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王朝:邬思道帮雍正夺江山,却没得到高官厚禄,究竟图什么?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7-07)49128

九子夺嫡落下帷幕,四爷克承大统。

从深宫中回府,他仿佛走过了百年之久,这一路实在艰辛,可他清楚还不能歇息,无论是朝中事、院中人,都需要去处理。

看见四爷安然回到院中,邬思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随即又恢复清明。四爷功成之日,便是他隐退之时。

当四爷说出那句:“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邬思道很合时宜的提出了“三可不用”,以此表明退隐之心,最终四爷终究不舍十余年相伴之情,默许他去李卫身边“养老”。

作为雍正最得力的幕僚,邬思道为四爷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缘何却主动提出“三不可用”请辞“半隐”?答案便在他那“三不可用”中。

一、才高八斗,郁郁不得志

邬思道是江南才子、名气很大,素来十分傲气。

本以为参加科举能一举夺魁,不济也是个榜眼、探花,结果榜上无名、只在末尾,这让其十分不忿。

一番打听后才知道,如今这科举不考才华、靠银子,早在科举开始之前,便已经定好了人选,他们这些不去找门路、托关系的考生,尽都是陪跑,为此他大闹了贡院,将“科举舞弊”一事捅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虽惩治了部分舞弊官员,也没放过桀骜不驯、胆大妄为的邬思道,邬思道只好东躲 *** ,成了逃犯。

为此他对四爷说:“臣原是先帝朝的犯罪之人,如今皇上克承大统,就启用旧朝钦犯,到底是先帝朝当年抓臣抓错了呢?还是皇帝如今用臣用错了?”

话虽如此,但他自负一身才气,如今却成了逃犯,自然渴望得遇良主,当然眼下还是逃命为主。

逃亡十余载,有家不能回,飘零之时时常遭遇不公,艰难处境既磨练了他的心智,也让他认清了现实。过去他所求,乃匡扶天下、施展一身抱负;如今所做,只愿施展才华,让人生更有意义。

奈何时运不济,无人知他所想、更无人懂他理想,本以为就此沉沦余生,怎料遇上来江南赈灾的四爷。

四爷早在来江南之前,就让年羹尧为世子寻一个先生。说是寻先生,其实还是找个“智多星”来为他出谋划策。

近些年太子地位不稳,数位皇子蠢蠢欲动,四爷看似不争不抢,唯太子马首是瞻,实际也有意那至尊之位。

可他既没有八爷有权势,也没有太子命好,身边除了个被称为“侠王”的十三爷之外,再无臂助。

四爷急需要能人志士辅佐,而邬思道本就是坐过牢的罪人,还是个瘸子,走寻常仕途之路自然无法施展一身才华。

初次见面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相互扶持,邬思道辅佐四爷去争一争至高无上的权利,四爷则给了邬思道施展才华的舞台。

当然,邬思道明面上的身份还是世子的先生。

大家对夺嫡这事心知肚明,却不能摆在明面上讲,表面上大家是兄谦弟恭,暗地里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为此招幕僚入府难免为他人攻讦,倒不如安个“先生”名头。

入了四爷府之后,邬思道为四爷屡屡献出奇谋,使得其一步步登临帝位。四爷能克承大统,他居功至伟!

二、小有名气,却是阴谋为体

四爷需要邬思道,夺嫡之前很需要。

从清查户部亏空、推举废太子复立,到九子夺嫡前夜坐镇四爷府,邬思道展现出了其近乎于妖的智慧。

若无他出谋划策,四爷很难继承大统。

可也正是如此,四爷对邬思道既敬重又忌惮。

这一点从邬思道入府和离府,便有直观体现。

四爷从江南赈灾回来之后,为表示对邬思道的看重,他带着四爷府上下一同去拜见邬思道,并为其设下了拜师宴。

旁人或白眼、或震惊,俱都不理解四爷为何会对一个瘸子如此礼遇。唯有四爷清楚,眼前这个瘸子,即将成为他最强力的臂助。

邬思道也没让四爷失望,之后数年出谋划策,帮助四爷一步步接近至尊之位,果真应了一句“得麒麟子得天下”,而邬思道便是智谋无双的麒麟子。

可夺下江山后,四爷却不复往日尊敬,而是以上位者的姿态对邬思道说:“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从龙之臣、智谋无双,若是想给这样的人安个名分,是很容易办到的,四爷之所以说“慢慢安排”无非是不想安排。

邬思道作为四爷的“军师”,如何不知四爷所想?不过他也不在乎,正如他与十三爷道别时所说:“我是怀着为天下苍生的心愿来辅佐四爷的,如今心愿得偿,夫复何憾啊。”

戴罪之人、残疾之身,能凭借智慧帮助四爷克承大统,即便没有名分,那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只可惜,他能如此想,四爷却未必。

夺嫡成功后,四爷便不再需要邬思道。

倒不是不需要邬思道出谋划策,毕竟他登基之后依旧麻烦不断,可他身为帝王,决不能再行阴谋之时。

一如邬思道对雍正所说:“皇上行得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自当是光明正大之臣。”

既然邬思道不可用,是留还是杀?

