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关东军、朝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旧日本陆军所谓的各种“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历史1分钟前10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节选自「別冊歴史読本戦記シリーズ32」文章略有删节,2024年9月18日首次发表于“战史编译”公众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什么是常设“军”

师团是平常时期驻扎日本本土的更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拥有自己的师团管区,肩负着征兵的任务。既是作战的单位,同时也是拥有军政功能的常设部队。

与此相对应,驻扎满洲(中国东北)的关东军、驻扎朝鲜的朝鲜军、以及驻扎中国台湾的台湾军这些所谓的“军”,是下辖多个师团(或方面军,或像第三军这样的番号军)的规模非常庞大的部队。这些“军”同样也是常设部队。

截至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为止,除上述的三个之外,再加上一个中国驻屯军,旧日本陆军共计拥有四个这样的常设“军”。其部队长被称为军司令官,由中将或大将亲补,也就是说是由天皇直接任命的。

其主要兵力包括:

关东军

(司令部 新京 即现在的长春) 辖四个师团,二个独立混成旅团,五个独立守备队,一个骑兵集团(含二个骑兵旅团、骑兵炮兵队、骑兵装甲车队等部队),一个骑兵旅团,及山炮、野炮兵各一个联队等。

朝鲜军

(司令部 平壤) 辖二个师团。

台湾军

(司令部 台北) 辖二个步兵联队,一个山炮兵联队,二个重炮兵联队及高射炮队等。

中国驻屯军

(司令部 天津) 辖一个步兵旅团,及战车队、骑兵队、工兵队等。

可见除台湾军和中国驻屯军之外,都下辖有多个师团。

其中朝鲜军和台湾军是专为在朝鲜和台湾这个两个当时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保持威慑而组建的军队。关东军则是在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手建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之后,便直接驻屯在了伪满洲国当地,是伪满洲国实际上的控制者。至于中国驻屯军是在明治三十三(一九零零)年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时,与欧美列强(即所谓的八国联军)共同出兵,然后在事变后随列强一同驻扎当地的军队。

最初以保护南满铁路为目的组建的关东军

关东军的兴起,要从日俄战争结束后得到从帝俄手中 *** 的南满铁路也就是所谓的满铁(旅顺到长春段)控制权之后,日本获得了可在南满铁路沿线每公里驻扎至多十五名(合计一万四千四百一十九名)士兵用于执行铁路守备任务的权益,开始说起。

关东军铁道守备队

从此时开始,到二十六年之后策划九一八事变,扶植、炮制伪满洲国这一名义上的所谓“国家”,理所当然的在此期间关东军的兵力也眼看着持续不断地膨胀、扩张。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已经成为了下辖十三个师团,总兵力超过七十万规模超级庞大的“军”。这主要是因为关东军内部不归师团直辖的独立混成旅团以及独立守备队之类的单位数量很多,还配属有与师团级别相当的航空部队的缘故。

918事变后向锦州方向前进中的关东军装甲列车

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持伪满洲国的治安,显然没有必要集结这样多的部队。其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入侵苏联而准备的(为实现这个目的在一九四一年七月至八月举行了关东军特种演习,史称“关特演”。结果,对苏作战计划后被搁置)。

演习中的关东军装甲纵队

这样规模庞大的部队,光一个关东军司令部的人员(包含一百三十名军官在内共计约六百人)就都一眼望不到头了。关东军司令部除自身除所需人员外,直属部队还包括有三个师团、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所谓的七三一部队,以研究细菌战而臭名昭著)、以及旅顺要塞司令部等。除此以外的其他部队由五个番号军(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二十军),两个司令部(关东防卫军司令部、航空兵团司令部)分别指挥。

918事变期间的关东军航空兵

虽然关东军在早期(最初叫满洲驻屯军、一九一九年改称关东军)只是一支规模很小的单纯负责沿线铁路安全保卫任务的“守备队”,但是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伴随着此后中日全面战争的长期化,也被赋予了作战任务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不过,谈到其真正的作战对象应该说还是苏联。

伪满洲国是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而朝鲜和台湾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时已经被吞并为日本的领土。因此朝鲜军和台湾军这两个“军”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当地的治安和镇压试图颠覆日本统治的活动。这两个“军”与被称作为总督的当地更高行政长官互不隶属,只是在必要时可接受总督提出的请求出动维持治安。

为了战争而临时组建的“军”

战争开始后为了作战而临时组建的“军”虽然也被叫做“军”但是在性质上与关东军、朝鲜军或台湾军这样的“军”不同。当年在日清战争期间组建的之一军、第二军,在日俄战争期间组建的满洲军(之一至第三军)都属于这种性质的军。这种战时临时组建的军级单位在战争结束之后就会被撤销编制,即使是在战争过程当中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裁撤。

中国派遣军是在中日战争(七七事变)中途组建,并且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一直保存其建制的“军”。

自昭和十二(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日军组建了好几个“军”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眼花缭乱地的改编。

首先是组建了

上海派遣军

赴华参战,接下来又将中国驻屯军升格成为了

华北方面军

。紧接着又组建了

第十军

实施了杭州湾登陆作战。此后又进一步将上海派遣军与第十军合并为

华中方面军

。而在三个月后(一九三八年二月)该部又被更名为

华中派遣军

,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建制则被就此撤销。于是在一段时间内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派遣军在中国战场上的地位形成了旗鼓相当的局面。为对上述两者实行统一的指挥而成立的“军”于昭和十四(一九三九)年九月组建,这就是

中国派遣军

。此后,华北方面军的建制被继续保留,而华中派遣军便就此被撤销了。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侵华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

