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袖们的日常生活:叶帅喊话周总理,春节能不能放半天假?
从天安门沿着长安街西行,就能看到路北边有一堵约二层楼高的红墙,绵延数百米,在绿树和红灯笼的辉映下,显得格外庄严和肃穆。红墙里面就是占地1500余亩的 *** 。
*** 原为皇家的游宴胜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地点,是中国的政治核心所在地。 *** 不对公众开放,新华门前高高的旗杆和威严的哨兵,让 *** 充满了神秘感。
大家虽然经常听说 *** 的名字,但却无法轻易走进这个大门,心里不免对里面领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好奇。
***
忙碌的日常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中央机关刚刚进京时,毛主席一直在香山的双清别墅内办公。他认为 *** 人不应住进封建皇帝的行宫,因而不愿意搬进 *** 。那时的 *** 虽然规模仍然浩大,绿树成荫,但其实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水中的淤泥能没过大腿。
*** 等人接管北平后,对 *** 进行了大规模修整,使之具备了基本的办公、生活条件。
随后,政治局专门开会讨论中央机关搬入 *** 办公的问题。周总理以两个理由说服了毛主席:一是安全,当时 *** 特务还很猖獗, *** 有天然的优势;二是可以集中办公,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毛主席
因此,领袖们搬进 *** 主要理由就是为了工作。工作也就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 的领袖们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相对于他们来说,被现在年轻人所诟病的“996”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 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体会,这里不仅没有上、下班和周六、日的概念,而且忙起来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毛主席就是有名的“夜猫子”,白天没干完的事情,晚上必须做完,关键还老有做不完的事情。因为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身边工作人员也只得跟着连轴转。
毛主席
周总理一生都在忙碌,可以说是 *** 最忙的人了。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12小时,而且越到节假日越忙,最忙的时候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才去休息。
有时熬夜太晚,他肚子有些饿了,不忍心叫醒工作人员,就自己拿出花生米充饥。把所有的工作忙完,走出办公室时,天色已经微明了。
据纪登奎的儿子纪坡民回忆,父亲的作息时间是中午12点起床。洗漱后,花一个小时看《人民日报》等报纸,处理一些秘书上午准备好的文件。吃完“早饭”后去办公室上班,晚上12点左右才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后,接着处理带回来的一大堆文件,有时要忙到凌晨五点才能睡觉。为了跟上领袖们的工作进度,中央办公厅成了最辛苦的部门。办公厅副主任李鑫曾经说过:
“我每天得上四个班,没在家里安静地吃过一顿饭。”
周总理
在 *** 的领袖中,还有一个大忙人就是 *** 元帅。 *** 当时担任北平市市长和军事管委会主任。面对 *** 留下的“烂摊子”,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光是清理垃圾一项,就让他头疼不已,天安门旁边的垃圾堆积成山,差不多有三层楼高。天安门广场上的杂草也有大半个人高。 *** 挂帅成立了“清洁运动委员会”,治理京城的脏、乱、差。同时,还要尽快安抚人心,恢复京城的社会秩序。俗话说“能者多劳”,毛主席又让他领导华南的剿匪工作。
因此, *** 每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
有一次,正值大年三十,周总理当天还在召集大家开会,一直开到晚上九点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坐在一旁的叶帅忍不住向总理提了一个建议:
“总理啊,今天是春节,你看能不能给大家放半天假?”
周总理抬头看了一下大家期盼的眼神,难得爽快地说了一句:
“行,大家回去过年吧!”
最终,领袖们罕见地在晚上十点前回到了家,与等待已久的家人吃上了一顿团圆的饺子。 *** 领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工作。他们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念,夜以继日地工作,领导新中国尽快走向正轨,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
周总理
朴素的日常生活
在一些宫廷戏中,王公贵族们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过着奢华自在的生活。而 *** 领袖们的日常生活却是大相径庭,简直朴素到了极点。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初次进入 *** 时,惊呼道:
“这里的生活也太朴素了吧!”
