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商人赏匈奴 这才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杀商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匈大战,无疑是华夏史上值得书写的辉煌。
这历史中有无数英雄前仆后继,具体到先辈高人,卫青霍去病这对帝国双臂首当其冲。卫青稳准狠,霍去病快如闪电,一稳一快,就如双拳出击,让匈奴抱头鼠窜。
其中更具代表性战役就是公元前121年的第二次河西之战,这场战役,让匈奴人瑟瑟发抖之余,也生出不少匈奸。战役过后,匈奴休屠王、浑邪在霍去病神威下选择屈服,也成了霍去病漠北之战封狼居胥的战利品。
霍去病一生高光时刻,让他收获近四万匈奴投诚者。
面对战败投诚的敌人, *** 当然对他们无好眼色,仇恨百来年,爱答不理应是必然。
可汉武帝却对他们另眼相看,不仅不歧视还给予很高礼遇。
原因吗也很简单,让远在漠北的匈奴人看看,我汉武帝还有汉朝,对待投诚的匈奴人,还是很好的。
让他们衣食无忧,还能过上在漠北过不上的好日子,你们这群人羡慕吗?
羡慕就对了,快投降,投降就有!
这属于身居高位政治家的谋略,眼光高人一等,目的也很明确,分化瓦解,让匈奴在汉朝糖衣炮弹下步步溃退,进而成一盘撒沙。为此,汉武帝特命关中征集2万马车,帮助安置匈奴,保障他们生活补给。
不过这命令虽下达了,但中央却少有拨款,这就让下头人难做了。
无奈的地方官只能找百姓征集,租借马匹。
特殊时为国家大事,大家捏鼻子认了,这对待俘虏还要这么好,老百姓当然不愿意。最后负责具体事物的长安令工作没做到位,成了替罪羊。
汉武帝一气之下要杀人,你这误我大事啊。
不过人没杀成,因为有人救啊,这人就是被汉武帝誉为社稷之臣的汲黯。
汲黯以仗义执言闻名,一看汉武帝做派就说:
长安令无罪,要杀杀我,也许杀了我百姓才肯借马吧?而且这群匈奴人不过降臣叛徒,让途径各县将他们接过来不就可以了,如此大张旗鼓弄的全国不宁,让所有人为了这群匈奴降兵降将忙碌,真对吗?
其实汲黯此言话里有话。
这没说透的话就是,陛下如此重视背叛的匈奴人,是在鼓励什么风气?当投降不是耻辱反而有好处时,老百姓不平是必然,不平后他们还会想投降会不会更好,这是歪风邪气必须遏制。
面对汲黯言语,汉武帝心知肚明,沉默以对后将自己的命令取消。
从这件事看,汉武帝虽专横却也从善如流,不过后续一件事,汉武帝就未有听汲黯意见,而是独断专行了。
时隔不久,匈奴浑邪王率部而来,居然在城中和汉朝商人做起买卖,大肆用特产换铁器。这算商人逐利心引发,却在长安城弄出大事故,听闻此事汉武帝怒不可遏。直接将参与商人近五百全部诛杀。
罪名则是:“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铁出关,敢犯者弃市
这属大汉明文规定的违规举动,惩罚这群人,也算有道理。
原因简单,汉朝和匈奴从建国初缠斗到现在,,汉朝科技实力更强,铁制品锻造工艺优良,而匈奴却是落后部落,连锅都不能做。
铁是武器雏形,汉朝目的就是让匈奴人无铁可用,这是断匈奴武力。
这群商人明知故犯,以为投降的匈奴就不是匈奴,完全是利欲熏心。
杀完500个商人后,喜欢仗义执言的汲黯又说话了,他面见汉武帝说。
匈奴攻关塞,为此我们绝和亲,讨匈奴,战死负伤无数,耗费百亿。老臣愚钝,以为陛下抓匈奴人,会将他们作奴婢,给亡伤者做赏赐,并将匈奴财帛分配给将士,以慰人心民愿。这做不到,可浑邪王率部归降,也不能将官家府库给他们啊?还安排百姓伺候,如宠儿般对待。如此做派在前,百姓愚昧哪知卖货能成罪行,最后被杀?陛下左待匈奴如此,右待自己的百姓如此,这不是护树叶,损树枝吗?臣窃以为不可取。
听汲黯话语,作为升斗小民的我,当然觉得有道理,优待俘虏却惩罚自己人,左右看都为本末倒置,可汉武帝非一般人啊。
沉默良久后汉武帝说:很久没听汲黯话了,今日他又一次信口胡说
汉武帝用这话语,告知自己对汲黯的失望,随后数月汲黯因小事获罪,大赦后被免官成乡间一闲人。
为何说话有理的汲黯,却在汉武帝这获胡说八道评价,原因也简单。
之前说过,武帝优待匈奴,是引发匈奴内部瓦解手腕而已,让匈奴人羡慕归附,最后兴起归附潮。这是用最小成本,做更大事情。
相比用兵而言,一点赏赐就能瓦解匈奴战斗力,性价比更高。
而且归附的匈奴人越多,这群匈奴人还能为汉朝所用,成汉朝对抗匈奴先锋,引导他们同族消耗,这买卖依旧划算。
但认死理的汲黯不明白。
即便出发点都对,却不知事务本质。
汉武帝态度是。
我可以因战略需要,容忍优待匈奴,但却不能容忍匈奴在汉朝羽翼下壮大。如果他们在汉朝这吸收军事科技,获得武器,最后就会成隐患,这绝对不容许的。
因此,武器出口是严禁的,这群匈奴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
之一:做好标杆,让无数匈奴人羡慕,最后更多人归附。
第二:当雇佣军,在汉朝出征匈奴时成助力。
第三:安分守己。
基于此,才有汉武帝看上去不近人情,却高明无比的优待匈奴,诛杀商人因果出现。
这因果出现,践行的精意就是:不要盲目做好事,而是做值得做的事。
这样的事,文人如何懂?
汲黯不懂,所有他成了乡间一闲人。
汉武帝懂,可是汉武帝不能永生,后续的汉朝皇帝,虽记得汉武帝训诫,但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这匈奴居然在三国混乱华夏元气大伤后,借西晋无能反戈一击,成乱华主力军。
可这因果间,并不能说汉武帝不高明。
不过时势异也!
看完武帝故事,在看明朝,那就更让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了。
引发明朝覆灭的后金女真,也是走投无路被明朝收留的部落。
他们,因为明朝帮助,才在东北白山黑水间站稳脚跟,却反戈一击成灭明之人。为何他们如此落后的部落,最后却能建立独步东北亚的军事组织八旗制?
根源就有明朝出口法案控制无力,特别是铁器出口管控无法禁绝。
当时著名商帮晋商,可毫无顾忌的将铁器源源不断输送到后金,这无疑是为了私利不顾华夏。赚的盆满钵满的晋商,和被汉武帝诛杀的500商人,不是一样的吗?
商人逐利属本能,这时规矩就至关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