从四爷夺嫡成功,回到四爷府的行为来看,他之一想法是杀!

邬思道实在太过聪明,近乎于妖的智慧让雍正不寒而栗,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对手若是拥有这样的人才辅佐该是何等局面。

若留着,邬思道会不会参与自己儿子们的夺权之争?

若留着,邬思道会不会倒向其他人?

只要邬思道活着一天,四爷就得防着他一天。

何况邬思道实在知道他太多秘密,这些秘密决不能呈现在世人面前,皇帝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若是让世人知道他坐上皇位用的是诡谲之术,难免被有心人攻讦。既要担心邬思道被他人所用,又担心邬思道将过去秘密宣告天下,那不如杀了了事。

三、“半隐”之说

当雍正说出那句:“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邬思道明白,四爷动了杀心。

四爷有杀他的理由,也有不杀他的理由。看似主动权在四爷手上,掌握主动的却是邬思道本人。

于是他顺势说到:“臣是个残疾之人,历朝历代哪有个瘸子居于庙堂之上的,倘若皇上启用了臣虽至公也不公,虽无私也有私,岂不有伤圣德?”

之一句话,就堵死了雍正和自己的路。

当官这事,咱俩都别想了——就算你想让我当官,我也因为残疾无法入朝做官。为了打消雍正顾虑,他接着又说自己曾是罪人,再加上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而他用的是阴谋之术。

于情于理,雍正都不能重用邬思道。

这是理由吗?并不是。毕竟像李卫那样的混混,因为有才华,还是得到了雍正破格提拔,想用邬思道自然有无数理由。

只能是雍正不想用邬思道,偏偏还不能说出真正理由、甚至自己都不能亲口说这事,一旦说了,自己就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邬思道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才不动神色间全了雍正面子,给了雍正台阶,也给自己寻到了一线生机。

听了邬思道的话,雍正终究动了恻隐之心。

可他还是放不下邬思道,随即问其打算怎么个归隐法。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若邬思道归隐山林,雍正放心不下;若邬思道想要个一官半职,雍正不肯给。至于隐于市,雍正也不想。

邬思道这时提出了“半隐”,即生活在雍正看得到的地方。不愧是全剧智力天花板,他给的理由让雍正很难拒绝,他说:“臣孑然一身,身无分文,倘若全隐,必然饿死。”

听听,这话说的多漂亮!

且不说他这些年待在四爷身边所获赏赐,即便是靠着才华亦能立足,何来饿死一说?这不过就是说给雍正听的,意思是告诉雍正:我离不开你,你就安心放我去!

为了让雍正真正放他走,他更是开口说要去李卫身边。这样一来,邬思道既没有官职在身,也时刻活在雍正监视之下,想来雍正也会安心许多。

所做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打动雍正,让雍正动一动恻隐之心。最后雍正说了一句:“那就依了你。”

得到雍正承诺,邬思道第二日就离了京。

虽说雍正放了他一条生路,可他还是怕夜长梦多,以至于当十三爷来送行,都差点把他吓死过去,还以为雍正改了主意。

因为他深知帝王心术,知晓“与平常人交往,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既不能共享乐,那不如干脆及时抽身。

作为全剧最聪明的人,他肯定早就料到这一天,可依旧义无反顾的辅佐四爷,根本上还是为了天下苍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0875.html

“雍正王朝:邬思道帮雍正夺江山,却没得到高官厚禄,究竟图什么?” 的相关文章

燕太子丹最后没能成功挽救楚国,是为何?

燕太子丹最后没能成功挽救楚国,是为何?

作为燕国最后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称一代悲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燕太子丹是战国末年的燕国储君,为了挽救燕国不被秦国所灭,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可惜他未能挽救燕国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那燕太子丹是如何挽救燕国的一,秦国为质太子丹是燕王喜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当时的天下大事了解的十...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刘禅,你也许会联想到两个俗语:“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刻板的印象,似乎已经延续了千年。正史上的阿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可否认,蜀汉的灭亡,宠幸宦官,排斥忠良等,的确让刘...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还不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究竟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活到40岁就英年早逝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有胆识,也有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光是喜好美色也就算了,还尤其喜欢“别人家的妻子”,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博尔济吉特哲哲的皇后之位是怎么来的?皇太极为何这么做

博尔济吉特哲哲的皇后之位是怎么来的?皇太极为何这么做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登记在册的后妃有15人,位份居首的正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其实,《清史稿》等文献中都有记载,皇太极在娶哲哲之前,还娶过2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嫡福...

赵云和魏延相比 刘备为何要区别对待两人

赵云和魏延相比 刘备为何要区别对待两人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冷落赵云重用魏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汉中之战公元219年,经过两年鏖战,刘备终于击败了曹操,夺下汉中。这一战在三国史上的总被忽略,普遍认为比不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重要。但实则汉中之战的影响,最起码要比夷陵之战更大。其一:人们虽...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