在饮食方面,毛主席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平时以大白菜、空心菜、辣椒、苦瓜炒豆豉等素菜为主,每周增加一、二次红烧肉或者清蒸鱼改善生活。主食是以糙米加些红薯、豆子做成的杂粮饭。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带头不吃荤菜, *** 的领袖们和红墙外的百姓们共度时艰。
毛主席
*** 的午餐通常是两盘清淡的小菜,很少见荤腥。中午没吃完的饭菜,晚上要接着吃。有一天晚上, *** 发现中午剩下的苦瓜没有端上来,服务员回答是没剩下几片,就倒掉了。 *** 心疼地说:
“太可惜了,我们不能浪费劳动人民的果实啊!”
工作人员见 *** 经常忙到深夜才吃晚饭,担心剩饭剩菜会导致营养不良。于是向组织申请了每天五角钱的夜餐补助。 *** 得知后,严肃地对工作人员说:
“我的生活由我自己负责,节衣缩食也得把补贴退给公家!”
*** 的领袖们在吃的方面保持着节约粮食、勤俭朴素的作风,不多吃一口肉,不多花公家一分钱。
***
朱德的工作餐是红薯饭加“三菜一汤”,以素菜和泡菜为主。朱德夫妇的粮食定量只有26斤,一家子人口较多,难免僧多粥少,孩子们有些吃不饱。朱德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他在院内开荒种菜,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工作人员也跟着沾了光。别人家的院子是鲜花争奇斗艳,朱老总的院内则是瓜果飘香,这也成为了 *** 大院内的一则趣谈。
朱德
1961年春节,周总理请工作人员和在京的亲属来西花厅吃年夜饭。客人热热闹闹地坐满了三大桌。开饭时,摆上桌的却只有包子和小米粥。侄子周保章有些迷惑不解,邓颖超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这些都是好东西,新中国就是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成功,我们才能吃上肉包子啊!”
邓颖超
领袖们在穿的方面也是厉行节约。据为毛主席做过衣服的田阿桐回忆:
“毛主席对衣服要求并不高,从不挑剔,有什么穿什么。相对喜欢穿灰色中山装。”
周总理的衣服缝补次数最多。有一次,周总理拿来一件大衣,请田阿桐给缝一缝。田阿桐一看实在是又破又旧,于是就说:
“我看还是帮您做件新的吧?”
总理坚持要修补,田阿桐只得将大衣全部拆开重新加工,周总理穿上后,高兴地说道:
“这不是很好吗?和新的也差不多!”
周总理
在住的方面, *** 的领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小院子,相当于现在的独栋别墅。可是这些房子都比较老了,修修补补是家常便饭。屋内的家具虽由公家配备,但其他设施都比较落后,几乎没有什么电器,大热天还得摇着蒲扇解暑。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院内才配备电冰箱、电视机等物品。
每个小院除了领袖们自己一大家子以外,还有警卫员、秘书、司机、炊事员等人在一起生活,给人感觉也是十分热闹拥挤。
毛主席的小院
居住体验虽比外面大多数人要好一些,但与现在住别墅的感觉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要说特殊一点,那就是在行的方面。 *** 的领袖们出行一般都有专车接送,不用骑自行车、挤公交。但这种特权也仅限于本人,其家属是没有这种便利的,家属们对此也都习以为常。有一次正值放学, *** 的司机办完事后,去学校把孩子顺趟给捎了回来。 *** 得知后,严厉地批评了工作人员:
“政治局规定家属不能坐专车,我们怎能不遵守呢?不能让孩子养成特权思想!”
