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0)45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袁崇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当初为什么要袁崇焕?崇祯真的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吗?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反间计?不存在的。

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袁崇焕出任督师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昏招迭出,连犯十大滔天之罪,罪无可恕,不得不杀。

实际上,查相关史料,所谓的皇太极的反间计,疑点重重,可能纯属清代史官凭空捏造,事实上并没存在过。

退一万步说,就算皇太极真的煞费苦心使用了所谓的反间计,但崇祯杀袁崇焕和他的反间计并无半毛钱关系。袁崇焕的十大罪证,历历在目,辩无可辩。

一句话,袁崇焕的死,和皇太极有无实施反间计,并没有什么联系。

绝不能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就认定是皇太极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有杀人于千里之外的技能。

这种情形,就好比我怨恨某人,诅咒他说,明天上班活该你被老板批。其实,此人一向工作懒散,被老板批是常有的事,明天他果然又被老板批了,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我法力无边,既可以让人荣、也可以让人衰,那我可担当不起。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皇太极的“反间计”是怎么出笼的。

最早记载此事的,是《满文老档》,其记载得非常简洁:“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

这段记载,一看就有问题。

之一,皇太极兵围北京城是崇祯二年十二月的事,如果其实施反间计,就应该发生在这段时间,那么其所记载的“二十九日”,就是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了。但是,崇祯“磔”袁崇焕,却是在崇祯三年八月,二者间时间跨度有八个月。那么,这句话就不是实时记录,写这句话,必须是在崇祯三年八月之后,即其真实性并不可靠。

第二,皇太极若真是在八个月前实施过反间计,但时间跨度如此漫长,他是根据什么得出袁崇焕就是死于他的计,而不是别的其他原因呢?换句话说,按照皇太极们的逻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只要他实施过反间计,袁崇焕不死就算了,袁崇焕只要死了,不管是死在八个月之后,还是一年之后,抑或十年之后,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都是他计策收到的奇效?

第三,彼时后金和明代是敌对双方,皇太极如何导演反间计,如何遣返杨太监,这些细节他当然可以清清楚楚;问题是,杨太监回去之后,有没有见到崇祯,见到了崇祯,有没有像复读机一样把“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背给崇祯听,后金方面是无从得见,也无从得知的,则“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的过程,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猜测。

让人觉得更加难以置信的是,《清太宗实录》还把《满文老档》这条记载进行添枝加叶,着墨上色,绘声绘色地记:“先是。获明太监二人。令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监守之。至是还兵。高鸿中、鲍承先遵上所授密计。坐近二太监。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时杨太监者,佯卧窃听,悉记其言。庚戌,纵杨太监归。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

这段叙述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这些人学周瑜戏耍蒋干,所作的“耳语”声音肯定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小了,杨太监就听不清;大了,就不符合“耳语”的语境了,只能露馅、穿帮,自显其伪;再有,作为后金高层、军事要员,他们在“耳语”时,是说满语呢,还是说汉语?说满语,杨太监肯定是如听天书、一窍不通;说汉语,可不自显其伪?

被袁崇焕私自处斩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乃是使用“行间之计”的高手,曾诱杀了多名后金要员,其中一个名叫阔科的,被毛文龙押送入北京。当时,京师竟无一人听得懂阔科所操满语,最后,稀里糊涂地将之处死了。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施行的反间计,其实是不存在的。

后人之所以相信有“皇太极施反间计”之说,一则清人所修《明史袁崇焕传》里言之凿凿:“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二是《崇祯长编》有记:“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但,《崇祯长编》里只说杨春、王成德有代为向崇祯送信,没说告密。

实际上,“马房太监”,是一个等级很低很低的小宦官,根本就没有资格觐见皇帝。再有,崇祯平生最引以为豪的事就是铲除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其本人最恨阉人染指军政大事,又岂会轻信两个“马房太监”的片言只语而去杀边疆大臣

所以,“皇太极施反间计”之说,应该消停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0/25253.html

“崇祯杀袁崇焕真的是因为反间计吗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的相关文章

燕太子丹最后没能成功挽救楚国,是为何?

燕太子丹最后没能成功挽救楚国,是为何?

作为燕国最后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称一代悲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燕太子丹是战国末年的燕国储君,为了挽救燕国不被秦国所灭,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可惜他未能挽救燕国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那燕太子丹是如何挽救燕国的一,秦国为质太子丹是燕王喜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当时的天下大事了解的十...

孙尚香抱走刘禅时面对赵云十分嚣张 为什么看到张飞就怂了

孙尚香抱走刘禅时面对赵云十分嚣张 为什么看到张飞就怂了

孙尚香要抱走阿斗时,为何面对赵云很跋扈,看到张飞后却怂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孙权和刘备出现矛盾后,嫁给刘备的孙权的妹妹,就选择离开刘备回到江东,但是孙尚香在离开时,为了将来有个威胁刘备的筹码,她准备将刘备的儿子刘禅,也带到江东去。为了避免让...

阎姬是什么人?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她是怎么做到的?

阎姬是什么人?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她是怎么做到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一些女性执政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的皇后阎姬因丈夫去世而成为皇太后,得以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可过了不到一年,阎姬就被宦官孙程推翻,遭汉顺帝囚禁而去世。阎姬深得安帝宠信,入宫仅一年就成为皇后,不仅害死了情敌李氏,还将安帝唯一的...

历史上东方朔的品性如何?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他?

历史上东方朔的品性如何?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他?

在中国历史上,东方朔是一位奇人,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

刘邦称帝后对身边名将下手 萧何为什么能安然无恙

刘邦称帝后对身边名将下手 萧何为什么能安然无恙

刘邦称帝后,将身边名将尽数消灭,为何偏偏萧何安然无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喜欢研究汉朝的小伙伴们对于刘邦这个人肯定是非常的熟悉,就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创立了汉朝,汉朝在刘邦的开辟下成为有一个一统的朝代,但是在刘邦称帝之后,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儿,那就是在刘邦称帝后,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