这种因战争而临时组建的“军”级建制单位,具有依实际情况随时都可进行改编或被合并或被撤销的性质。特别是在中日全面战争(七七事变)初期,从一开始战争的目的就不明确,战争是在一种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的战线究竟将要延伸到哪里?究竟要占领哪些地方?部队要动员到何种程度?究竟何时退兵?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引发了相当的混乱。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对待起来却如同儿戏一般。上述组建的各种名目的“军”的编制变迁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左)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右)

一般认为中国派遣军的组建代表大本营对于中日战争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方针—认为当前虽已占据了包括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三城市,即现在的武汉)和广东在内的广大地域,但已无力继续发动攻势扩大占领面积,于是决定让大军直接驻防于各占领区,转入持久作战。其兵力主要包括有:

华北方面军

之一军:四个师团 三个独立混成旅团

第十二军:二个师团 三个独立混成旅团

驻蒙军:一个师团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一个骑兵集团

第十一军:七个师团 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第十三军:四个师团 三个独立混成旅团

第二十一军:二个师团 一个混成旅团

第三飞行集团(即后来的第三飞行师团)

除此以外,还拥有通信队、铁道部队、气象部队、兵站后勤部队和宪兵部队等,总兵力将近七十万。这些部队虽然全部归中国派遣军统一指挥,但是因为在“军”的下面还编有好几个“军”,因此为了与下辖各军加以区别,又分别在中国派遣军的司令部和司令官前面加了一个总字,称呼为中国派遣军

总司令部

总司令官

。于是相对于单纯的“军”又出现了一个

“总军”

的称呼。

最后一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冈村宁次

在太平洋战争中指挥南方作战的“南方军”、大战末期在本土组建的之一总军,第二总军也同样都有总司令部和总司令官之类的说法。至于关东军虽然与上述的这种临时组建的“军”在发展沿革和性质上均不一致,但同样也在昭和十七(一九四二)年十月将司令部改称总司令部,从昭和十九年四月开始将司令官改称为总司令官。

在太平洋战争中陆续组建的各“军”

太平洋战争中的“南方军”是战争初期为了攻占马来半岛新加坡、菲律宾、爪哇、以及缅甸的而设置的总军级单位。拥有可由自己直接指挥的航空部队,以及直属的第十四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第二十五军共四个军。

至战争末期归其统一指挥的部队已包括有四个方面军、两个航空军、和一个地区集团(帕劳地区集团)。构成方面军的各番号军如下所示:

缅甸方面军

:辖第二十八、第三十三军

第七方面军

(新加坡):辖第十六、第二十五、第二十九军

第十四方面军

(吕宋岛):辖第三十五、第四十一军

第十八方面军

(曼谷):辖第十五、第二军,第十八、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等各军。

虽然在这些军之中,有些是诸如第四航空军、第三十五军以及第十八军这种,早已仅剩下番号,基本上处于毁灭的状态只保留有一些小部队的空架子。但总而言之,光是一个南方军就已经下辖了如此为数众多的“军”了。

大战末期已经名存实亡的第四航空军战斗序列

除此以外,在太平洋区域还有诸如驻拉包尔的第八方面军、驻台湾的第十方面军、驻特鲁克(马里亚纳地区)的第三十一军、以及驻硫磺岛的小笠原兵团等部队以大本营直辖的形式残存。

关东军也在战争末期编成为了三个方面军,分别指挥其下辖的七个军。而中国派遣军则是以两个方面军分别指挥九个军。

至于日本本土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曾布置有六个军,此后为了准备本土决战,又分别组建了之一总军(负责东部地区)和第二总军(负责西部地区)以及航空总军。其中,之一总军下辖有三个方面军(共计八个军或兵团),第二总军下辖有二个方面军(共计五个军),航空总军直属有四个航空军。

日本投降前夕本土之一总军(1st General Army)、第二总军(2nd General Army)防守责任区域概图。

至终战时为止,旧日本陆军作战序列内共计拥有六个总军(含航空总军)、十七个方面军,约五十个军的建制,麾下兵力推定约五百五十万人。而在此时阵亡将士已累计超过二百三十万人(中日战争 太平洋战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9/608051.html

“关东军、朝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旧日本陆军所谓的各种“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的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对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基友高渐离唱着歌为荆轲送行,虽然做好心理准备,荆轲还是没有回来。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刺杀不成功,当场被抓,肯定回不来。刺杀成功,功成名就,名扬千古,挽救燕国水火之中,荆轲被秦国追捕,也没什么...

翟方进是怎么死的?一生有何作为?

翟方进是怎么死的?一生有何作为?

说到西汉大臣翟方进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翟方进出身不高,他的父亲曾为汝南郡文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对读书十分喜欢,也一直很好学。父亲死后,翟方进成了太守府中的一名小吏,但是他的上司经常以办事不利的理由辱骂他,之后翟方进在蔡父的的影响下辞去了小吏的工作开始学习诸子学问,翟母为...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对韩信最后为何会被杀?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被冤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觉得扼腕叹息。可是我要说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诛杀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为刘邦曾经登台拜将的大将,韩信和刘邦之间出现隔阂的一...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谁?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季兰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一位女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季兰名冶,浙江湖州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幼年时期的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表明李季兰不但是一个典型的多才多艺美少女,深受才子名士的赏识,还是一个出身名门,知书达理的贤淑...

在历史上,雍正的的后宫有多少妃子?分别是哪些人?

在历史上,雍正的的后宫有多少妃子?分别是哪些人?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年两部清朝穿越电视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把雍正这个男人,放在了大众的视野中。那个时候街头巷尾讨论的男人不是明星,而是四爷。此后的一部《甄嬛传》,让四爷一直到今日,在各大网站都拥有者超高的粉丝以及点击播放量...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句话,诸葛亮方醒悟:原来你在装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的前程交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shan)身上。从电视剧来看,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说他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在公...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人。三国时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