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宴请百官,一个小小的太监竟也想入席!
明朝的太监素来有名,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规定“内臣不得干政”,但是明朝中后期乱政的大太监却层出不穷,恐怕可以排到历朝历代的前三名了。那是谁打破了朱元璋为明朝立下的这个铁律呢?答案就是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大太监王振。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英宗朱祁镇是朱棣的重孙,明朝初期“仁宣之治”的创造者明仁宗和明宣宗分别是朱祁镇的祖父和父亲,明宣宗英年早逝,明英宗九岁登基,好在有太皇太后张氏以及英国公张辅、大学士“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人辅政,英宗正统前半段政治清明,施政有方,明朝在仁宣之治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而王振则是明英宗在做太子时的旧人,英宗登基后王振入司礼监,但是由于有太皇太后和三杨等人在,王振不敢恣意妄为,也就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三杨等人老去,王振就失去了制约,原本竖立在宫门内、铸有“内臣不得干政”祖训的铁碑被王振移走,加之明英宗对其的宠信,王振开始把持朝政,为害朝廷。
其实在这之前,王振就有点按捺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作恶之心,正统六年九月,朝廷修建宫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和乾清、坤宁两宫落成,明英宗十分开心,于是宴请百官以庆祝五座宫殿落成之喜。作为皇帝最宠信的太监,王振当然不可能会缺席这次宴会,但是有一项祖制又限制了王振的自由——中宫不与外廷宴,宫中的太监不能与外廷的官员们一起参加宴席。
但是,十几岁的明英宗不知道该怎么办,王振是陪伴他长大、也是他最信任的太监,这样的喜事他自然希望王振能够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分享,但是王振又碍于祖制不能出席宴会,明英宗派人去问王振:“王先生,这该怎么办呢?”因为王振在净身入宫之前做过学官,所以明英宗尊称其为“先生”。王振听后大怒,发了一通牢骚:“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耶?”我辅佐皇上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我就不能在宴会上有一席之地吗?
使者回去回复了英宗,英宗听了之后愁眉不展,于是打开东华门的中门,再次派遣使者召王振前来赴宴,而朝廷百官则在门外等候王振的到来,在享受了这样的待遇之后,王振才高兴了起来。不久之后,太皇太后去世,王振更加肆无忌惮,满朝文武都不敢忤逆他。
然而,嚣张的王振几年后为自己的嚣张付出了代价,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寇,王振为了过一把军队瘾,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五十万人马匆匆出城,到大同时,得知蒙古军队实力强大,又想赶紧撤回关内。结果在撤回的过程中,王振又出了几个幺蛾子,先是邀请英宗去他的家乡蔚州,但是又怕自己的禾苗被军队和马匹践踏,又下令军队改道。
就这样,英宗在内的大军在回程的路上逡巡不定,最终被瓦剌骑兵包围在怀来城外二十里的土木堡,明军突围不成,明英宗成了瓦剌的阶下囚,造成了奇耻大辱。而王振也在乱军之中被愤怒的明军杀死,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疯狂的王振因为过于嚣张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