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都没有解决的河朔三镇问题 朱温是怎么解决的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7-20)540

对朱温和河朔三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一直没能搞定的河朔三镇,为何被朱温灭了?

其实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河朔三镇,就能明白,河朔三镇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虽然号称是唐代最强大的节度使集团,甚至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可是他们盘子大了,内部也会出现反叛现象。

一个很典型的事情就能解释一些,从安史之乱后期,河朔三镇形成,到唐代末期,朱温平定河朔三镇,其实这三镇的主人是在不断变换中的,并不是一脉相承。

一、河朔三镇哪儿来的?

河朔三镇,又被称为河北三镇,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员充足,经济繁荣,所以在这里割据自雄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

河朔三镇指的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其中范阳节度使主要管着河北省北边,包括了北京、保定一带。成德节度使管着河北省中部地区。至于魏博节度使则管辖着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北部。

唐代皇帝喜欢设立节度使,只要朝廷的大军比较强大,地方节度使是不敢乱来的。偏偏安禄山叛乱以后,朝廷没有能力保卫两京,这使得朝廷颜面扫地,因此各地节度使才有了独立的想法。

安史之乱平定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思明的部下李怀仙、田承嗣、李宝臣等人选择投降了唐代。唐代宗很高兴啊,所以就把李怀仙封为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田承嗣被封为魏博节度使,而李宝臣则被封为成德节度使。

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安史之乱的叛将,他们看史朝义不能成大事,所以果断反叛史朝义,投降了唐代。所以说唐代也是借坡下驴,给了他们封赏,实际上并不能掌控他们手里的兵权,这就是河朔三镇节度使的由来。

唐朝都没有解决的河朔三镇问题 朱温是怎么解决的

二、河朔三镇可不是一脉相承的。

李怀仙、田承嗣和李宝臣做了地方节度使以后,基本和唐代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兵权、财权、政权,俨然就是三个小王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是可以选择让子孙后代继承大位呢?真不好意思,事实情况还真不是如此。

比如说李怀仙还没上台多久,就被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人给宰了。这三个人又轮流坐庄,成为了幽州、卢龙节度使。

田承嗣去世以后,他的侄子田悦继承了魏博节度使,这算是内部传承了。结果田悦被堂弟田绪所杀,田绪继承大位后,吃喝玩乐毫无节制,结果把自己给搞死了。他的儿子田季安继承大位后,也如出一辙,32岁就去世了。

新上台的魏博节度使是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不过由于治下不严,结果造成了病变,他和他的全家都被诛灭,自此魏博节度使就跟老田家无缘了。新上台的魏博节度使叫李愬,他可是唐代的铁杆粉丝,可以说挽救唐代的功劳要算在他头上。

李宝臣去世以后,他儿子李惟岳向唐德宗请求继承大位,结果唐德宗表示拒绝。于是乎李惟岳联合田悦等人一起反叛,最终李惟岳兵败被杀。老李家也就跟成德节度使无缘了。

新上台的王武俊和唐代分分合合,只为了自立罢了。虽说成德节度使是河朔三镇里传承最稳定的一个,但是到了后期也出现了和唐代朝廷一样的厄运,自己的手下自己管不了。

所以说,河朔三镇表面上是一个铁桶,其实盘子大了以后,他们内部已经在不断斗争当中了。到了朱温的时代,他们内耗严重,自然就不是朱温的对手了。

唐朝都没有解决的河朔三镇问题 朱温是怎么解决的

三、河北三镇也在不断消耗自己的实力。

有这样一个历史观点,削弱唐代实力的,的确是河朔三镇。因为唐代弱小了,所以河朔三镇就强大了。但是同时唐代还能存在下去,也是因为河朔三镇。因为河朔三镇的大军战斗力强悍,可以帮助唐代戍边。

此外唐代之所以灭亡,主要就是因为河朔三镇逐渐衰败了。这个观点有点新奇,不过仔细去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当初河朔三镇强大的时候,唐代朝廷虽然弱小,可是也能够勉强维持生计。等到河朔三镇衰败的时候,唐代皇帝就成了朱温手里的玩偶了,完全没人可以镇得住朱温这样的地方诸侯了。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一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强大的河朔三镇,也在不断内耗中逐渐衰败。再加上唐代朝廷对他们的打压,使得河朔三镇逐渐败亡。

朱温的出现是个意外,但是任何一个强大的诸侯在当时出现的话,都是有机会灭掉河朔三镇的,毕竟他们已经在走向灭亡的道路上了。

四、唐代和沙陀军团给河朔三镇的压力其实也不小。

别看唐代在中后期,一直表现得很弱小,其实在这期间的某一些时间段,他们还是相当刚的。所以在这些时间段中,河朔三镇被唐代打压得可不轻。

首先,唐德宗时期,李惟岳选择联合其他节度使一起反叛,结果唐德宗和他们好好干了一架。双方损失都比较惨重,但是这对河朔三镇的打击的确不小。其次,唐代朝廷对河朔三镇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让他们内部随便乱,我插手算我输!他们仨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没了唐代这个对手,他们内部自然就开始乱了。彼此之间互相攻伐,部下杀上级取而代之的现象屡见不鲜。唐代皇帝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好戏。最后,沙陀军团在唐代后期逐渐崛起。李克用带着一票马仔,把河朔三镇给打得服服帖帖,攻占了他们不少地盘。给朱温扫清他们奠定了基础。

唐朝都没有解决的河朔三镇问题 朱温是怎么解决的

总结:河朔三镇和唐代同时灭亡。

所以说河朔三镇对唐代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些人虽然相对独立,但是依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奉唐代为正朔。

啥意思?我们是独立军团,但是我们支持你做皇帝。这么一来唐代反过来还要依靠河朔三镇的保护。所以说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河朔三镇需要依靠唐代的官爵,以此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制约手下。而唐代也需要河朔三镇在明面上的支持,以此显示自己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等到河朔三镇被灭了以后,唐代皇帝也就真正成了无人支持的光杆司令了。连官爵也不需要你封赏了,你觉得你还有啥用处吗?

参考资料:《旧唐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7/10978.html

“唐朝都没有解决的河朔三镇问题 朱温是怎么解决的” 的相关文章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乾隆是如何宠爱她的?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清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子女,其中儿子有17位,女儿有10位。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乾隆皇帝的皇七女——固伦和敬公主。前两年的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将清宫内外的尔虞...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