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城市轴线见证广州近现代历史

中国历史7分钟前10

广州中山纪念堂。   黄龙川摄(影像中国)

广州近代中轴线北起越秀山,以始建于明初的镇海楼为北端地标,沿中山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广州市 *** 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一路向南,顺海珠桥跨过珠江抵达南岸,形成纵贯南北的城市脊梁,是广州千百年来结合自然山水营城理念的集中体现。这条中轴线并非一次规划而成,而是伴随广州城市的发展在近现代逐渐成形,其所串联的一系列重要的空间节点,是广州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

广州营城始建于秦汉,选址于山海之间,白云山脉与珠江之间的平坦土地为营城提供了空间,城郭随珠江岸线的不断南移而拓展。从秦汉的番禺城、南汉的兴王府城、宋代三城格局,至明代初年三城合一、南拓北扩,南辟新城,北将越秀山麓纳入城内,建镇海楼于山上,体现了云山珠水间自然环境的变迁与广州城市南北方向发展城郭的关联,最终形成清代“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总体格局。

近代以来,广州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城市中轴线的构想和形成是市政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城市从农耕时代转向工业文明的见证。

广州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市政建设的先锋城市和模范城市。1914年的大沙头规划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由中国人按照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编制的都市计划案。1918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提出“拆城基、辟马路、设市场、设公园、设工厂”作为市政建设工作的五个重点;1921年成立广州市市政厅,在全国率先采用市制,成为民国时期之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

之一公园(今人民公园)是广州近代中轴线上更先擘画和建设的公共设施。建成后的之一公园成为广州市民进行新式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可供举办各种娱乐、教育、商业、文化甚至社会政治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中,人民公园经历了从具有生态作用的聚会、游娱空间向市民日常休憩为主的开敞空间和城市生态绿地的转变,直到今天仍然是广州老城区内承载市民生活、展现新活力的公共空间。

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是近代中轴线上贯通南北交通的主要干路。据历史地图及文献分析,维新路在规划阶段曾设想筑成一条相对笔直的道路。由于原规划要穿越青云书院(梁氏千乘侯祠)和黄氏千顷书院,遭到当时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反对,导致当时修路主事“求通不求直”。1927年12月,该路见证了广州起义。

中山纪念堂与纪念碑建筑群,是近代广州规模更大、影响最深远的城市标志性公共建筑。其庞大的建筑体量、开阔的广场空间,极大改变了近代广州的城市天际线。如今,纪念堂主体建筑主要作为历史陈列馆以及大型演出场地使用,园区作为城市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

广州市 *** 大楼是近代中轴线珠江北岸的中心节点,也是近代广州城市的中心,其选址充分考虑了维新路、海珠桥以及中山纪念堂纪念碑所形成的空间序列。1949年,市府合署大楼见证 *** 进城式。广州解放后,该建筑作为广州市人民 *** 办公大楼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中轴线见证了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的历史。1957年,之一届广交会于租用的中苏友好大厦举行,随后便迁至海珠广场一带,作为广交会首个相对稳定的举办地,在此一共举行了16年32届广交会。昔日的广交会展馆建筑今天已变为商场,而海珠广场作为地铁换乘站加以改造,地面的大面积绿化得以保留,作为公共广场向民众开放。

广州近代中轴线是在都市计划、市政建设、中山纪念和广交会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是一条结合了中国传统、现 *** 念和地方特点,兼具纪念性、市民性和革命性,并见证了近代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过程中诸多重大事件,承载了百年复兴历程和集体记忆的城市轴线。

广州的中轴线体现了新的形态、功能和时代特点,是一条弯曲的不对称的城市中轴线,并未刻意追求精确的几何控制线的对位关系,也不是为了象征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串联起的重要空间节点包括了开敞空间和公共建筑,也包括了自然要素,是由自然山水、纪念性空间、市民性空间、商业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广州近代中轴线的组成要素跨越了从明代至新中国的历史时段,在旧城空间的格局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在中轴线上设置的公共空间节点,借北高南低的地势,强化了城市的自然山水特色。中轴线的中心,是承载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的图案式公园,以及作为市政中枢的市府合署,体现了广州以市民为基本的现代城市理念,深刻地影响了日后国内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何镜堂

来源:人民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0/608440.html

“城市轴线见证广州近现代历史” 的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后期最令人瞩目的战役,非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吕布败后张辽、高顺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曹操活捉?

吕布败后张辽、高顺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曹操活捉?

关于三国猛将吕布的故事,或许世人听闻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张辽和高顺都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投降曹操之后,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逍遥津一战,以七千人打败孙权十万大军,率八百敢死队,杀的孙权十万大军溃不成军,张辽甚至一度冲到了孙权面前,勇不可挡...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