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25)34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秦襄公:不愿做附庸的人们 。

受了褒姒蛊惑的周幽王身死申侯和戎狄人之手。既是周室国戚又是诸侯国君的申侯,引狼入室,致使戎狄人盘踞镐京,却无力讨伐,只得密书诸侯“勤王”。前太子宜臼复立,为周平王。平王为避戎狄锋镝再犯,东迁以求久安。值此风云变幻之际,附于诸侯的秦人之首,秦襄公,审时度势,带领心怀赤子的“附庸”之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编者按

早在犬戎入侵镐京、烽火连天的时候,与犬戎做邻居的秦襄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在这个需要抉择的时刻,秦襄公冷静地选择了装聋作哑,静观其变。因为,他知道,他出兵的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当犬戎攻破镐京、申侯无法控制局面、密书求救时,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的秦襄公,立刻名正言顺地出师“勤王”,抓住了出击的主动权。在申、郑、卫、秦四路诸侯商讨如何进攻犬戎的时候,秦襄公没有顾虑自己附庸的名分,而是毛遂自荐,充当起出谋划策的角色,担负起了驱赶犬戎的实际责任。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周平王东迁之时,各路诸侯国都面露难色,不愿去做这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秦襄公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他抛下自己的国家于不顾,立即亲自率领他的队伍千里迢迢护驾东行,表现出了只有“附庸”地位的秦人的赤胆忠心。在“护驾”的整个过程中,秦襄公一定表现得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周平王也一定被照顾得处处满意。秦襄公的忠心与攻心之术,很快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其实,秦襄公心中明白,按国家礼制,自己这个附庸很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一睹天颜的、更没有名分护王伴驾。现在,你周平王虽拥有天子的名位,但却处于弱势的地位。弱势的人一般都很难忘记患难之情的。“勤王”与“护驾”,很可能就会突破周平王的心理防线,让他对自己有所回报。总之,现在是一个机会,一个千古未有的机会。秦襄公他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

果然,秦襄公的赤胆忠心得到了丰厚的回馈。东迁成功之日,周平王立刻封赐秦襄公为诸侯,并且“赐之岐以西之地”。周平王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从公元前11 世纪开始,到公元前771 年,经过300 多年前赴后继的接力奋斗,秦人终于又从奴隶做上了将军。

从洛邑回到西垂之地后,秦襄公并没有陶醉在取得诸侯名分的喜悦上。他清楚地看到了秦人落后的危险性,立刻用周天子将岐、丰之地赐封给他的口头许诺,将没有来得及迁走的周之遗民笼络在他自己的旗帜之下。秦襄公大口大口地猛吃周人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促进秦人将游牧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让秦国迅速向东方各国文明靠近。秦襄公的拿来主义的胸怀与气魄,给他的后代立下了值得效法的榜样与标尺。

既然周天子允许了秦人建国,并且周天子还把周王朝的龙兴之地岐、丰一同让给了秦襄公,那么,秦襄公就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受命于天。既然周王朝在岐、丰兴起,那么,如今秦国也将拥有这块天赐的富饶宝地,秦国也应当从此兴起,直至最后统一天下。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

可见,秦襄公在开始建国时,就把天地作为自己祭祀的对象。这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将周天子放在眼中。通过“勤王”和“护驾”,秦襄公已经看透了周天子纸老虎的实质。他虽然因为实力不足,在名分上仍然尊奉周室,实际上,骨子里,代周而起的愿望已经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下根来。从秦襄公开始,秦人的受命于天,代周而起的建国意识越来越强烈。

整军经马,通过刀剑赶走狄人,夺回岐、丰之地,将周天子许给的空头支票变为实有并加以兑现。秦襄公刚建国时,只有秦地尺寸之土。周围是一片莽莽荒原,间有戎狄出没、骚扰、掠夺。周平王感秦襄公忠心护驾东迁之功,给秦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所谓赐地于秦,所给的其实仅仅是一个合法居留的名义,实际上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情。周室东迁之因,正是因为抵挡不住戎狄的烽火侵扰。东迁之后,岐、丰之地也已经为戎狄占领。东迁后的周室根本就没有能力收回祖宗的这片龙兴的圣地。

周平王赐地于秦,意思本是:岐、丰之地我是收不回来了,留给戎狄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秦襄公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去夺回;你没有这个能力,对不起,我也爱莫能助。实际上,周王室认为秦国没有收复岐、丰故地的能力。如此分封,实际上是让秦人自己去与戎狄拼杀,把秦人真正地推到抗击戎狄的之一线。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然而,周平王本来给予秦襄公的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后来事态的发展却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周平王没有想到,数百年的苦难与艰辛,早已经将秦人锤炼成为强悍尚武、坚忍不拔、从来就不会把希望与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一个充满生机的民族。他们需要的,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而是一个好的政策与光明正大的名分。秦人成为正式诸侯,极大地激发了秦人的民族生存潜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秦襄公率领大军终于从根据地西垂一直打到岐下,取得了对戎人战争的巨大胜利。“戎主远循西荒。岐丰一片,尽为秦有,辟地千里,遂成大国。”秦襄公终于把当年周平王的口头封赏给自己的土地变成了实有。此后,他的子孙,踏着他的足迹,不断开疆拓土,不懈地追求征服天下。

秦襄公的远大理想与目标,化入秦人的民族心理,成为一种把握时机,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符号象征。它激励着秦人去代周而起,去实现天命归秦的宏伟目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0/90953.html

“秦襄公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了哪些政策?”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与李治是真爱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传统历史形成了一个固有观念,普通人谈情说爱天经地义,帝王之家便是一种虚无或浪费。所以,普通人生活的超然,帝王家的生活庸俗,以致于人们宁肯相信潘金莲曾经爱过武大郎,也不愿相信唐玄宗爱过杨玉环。而当圣洁的爱情摆...

历史上朱允炆为何会着急削藩?

历史上朱允炆为何会着急削藩?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允炆削藩失败,最后造成自己丢了皇位。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削藩操过急。一年之内就一连削掉了五个藩王。而且削藩所用的理由,都不充分。同时,对所削藩王的处理,...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裴子野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南军大将盛庸曾经多次击败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南军大将盛庸曾经多次击败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南军大将盛庸的故事。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他在洪武年间的时候,就已经官至都指挥了。到了靖难之役初期的时候,他起初以参将的身份,跟着主将耿炳文一起参与北伐燕王朱棣的战争,但不久后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