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0)160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乌台诗案”是一场非常标准的“文字狱”,受到牵连者众多,它从一开始就被炒作成为一场敏感的政治事件,也让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左右为难。宋神宗左右为难的根源在于:新党要置苏轼于死地,且拿出了各种证据,但是另一方面,许多朝中大臣都站出来为苏轼求情,那么究竟是“于情”还是“于理”,这是让宋神宗颇感为难的一点。

这不是简单的宋神宗想不想杀苏轼的问题,而是两个政党以及皇帝之间的博弈。宋神宗想杀苏轼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偏偏有一群人在他耳边请求他不要杀,又有另一群人在他耳边请求杀掉苏轼,究竟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掀起一场政治地震。

乌台诗案背景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但是却让朝廷分成了两个党派。一个是支持变法的元丰新党,一个是保守的元祐旧党,王安石的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来自守旧官员的反对,苏轼并不全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对变法内容中的青苗法、食盐专卖法表示反对。

在当时的形势下,朝廷中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支持王安石,为了使自己的变法顺利进行,王安石被迫启用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这些个人品格多有问题的官员,同时对保守派官员多有打击,苏轼就在其列,当时新旧两党之间的对立情绪十分严重。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而“乌台诗案”正是这种对立情绪的爆发。

劝杀派

“乌台诗案”最初是苏轼在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时,写了一篇奏折《湖州谢上表》给宋神宗,表示对神宗的感谢。但是直到七月,御史台才开始弹劾苏轼,这其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变故,恐怕是有心人在其中操作的结果。

御史台的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从这篇奏折里挑选了一句话弹劾苏轼,即苏轼在《湖州谢上表》里写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御史官员们抓住“新进”、“生事”两个字眼弹劾苏轼妄议朝政,攻击朝廷,其中的“新进”被解释为新启用的变法人士,“生事”则是说他们改变祖宗之法,滋生事端,其实就是在隐晦但又明确的表示自己和变法派的立场问题。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神宗很快做出批示,要求对这件事严查,苏轼当即从湖州被押解回到都城拘押在御史台。

很快御史官员们就从苏轼的诗歌中找到更多讥讽朝政的证据:在《山村五绝》里苏轼写“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被苏轼承认是抨击青苗法,其依据是青苗法是一种宋代国家贷款政策,在每年的春夏之际由各地官府贷款或贷粮给农民。

由于在最开始执行的过程中,发生过官府把粮仓里的粮食一股脑全贷出去,结果到了灾荒之年无粮赈灾。因此规定必须要留一半在粮仓中,而苏轼此诗句中的“一年强办在城中”就和青苗法扯上了关系。

此外,在《山村五绝》组诗其三中,苏轼又写“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后来苏轼承认这是在抨击食盐专卖法,这是因为当时盐法普遍存在“价贵质低”的现象,因此很多百姓都不愿购买这种食盐。

凡此种种,苏轼最终都选择了承认,御史台在收集了大量有关于苏轼抨击、非议朝政的证据后,就开始向宋神宗上奏请求处死苏轼。但当时大理寺给出的审判结果是“当徒二年,会赦当原”,这对李定等新党人士来说当然是极为不满的。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苏轼在当时已经颇有名气,李定他们正要借此机会对旧党进行打击,所以当大理寺的审判结果出来后,李定等人继续上奏说“所怀如此,顾可置而不诛乎”。意思就是苏轼做的这些事情影响非常不好,不杀不足以平息事端。

但根据大理寺的审判结果,苏轼原本只需要被流放两年即可,但当时宋神宗发布了徒刑释之的赦令,所以苏轼本来是可以避免被处罚的。李定他们绕过大理寺的审判,坚决要求处死苏轼。

劝免派

面对御史们咄咄逼人的气势,当时的很多的大臣都参与到营救苏轼的行动中来,这让本就犹豫不定的宋神宗变得更加为难。

宰相吴充向宋神宗上奏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如章惇、王安石都出面为苏轼求情,这些大臣为什么如此积极地营救苏轼,除了说当时苏轼的名声,文采不错外,还和宋代对士大夫的重视有关。

重文轻武的士大夫共治天下政治风气

宋朝是典型的文官治国,宋太祖赵匡胤还留下过遗嘱:“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祖宗的誓言以及宋代的政治风气也是影响宋神宗做决定的一个因素,在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除了皇帝不能轻易杀大臣以外,大臣也不会让皇帝轻易杀人。谈到这个风气,就不得不谈谈发生在宋神宗身上的一件事。

据高文虎《蓼花洲闲录》就记载了宋神宗想要杀死一名小小的漕官,却遭到反对的事情:“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明日,宰相蔡确奏事,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确曰:‘方欲奏知。’上曰:‘此人何疑?’确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可见在宋代那种士大夫被赋予极高的政治地位的背景之下,宋神宗想要杀死一个小小的漕官都会引来大臣们的反对和议论,何况要杀死苏轼这种重量级的文坛人物呢。而且就内心来说,宋神宗也不想杀死苏轼。

王安石隐居金陵时,宰相王珪附和着旧党建议处死苏轼,并以苏轼所做的一首诗歌《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为借口说苏轼有不臣之意,宋神宗予以反驳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新党人士章惇也在一旁解释说:“龙者非独人君,人臣皆可以言龙也。”

可见当时的宋神宗就内心来说是不愿处死苏轼的,再加上隐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奏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

再加上太皇太后曹氏也出面干预,劝说宋神宗:“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这件事说的就是宋仁宗当年对苏轼两兄弟的评价,最终在多方人士的努力下,宋神宗最终才没有杀苏轼,仅仅以贬官黄州为处理结果,最终制止了这一政治事件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没有演变为后来像“车盖亭诗案”那样波及政坛的政治事件。

即便如此,也有三十多位官员受到牵连,其中最严重的如驸马王诜被削除一切官爵,苏轼的朋友王巩也被发配岭南,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被降职处理,其它官员以司马光为首的都做出了相应处罚红铜二十斤的处理。

而这个处理结果对于李定等人来说肯定是大失所望,而这件事对于苏轼的影响也是转折性的,从此以后颇有一丝看破红尘的意思,因此在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对世俗开始表现出淡泊的心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3481.html

“乌台诗案发生后,宋神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的相关文章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使然?真相是什么?

华佗被称为一代神医,出生于东汉末年,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曹操头痛难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想让华佗帮自己治病,结果华佗说需要砍开头颅,结果曹操怀疑华佗想害死自己,于是先把华佗干掉了。这是笔者最早接触到的曹操杀华佗的记载,其实这只是罗贯中的小说一家之言,杜撰而...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霍峻: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众数百人。后霍笃逝世,刘表以霍峻继承其部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归降刘备,并被任为中郎将。后随刘备入蜀,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留霍峻守...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裔研涉史书,刘璋时,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张飞入蜀地,刘璋授张裔军队,命其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诸葛亮的岳父,为何要帮陆逊走出石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与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火并,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那么,李建成与李元吉那些忠实的部下,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一、魏征。魏征的情况我们都熟悉,那时候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首席谋士。他早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