和蜀汉群臣?

不久之后,在白帝城刘备羞愧而死,蜀汉正式开启了诸葛亮主政的时代,而东吴的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也暂时保住了江东孙家人的基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7/603006.html

“三国时期,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 的相关文章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什么始终没有子女出生?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界性大帝、谋权篡位、五征蒙古、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的促成者、下令修撰世界性名著……提到这些标签,各位...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对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从流浪汉到大将军,他仅用了4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木兰诗里面关于战场的描绘。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战场的残酷,还有从中脱颖而出的英雄气概。面对那恐怖的战场,正如当年明月先生所说,我们大部分人看到残肢与鲜血头颅横...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521年5月27日 —1567年1月23日 在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靖晚年的时候,梦想长生不老,因此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学道教的做法,设坛求福。当时有很多人为了升官,迎合他的想法,向他献青词,献祥瑞,忙得不亦乐乎。也...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