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湘军到底有多强?清朝8大总督,7个是湘军中出来的?
历史上的湘军到底有多强?清朝8大总督,7个是湘军中出来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生只献一策——尉缭
他就是军事家尉缭。尉是国尉,即秦国主管军事的更高长官;缭是他的名。因此,史书将他的官和他的名合起来,称他为尉缭。
尉缭本来是魏国大梁人,是在秦王嬴政撤销逐客令之后不久来到秦国的,年轻时习演兵法,受商鞅的思想影响较大。公元前237年,尉缭因在魏国未能受重用,来到秦国,经李斯推荐面见嬴政,游说嬴政。尉缭也像李斯一样,主张军事、政治两手并用。
尉缭子
尉缭之计
他之一次见嬴政时就说,凭着秦国的强大,诸侯就是您管辖的郡县的长官。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诸侯暗中联手,突然袭击秦国,那就像当年韩、赵、魏三家虽然比智氏都弱,但是,三家暗中结盟,突然下手,最终灭了强大的智伯。当年打败仗的越国,麻痹吴国,经过十年生养休息,聚集力量,最终灭了吴国。这都是历史教训啊!希望大王不要吝惜钱财,用重金贿赂六国的权臣,利用他们打乱六国的计划,至多费上三十万金,就可以摆平天下的诸侯(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于秦国来说可以称为“金钱连横”。通过收买东方六国诸侯重臣,破坏六国合力攻秦。而事实证明尉缭之计可谓是效果立竿见影,六国果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在他国灭国之际都没有伸出援手。
尉缭的策略就是打间谍战。秦国打败六国的战争史几乎就是众多的间谍战的组合。收买,贿赂,再不行就是暗杀。秦国的间谍战太多了,范雎巧计令廉颇被撤职;吕不韦行贿让信陵君被猜忌等等实例很多。秦国的间谍战非常奏效,多次瓦解了六国的联合,从而使秦国转危为安。如在秦国与赵国的战争中,秦国买通赵王宠臣郭开,对大将李牧多方进谗,极力诬告,赵王迁最终秘密处死李牧,赵国因此灭亡(李牧死,赵国亡)。
三大名相:商鞅,张仪,范雎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但是他长期担任魏国相国公叔座的客卿(中庶子),公叔座深知商鞅大才,但是出于私心直到临终前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商鞅开始也是在魏国混的,在魏国丞相公叔座的手下。公叔座去世前,魏惠王问公叔座,你去世之后谁可担任丞相。公叔座推荐了商鞅。但是魏惠王不知道商鞅的本事,以为公叔座年龄大了,说的是胡话,就没听。公叔座又说你如果不用商鞅的话一定要杀掉他,防止之后到其他国家帮助其他国家到时候又会威胁到魏国。魏惠王也没有听。公叔痤之后告诉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之后商鞅在魏国没有用武之地,于是到了秦国,帮助秦孝公进行了变法。(商鞅变法)
商鞅
张仪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师从鬼谷子
当时强大起来的秦国在苏秦合纵策略之下日子有点不太好过,在魏楚等国受不到重视的张仪入秦受到秦惠文王重视被封为相国,正是在张仪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之下各国纷纷背盟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更是以6里地骗得当时强大的楚国背弃齐楚联盟,并借机削弱了楚国。
范雎
范雎,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原先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逃亡到秦国。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范雎为人恩怨分明,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又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郡守。
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两军对垒三年后,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
此后秦军遭诸侯援军所破,郑安平降赵。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四个名将:吴起,公孙衍,魏章,孙膑
吴起,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
吴起先后任仕鲁、魏、楚,百余战未尝一败,这点整个历史上能和他比的人也屈指可数。吴起在鲁则弱鲁能胜强齐。在魏大小战役七十二场,全胜六十四,其余皆平,更有五万击溃秦军五十万的记录,帮魏拓地千里,使秦不敢东向。在楚国,使得楚国南平百越,北兼陈蔡,东退三晋,西败强秦。吴起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指挥能力,还体现在他的练兵能力上,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就是他一手打造的。吴起练兵,首先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史记》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其次,让士兵无条件服从,不听军令者杀,擅自撤退,更是杀无赦。第三,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兵贵精不贵多。魏武卒只要七万,且必须身强力壮者,再经过铁人般的训练,使士兵个个如下山之猛虎。《尉缭子》载:“有提七万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在军事理论上,吴起著有《吴子兵法》,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军事著作之一,与《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
吴起
公孙衍
公孙衍,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国。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国时,献计于楚王。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
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魏章
魏章本为魏国人,后投奔秦国,与张仪一同侍奉秦惠文王。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