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历史上升迁最快的四个人,两个在雍正时期,两个在乾隆时期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8-08)28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读书人的梦想就是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更好还是能够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种一品大员。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如愿。不过在清朝历史上,有四个人的升迁速度贼快,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做到了一品大员,这个升迁速度令很多人羡慕。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个人。

1、李卫

李卫是雍正朝名臣,也是雍正帝的得力下属,不过李卫并不是通过正规的科举制度走上仕途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所谓的捐资员外郎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了一个官。

雍正帝继位后,李卫的仕途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先是被雍正帝任命为直隶驿传道,还没到任就又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由于在云南盐驿道上政绩突出,在雍正二年又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的财政赋税,同时仍然兼管着盐务。

李卫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从康熙五十六年到雍正五年,短短十年的时间,李卫就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成为正二品的朝廷大员。

此后在雍正朝李卫继续得到雍正帝的重用,雍正七年(1729年)被加封为兵部尚书,次年又被任命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出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八大总督之首,地位显赫,李卫也算是做到了仕途的更高点。乾隆三年(1738年)因病去世,终年51岁。

2、傅恒

傅恒是乾隆朝前期名臣,他是乾隆帝的小舅子,他的升迁多少带一些裙带关系了。

傅恒的姐姐是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乾隆与富察氏非常恩爱,所以傅恒也就得到了乾隆帝的特殊照顾。乾隆五年(1740年),傅恒出任蓝翎侍卫,这一年他19岁,乾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乾隆八年(1743年)出任户部右侍郎;乾隆十年(1745年)进入军机处;乾隆十二年(1747年),升任户部尚书,同时兼任銮仪卫、议政大臣、殿试读卷官、会典馆副总裁、正总裁,此时傅恒已经是从一品大员了。

乾隆十三年(1748年),傅恒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负责平定大小金川事宜,乾隆帝授予了他保和殿大学士一职,正一品,保和殿大学士在三殿三阁中排名之一,可以说傅恒已经是臣子中的之一人了。次年大军得胜班师回朝后,乾隆帝授予傅恒一等忠勇公的爵位。

傅恒

在此之前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为领班那军机大臣讷亲在督师讨伐大小金川无功获罪罢官后,乾隆就任命傅恒为领班军机大臣,加上同年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已经是乾隆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了,这一年他也才27岁。

之后傅恒也是奔赴在各地平叛的路上,乾隆十九年(1754年)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督师缅甸,不过由于清军水土不服的原因,造成大量人员减损,傅恒也染上恶疾,一年后去世。从乾隆十三年被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一直到傅恒去世,他当了22年的领班军级大臣,是乾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领班军级大臣,这份荣耀就是后来的和珅也有所不及的。

3、尹继善

尹继善是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乾隆两朝名臣。尹继善在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雍正六年(1728年),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不久署任江苏巡抚。雍正八年(1730年),署河道总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任云贵广西总督。十年的时间,尹继善也从一名刚入仕的小官升任从一品大员。

尹继善

这还不是尹继善仕途的更高点,之后他依然受到重用,担任川陕、两江、陕甘等地总督,任封疆大吏三十余年。乾隆三十年(1765)尹继善结束了自己30多年的封疆大吏生涯,赴京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兵部,又兼尚书房总师傅,乾隆三十五年接替傅恒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不过尹继善在领班军机大臣任上仅1年就去世了,成为乾隆朝在位时间最短的领班军级大臣。

4、和珅

在这几位中,毫无疑问和珅是名气更大的一位,傅恒是乾隆执政的前半段最受宠的大臣,而和珅则是乾隆帝执政后半段最受宠的大臣。

和珅的起点也不高,他早年也参加过科举,不过名落孙山,后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三等侍卫,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于和珅在乾隆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因而引起乾隆帝的注意,开始了自己的升迁之路。

乾隆四十三年(1775年),25岁的和珅被乾隆提拔为乾清门侍卫,一个月后升为御前侍卫,此后和珅开始步步高升,几乎是年年获得提拔:26岁担任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27岁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步军统领;31岁任户部尚书,同时之前的官职还兼着;32岁兼任兵部尚书;35岁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37岁任文华殿大学士、同时兼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和珅

可以说和珅已经是乾隆朝晚年最受宠的大臣了,不过和珅在乾隆当皇帝的时候始终没有像傅恒那样成为领班军机大臣,因为他始终被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压着。阿桂可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大人物,一身军功,自乾隆四十四年接替于敏中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一直到乾隆帝禅位,阿桂都是领班军机大臣,始终是和珅的上司,所以和珅虽然受乾隆帝的宠爱但是只要阿桂在朝中,和珅就得低着头。

嘉庆二年阿桂去世后和珅才接任领班军机大臣,这时候和珅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就连嘉庆帝都要看和珅的脸色。嘉庆四年,乾隆帝去世后,和珅的命运也走到头了,嘉庆帝下旨抄了和珅的家,并让和珅在狱中自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8/604299.html

“清朝历史上升迁最快的四个人,两个在雍正时期,两个在乾隆时期”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一意孤行?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在确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明白日后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了。那么,朱元璋既然已经知道有人会反对朱允炆,他为什么还要立朱允炆为帝呢?我们说朱元璋料定有人会反对朱允炆,这个话是有充分证据的。最重要的...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以,我们...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大立下...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人。三国时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