***
在文化娱乐方面, *** 春藕斋的舞会是领袖们更好的放松活动。毛主席一般晚上10点后从办公室出来散步到春藕斋,在轻快优美的舞曲中舒缓一下紧张的大脑。毛主席跳舞喜欢迈大步,不讲究踩舞点。跳上一个多小时后,仍回办公室继续工作。 *** 内也会定期放一些露天电影。放映时间都在晚上10点以后,下了班的领导们借机换一下大脑,休闲一下。家属们也从家里搬来凳子凑个热闹。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福利了。由此可见, *** 领袖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与红墙外的普通百姓也没有太大的差距,更别提与古时候封建帝王的奢靡生活相比了。
毛主席
得算计着过日子
在常人眼中, *** 的领袖们每天关心国家大事,应该不用为日常的柴、米、油、盐而操心了吧?事实并非如此。1955年开始,我国干部的分配制度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实行了24级工资制。 *** 领袖们的级别较高,工资相对多一点,但各项开支也不少。如果不精打细算,日子也会过得捉襟见肘。
除了警卫、厨师等公务人员由国家派遣,不需要付费以外,其他的各项开支大多也都是要由自己花钱的。
1960年,毛主席提出了“降薪”建议,级别越高,降得越多。毛主席、 *** 、周总理、朱德等人每月的工资降为404.8元。
警卫
毛主席、周总理还好, *** 和朱德家里人多,日子过得明显紧巴起来,夫人们每天都要记帐过日子。孩子们则拿着饭盆和粮票去食堂打饭,以节约开支,因为在大食堂几分钱就能打上一小碟子萝卜干或者花生米等小菜。纪登奎刚来北京工作时,中央后勤部人员告诉他每月房租是150元。其夫人当场急眼了:
“我一个月工资才170块,交了房租哪还有钱吃饭?”
后经组织协调,特批按30元的标准收取。同为9级干部的 *** 锋进京时,交的就是150元的房租,走进家里,连个收音机和自行车都没有。炊事员每天去买菜都是要从领袖们的工资里面支出的。
纪登奎
*** 里面有 *** 商店,里面的物价与外面差不多,但菜品的质量要好一些,种类也要丰富一点,还能买到一些外面没有的商品。但各种消费同样是要花钱才能实现的。 *** 里面领导众多,每天要召开的会议自然也不少。开会时口干舌燥,免不了要喝水、喝茶。时间一长,茶叶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1958年,周总理定了一条规矩:
“开会时只免费提供白开水,要放茶叶的话,自己掏两毛钱。”
有一次开会,陈云习惯性地要了茶水,结果身上没带钱,只得出去找秘书借了两毛钱才避免了尴尬。茶水钱开支更大的是毛主席,他一个月要花上30多元钱。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在自己的菊香书屋开会,用自己的茶叶免费招待大家。
菊香书屋
后来,领袖们外出视察时,把这个规矩带到了地方。一些老干部舍不得花这个钱,开会前先得和服务员声明上白开水。 *** 在筹备四届人大前夕,经常要找大家开会。有一天,忙到凌晨一点多了, *** 有些过意不去,就请大家喝咖啡提神。每杯咖啡定价四毛钱,30个人花费了 *** 12块钱。大家难得奢侈了一回,过了把“洋瘾”。 *** 的露天电影不用花钱,但在小礼堂的电影院看电影是要花钱的。小礼堂每周会放一到两场电影,票价是两毛钱一张,如果当晚是两部影片联放,票价就是三毛钱。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大家都自觉买票入场,对号入座。
***
据参观过 *** 的群众描述:
“ *** 环境挺好的,不过跟北海公园也没什么区别。”
有区别的只是大家的职业分工不同。几代 *** 领袖们在这里埋头思索、伏案工作,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蓬勃发展、繁荣富强。他们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时光荏苒,时代在进步,而新华门内的“为人民服务”那几个大字将会一直存在 *** 领袖们的心中。
参考资料
《 *** 往事:领袖们主动降薪, *** 、朱德生活费“吃紧”》,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7月6日;
《揭秘 *** 国家领导人的文化生活》,凤凰网,2012年4月3日;
于俊道,《红墙里的领袖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