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临死前发下毒咒,无人相信,6年后字字应验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频繁上演的一幕是权臣架空君权,左右皇位继承的戏码。这其中,唐朝的长孙无忌堪称其中一位颇负盛名的角色。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帐下的功臣,然而他的才干平庸,无论在军事指挥还是政务管理方面,都远不如房玄龄等人。尽管如此,由于其外戚的身份,他的地位却高于这些同僚,这一现象从侧面印证了外戚专政的不合理性。
虽然长孙无忌才智平平,却深谋远虑,为了在朝中稳固自己的地位,竟然不惜杀害了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李恪。当时,李世民对李恪宠爱有加,程度堪比曹操对曹冲的溺爱。然而,长孙无忌并不愿意李恪继承大统,而是心系李治。为何如此?原因在于李治相较于李恪更为懦弱,更容易被长孙无忌所控制。长孙无忌怀揣着扶正李治、独揽大权的野心,为此付出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
在李世民尚未立李恪为太子之前,长孙无忌已经察觉到皇上的心思。于是,他启动了一场暗杀计划,但因为太子的特殊身份,他不能采用武力手段。于是,长孙无忌指示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陷害李恪谋反,并最终将房遗爱置之死地,以防止消息泄露。被诬陷为谋反的李恪在宫中被长孙无忌亲自勒死,临终前得知真相,对长孙无忌大加谩骂:“要是祖宗显灵,一定灭你全族!”当时的长孙无忌已是权倾一时,对于在朝堂上还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想法毫不信以为真。然而,天道有轮回,他的过去终究会找上门来。
李治登基后果然如长孙无忌所料,表现得十分懦弱,国家大事尽由他自己掌控。然而,李恪被杀后的六年,李治突然间展现出坚强一面,将长孙无忌除掉。原因无非是长孙无忌已经成为了对自己皇位的巨大威胁,不除之难以安宁。长孙无忌的家眷也不幸被处死,李恪临终前的诅咒竟然应验了。
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功劳再大,只要威胁到皇权,死路一条。正因如此,朱元璋登基后也曾将当初那些开国功臣全部诛杀,以消除后患之忧。
权谋与阴谋交织的朝堂风云,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权谋斗争,最终演变成一场皇位之争。长孙无忌的智谋和权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最终他的野心导致了自己的覆灭。李治坐上皇位,虽然对长孙无忌有恩之处,但也不忘给予其家眷金银和官职的安排。这一段历史,既是权谋的舞台,也是权谋的终结。
综观整个历史,类似长孙无忌的故事并非孤例。权臣架空君权、左右皇位继承的现象屡见不鲜,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权谋斗争。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权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在这场权谋斗争中,许多功高盖主之人最终因野心膨胀而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