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建国后,上将陈士榘谈及李德:不是草包,很多书对他评价不够厚道

中国历史1个月前 (10-12)140

李德,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曾掌握过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却在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血战中屡屡失策,给我党造成了巨大损失。

由于这些失败,李德在遵义会议上被剥夺了指挥权。后来的教科书、影视剧中,李德的形象往往被描绘成一个一意孤行、不顾实际的“草包”。

然而,开国上将陈士榘却曾在建国后谈到李德,表示他“不是草包,很多书对他的评价不够厚道”。这位毛主席的嫡系上将,为何会对李德有如此评价呢?

要理解李德,首先得了解他的来历。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出生于德国。年轻时,他参加了一战,后来成为德共的一员,在德国的革命事业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28年,他进入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这所学院是苏联培养高级指挥官的摇篮,李德也因此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

1932年,李德被派往中国,本来他只是负责送一笔款项给“佐尔格小组”,并救出几名被捕的人员。然而在上海时,李德遇到了老朋友秦邦宪(博古),后者建议他留下来担任军事顾问。

因为陈绍禹(王明)和秦邦宪当时急需一个有军方背景的人物来协助他们掌权,而李德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就这样,李德意外地从一名使者,变成了中央苏区的更高军事指挥员。

尽管李德有着丰富的军事理论背景,但他在中国的实际指挥中,却屡屡出现问题。红军之前的反“围剿”作战,依靠的是游击战术,注重灵活机动,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然而,李德却过分依赖苏联大兵团作战的理论,将这套战术生搬硬套到中国的战场上。他主张与 *** 军队硬碰硬,用堡垒对抗堡垒,这在国力、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无疑是自取灭亡。

第五次反“围剿”就是李德指挥的典型失败战役之一。由于他不顾实际情况,坚持呆板的阵地战,红军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最终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开启长征。

而在湘江战役中,李德又坚持带着大量笨重物资,导致红军无法迅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最终湘江血战中,红军由8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战场上的失败,让李德在红军中逐渐失去信任。

遵义会议是中国 *** 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核心地位,也彻底剥夺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可以说,从这时起,李德在红军的历史舞台上逐渐淡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失去指挥权的李德,并没有因此陷入怨恨和消沉。

遵义会议后,李德被安排到红军大学工作,主要负责讲授军事理论课程。令人欣慰的是,曾经固执己见的李德,这时似乎头脑清醒了许多。

在红军大学的讲台上,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自视甚高,而是以红军过去的胜利战例为教材,谦逊地讲解战术要点。据曾经听过李德授课的陈士榘回忆,

李德的课程讲得非常不错,理论联系实际,很有参考价值。

陈士榘对李德的这一转变深感佩服。他认为,

一个人从高位突然坠落,能很快收拾心情,认真反思自己的过往,实属不易。

而李德在这方面表现出的反思和调整,正是他难能可贵之处。

陈士榘指出,很多书中对李德的评价不够厚道,尤其是在形容李德的军事才能时,常常过于片面。的确,李德在中国的军事指挥生涯中犯下了不少错误,但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

李德之所以被重用,正是因为他在军事理论上的深厚功底。他在指挥作战中的失误,更多地源于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不了解,而非单纯的无能。

李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期间,掌握了苏联大兵团作战的精髓,这种战术在苏联的广袤平原上确实有效,但搬到中国的地形与战场条件下,却变成了致命的误区。李德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不懂军事,而是因为他没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

李德虽然在军事上屡屡失策,但在私德上却并不差。陈士榘曾提到,李德并不是那种背后使绊子的小人。相反,他是一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人。

在红军长征途中的草地分兵时,

红四方面军的李特曾公然对毛主席出言不逊,甚至掏枪威胁。在这一紧要关头,李德奋不顾身地扑向李特,保护了毛主席。

这一举动,展现了李德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和忠诚。虽然在军事指挥上存在失误,但在原则问题上,李德从未背离中国 *** 。

他对毛主席的拥护和保护,正是陈士榘认为李德值得肯定的另一大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0/608982.html

“建国后,上将陈士榘谈及李德:不是草包,很多书对他评价不够厚道”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总打败仗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总打败仗

对刘备病逝后,诸葛亮为何一直打败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可以说给大多数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帮助刘备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更是成为了蜀国位高权重丞相。然而,自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好像一直...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清贫俭约,深受爱戴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

历史上独孤信是什么形象?他一共有多少女儿?

历史上独孤信是什么形象?他一共有多少女儿?

要说中国历史上谁是天下第一岳父,恐怕非北魏北周时期的独孤信莫属。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他“容貌仪表俊美”。由于太帅,得名“独孤郎”。他的帅到哪种程度呢?据说有一次,独孤信出城狩猎,回来时天色已晚,为了能赶到宵禁前进城,他快马加鞭,到城门...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nì )(?~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刘备攻打蜀郡,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营救县长夫人,因此得名。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