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寡断的咸丰,让曾国藩组建湘军的目的是什么?
每当一提起咸丰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非常艰难。朝廷不仅没有粮饷支持,就连招兵买马,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可是,性格多疑寡断的咸丰皇帝,在他任命的43名团练大臣中,为何独让曾国藩组建湘军呢?并不是咸丰皇帝信任曾国藩,对他格外器重,而是曾国藩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曾国藩组建湘军,不是为了消灭太平天国,保护大清王朝吗?朝廷为何不支持呢?有两个重要原因:
之一,满清统治者们对自己不自信。
从清兵入关的过程来看,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大,而是明朝末年太过于腐朽,加上吴三桂吃里爬外,为了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后,将李自成和明朝消灭。
因此,满清王朝的建立带有一定的侥幸性。满清王朝的统治者们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吴三桂的帮助,他们要想坐稳江山,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正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很害怕自己抢夺来的江山,再次被 *** 抢去,才有了削“三藩”的决策。而“削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王置于死地,而是要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 *** 掌兵,总是满清统治者们心里的一块心病,于是才有了“三藩”之乱。
在平定“三藩”的时候,满清王朝是举全国之力,虽然最终将“三藩”消灭,但总是让满清统治者心有余悸。从此以后,根本不会让 *** 掌握兵权。
虽然到了咸丰皇帝时代,太平天国日渐壮大,而八旗、绿营官兵十分腐朽,没有丝毫战斗力的情况下,也未能动摇朝廷对 *** 掌握兵权的警惕。
第二、咸丰皇帝的性格导致。
咸丰皇帝一面担心大清江山落入太平军天国手中,一面也担心祸起萧墙,被内部掌握兵权的人拥兵自重,谋权篡位,因此,他既要想消灭太平天国,又不想内部出现新的军事力量。
咸丰皇帝的这种心态十分矛盾,也和他多疑寡断,能力平庸有关。
为了消灭太平天国,咸丰皇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任命退休回家或在籍丁忧的大臣为团练大臣,帮助地方巡抚衙门管理民兵和搜查土匪。
咸丰皇帝对团练的规定非常苛刻,即团练不拿朝廷的粮饷,有事的时候能召集起来,没事的时候就各回各家,各干各的事情。而且,绝对不允许团练队伍走出自己的县、乡区域。
曾国藩成为湖南团练大臣后,立即就意识到咸丰皇帝这种政策的局限性,太平军可不是一般的土匪,他们训练有素,是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的,如果团练队伍过于分散,局限在某一个区域,根本无法展开“围剿”任务。
要想消灭太平军,就必须重新组建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正是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后,曾国藩才决定组建湘军。
为了不引起咸丰皇帝以及朝廷的猜忌,曾国藩采取了一系列谋略。
首先,对朝廷以及咸丰皇帝制定的“团练”政策非常支持。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一职后,并不像其它省份的团练大臣一样,仅仅只是为了敷衍朝廷。
当时的很多团练大臣,拿着咸丰皇帝的圣旨,以练兵为幌子,大肆敲诈地方大户,中饱私囊。而曾国藩上任后,既不要钱财也不要名利,他上任后,就马不停蹄地召集湖南各地的民间团练队伍展开训练,让朝廷看到他是真正在为朝廷着想。
其次,开展大规模的“剿匪”行动。随着太平军挥师北上后,各地的土匪也多了起来。曾国藩以整治地方治安为由,对土匪进行无情围剿。在当时的湖南境内,土匪基本上被曾国藩全部消灭。
有了一定成绩后,曾国藩开始和咸丰皇帝谈条件了。
第三,向咸丰皇帝要组建湘军的圣旨。为了避免咸丰皇帝的猜忌,曾国藩的 *** 十分隐蔽,他认为,现有的团练,剿一般的土匪还是可行的,但要想消灭训练有素的太平军,非一支正规军不可。
当然,由于曾国藩团练大臣的职责限制,他一开始时,并不认为自己是要组建正规军,而仅仅是组建一支比一般团练队伍稍微大一点的“大团”。
咸丰皇帝一看曾国藩也就是想扩大一下团练队伍的规模,并不是组建想取代八旗、绿营的正规军,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曾国藩的请求。
正是有了咸丰皇帝的圣旨后,曾国藩很快就将湘军组建起来,当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后,朝廷才发现,整个大清王朝,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外,已经无兵可以用了。转而又不得不支持,从而让曾国藩的实力越来越大,湘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而曾国藩通过权谋之术,不仅从43位团练大臣中脱颖而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湘军统帅。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任何环境下,只要你能抓住机会,就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