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中国历史1周前 (11-20)80

魏延能力强悍,乃是蜀汉中后期的最强猛将,可他最终却惨死于诸葛亮之手,令无数人意外,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

为何诸葛亮在临死前还要花费心思设下计谋,借杨仪马岱之手诛杀魏延?

魏延之死

在很多人看来,魏延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是因为他起兵抢夺兵权,才会和杨仪火拼,最终遭到马岱的诛杀!殊不知,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诸葛亮的布局

魏延乃是蜀军中最有能力的大将,是蜀军的二号人物,所以按照常理来讲,诸葛亮临死前应该将兵权交给魏延,即便不把兵权交给魏延,也应该让魏延参与临终前的军事安排,让魏延知道诸葛亮死后蜀军该如何安排、调度。

可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的临终军事会议,叫来了所有相关人员,

偏偏遗漏了魏延

,很明显,这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他就是不想让魏延参会!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安排,导致魏延在接到退兵的命令时,非常疑惑:

为何诸葛亮死后,兵权会移交给杨仪这个一个文官,而不是拥有作战经验的魏延?

更为重要的是,杨仪和魏延之间的仇恨,几乎是半公开的!

早在火烧上方谷时,杨仪就曾差点杀掉魏延!当时魏延奉命去引诱司马懿到上方谷,结果当司马懿被引入伏击圈后,魏延想从上方谷的谷尾出去,却发现尾部被人堵住了,

而这个名义上下令堵住谷尾的人,便是杨仪!

对此,魏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就在上方谷之战后,魏延就跑去找诸葛亮告状,说有人想害他。

事实上,下令堵住谷尾,想要害死魏延的人,乃是诸葛亮。

但诸葛亮不能承认啊,所以他将一切都推给了杨仪,让魏延以为是杨仪想要害他。

站在魏延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死得不明不白

(临终军事会议没让魏延参加),他死之后,兵权又落入了杨仪这个死敌之手,试问,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呢?杨仪作为丞相府长史,在朝堂并没有什么权力,他凭什么拿到兵权?万一是他害死了诸葛亮,阴夺兵权后来对付自己怎么办?

于是乎,魏延决定起兵反抗,只针对杨仪,不针对其他!原本魏延都要成功了,毕竟他是当时的蜀军之一猛将,就连姜维都不是其对手,可就当魏延胜券在握之际,马岱却突然从背后出手,斩杀了魏延,令众人大跌眼镜!而马岱之所以出手,就是得到了诸葛亮的授意,甚至于说,马岱之所以会潜伏在魏延身边,就是诸葛亮安排的!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何说魏延之死,完全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实在是这前前后后,都是诸葛亮在操盘啊!

若不是诸葛亮不让魏延参加临终前的军事会议,对魏延隐瞒消息,若不是诸葛亮故意激化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然后将兵权交给杨仪,魏延怎么会起兵?若不是诸葛亮暗中安排马岱,魏延怎么会被出其不意的斩杀?

那么问题就来了,魏延明明是蜀汉中后期的最强猛将,

明明他的存在,非常利好蜀汉,诸葛亮为何要坚持除掉他呢?

魏延的靠山

事实上,只需要看懂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我们便能够理解诸葛亮的决定了!

魏延是在荆州时期投靠的刘备。当时刘备听说曹操南下进攻荆州,决定夺取襄阳,整合荆州的力量进行抵抗,结果遭到刘琮的反击。在此期间,魏延主动打开了襄阳的城门迎接刘备,可见他是非常倾向于刘备的。

遗憾的是,此战以刘备失败而告终,魏延也因此失去了立足之地,辗转投靠了长沙韩玄。不久,关羽出兵攻打长沙,遭到黄忠的顽强抵抗,幸亏魏延出手斩杀了太守韩玄,并从中打开城门,才帮助关羽夺下城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关羽将魏延引为知己,并将其推荐给刘备。

魏延的相貌与脾气和关羽相似,两人臭味相投,可以说,

此时的关羽就是魏延的靠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讨厌关羽,和关羽有地位之争),所以诸葛亮才会一见魏延就欲将其斩杀,丝毫不顾魏延的功劳。

刘备看出了魏延的忠心,欣赏其能力,于是他出手从诸葛亮手中救下了魏延,并将魏延带在自己的身边,让他参与益州之战与汉中之战。

此一阶段,魏延的靠山乃是刘备。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汉中之战后,魏延才能从张飞手中抢下汉中太守之位!

没过几年,刘备去世,诸葛亮开启北伐大业,魏延成为了诸葛亮的手下。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诸葛亮发现魏延这个人简直就是翻版的关羽,且他是刘家嫡系,和刘禅关系极好,所以诸葛亮几次三番想要对魏延动手,但都不敢亲自下令,而是打算借他人之手除掉魏延!

此一阶段,魏延的靠山乃是刘禅。

为何说魏延的靠山乃是刘禅呢?其实主要从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方面是诸葛亮的忌惮。

诸葛亮虽然不喜欢魏延,想要除掉魏延,但一直不敢直接下令,而只能借他人之手,他就是担心魏延的靠山翻脸。

另一方面,魏延起兵后,朝堂所有人都建议将魏延定义为反叛,并出兵镇压,但刘禅不允许。

在得到前线传来的消息,确认是魏延出兵攻打杨仪后,刘禅也不过是派出钦差前去安抚魏延,并没有说要严惩魏延,更没有说要镇压魏延,可见他对魏延是多么的袒护!

最后,干掉魏延的杨仪和马岱

,名义上是为蜀汉立下大功,可当他们回到成都后,一个被刘禅下狱逼死,一个被刘禅雪藏,这完全不是功臣的待遇啊,这倒像是刘禅在为魏延复仇啊!

结语

总的来说,魏延在蜀汉先后经历了三个靠山,分别是关羽、刘备、刘禅,而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诸葛亮有权力之争!在诸葛亮加入蜀汉前,关羽是地位排第二,诸葛亮想要往上升,必须和关羽争斗。刘备、刘禅是蜀汉皇帝,诸葛亮想要更多的权力,必须从两人手中抢夺,魏延作为这两人在军中的代言人,就是诸葛亮斗争路上的绊脚石,他自然要想要处置而后快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1/611485.html

“诸葛亮为何坚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谁,不除不行” 的相关文章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原因是什么?万历帝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张居正,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居正去世以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张居正的各种错误。于是万历皇帝上书对张居正进行严查。夺去了万历皇帝曾经赐给张居正的各种玺书、四代诰命,甚至还一度准备对张居正进行开棺鞭尸。虽然最终没有开棺鞭...

万历帝在位时间有多长?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任性?

万历帝在位时间有多长?他不上朝的原因是因为任性?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从万历十七年八月到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万历有将近26年,快30年的时间“万事不理”、荒于朝政。而“明亡于万历”的说法,也正是由于朱...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连同侍...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位,接着...

谢万:东晋时期大臣、名士,才干过人,善于清谈

谢万:东晋时期大臣、名士,才干过人,善于清谈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