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指挥的卤城之战,一开始司马懿就败局已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些人会认为诸葛亮不善军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历史上诸葛亮有一场战役,他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把司马懿逼入了绝境,而这场战争就是卤城之战。
诸葛亮是诱敌深入这一计策的大师,然而他却不是诱敌深入的发明人。应该说自从人类有了战争开始,就有了诱敌深入。原始社会的部落战斗一方假装战败,一方追击,等时机一到立马反击,反败为胜就是诱敌深入。诸葛亮指挥的卤城之战,就是诱敌深入的典型例子,此战蜀郡大获全胜,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以及诸葛亮的指挥能力?以下便是个人观点。
但是中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首例诱敌深入之战,应该是晋楚城濮之战。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楚成王对落难之际的重耳伸出援助之手,重耳非常感激。他许诺有一天他登上君位,如果晋楚交战他一定会退避三舍。
后来楚国为了自己在中原的利益,主动进攻晋国。晋君重耳主动引军退避三舍兑现了他的承诺,但是楚国主帅子玉却认为这是晋国军队懦弱的表现。于是他下令追击,追到城濮这个地方。晋军伏兵在此,摆阵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楚军。
首先卤城之战司马懿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诸葛亮指挥的卤城之战与之有一些相似之处。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大军进攻祁山。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当时魏国的大司马曹真刚刚病逝,魏明帝慌忙下任命司马懿前来救火。
司马懿命令费曜和戴凌领兵四千帮郭淮守上邽,上邽是魏军的后勤基地。自己则率领大军直接奔祁山而去。因为他觉得诸葛亮这个人谨慎,必然不敢过分分兵来攻上邽。而且他怕留太多人守祁山,可能就难以抵抗诸葛亮兵锋。
但是诸葛亮却看透了司马懿的心思,他知道司马懿知道他谨慎。他料定司马懿不会留太多人守上邽。于是直接分兵,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进攻祁山,他亲自率领每一部分军队去偷袭上邽。
上邽被攻,魏军大惊。大军不可一日无粮,司马懿当机立断下令回军救援上邽。从现在开始节奏已经完全在诸葛亮手中了。他早知道上邽不可能一时半会攻克,他的目的不是在上邽而是在魏军主力。
司马懿领军奔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终于抵达上邽。按理来说诸葛亮此时应该趁司马懿立足未稳,兵疲马乏之际大举进攻。司马懿对此早有警惕,并且做好了防范。他的士卒还保留了一定的体力,并且做好迎击准备。上邽的守军也准备和他们配合来个夹击。诸葛亮却看见魏军的援军出现就跑了。
其次诸葛亮成功诱敌深入。
司马懿白准备了,他难以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伏击他?于是他对他手下人说诸葛亮不懂军事,既没有以逸待劳攻击他,又没有凭借地势阻击他,说明诸葛亮根本没有正面交战的勇气。于是司马懿顾不上多休息,就又追了上去。
司马懿领军玩命狂奔,终于在汉阳追上了诸葛亮。他急忙发动进攻,但士兵才交手,诸葛亮又跑了。因为诸葛亮设下的伏地并不在此,虽然司马懿的魏军要比蜀军累很多,但是数量却多于蜀国,此时交战仍然不能保证必胜。于是两军又一跑一追到了卤城,这一次诸葛亮不跑了。因为这里有他想要的地利:亮占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司马懿行军至此恍然大悟,原来诸葛亮早在这里等着他了。所以他被包围之后也没有选择突围,而是坚守。他认为蜀军远道而来,只要他坚持够久,蜀军粮草必定不济。但是他没有想到诸葛亮早就抢收了上邽附近的小麦。于是他等啊等,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蜀军粮尽,反而魏军自己的粮草要尽了,于是他决定拼死突围。
总结
司马懿兵分两路,一路让张郃带领攻击南边的王平。司马懿自己则率领大军攻击北方的诸葛亮。他认为这一定是蜀军主力,他想拼死一搏的锐气一举攻破蜀军主力。没想到蜀军的北部防线迅速被破,诸葛亮又跑了。他已经急昏了头,没有想起来自己之前怎么上得当。诸葛亮真正的主力当然埋伏起来了,等诸葛亮将他引来时,跳出来以逸待劳将他打得大败。
诱敌深入这一计的关键当然是在这“诱上。这是一种心理战,就是要靠主帅对另一方人心的把握。而在卤城之战,诸葛亮简直算尽了司马懿的心思把他溜得团团转。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要不是上天不给力和李严拖后腿,司马懿就死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