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门?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6)250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门?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六扇门,哪个最厉害?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其实还有个内行厂,受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这些无疑是明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几个衙门,那么这些个衙门都是干什么的,他们中又是哪个最为厉害呢?这个则要分两方面来说,权力更大者无疑是存在最短的内行厂,而为祸时间最长的则毫无疑问是东厂,我们分别来说。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门?

六扇门:泛指明朝司法系统,艺术作品中则涉及江湖

所谓六扇门,其实并非是指某个具体的衙门,而是明朝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泛指明朝的司法系统。源于古时特殊的衙门构造。彼时,衙门的唯一出入口便是位于中轴线正南方的大门,而大门皆为三开间,每间各有两扇漆黑门扇,总共六扇门,“六扇门”之称便是由此而来。

所谓三法司,便是指明朝具体负责司法事务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其具体分工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明史·刑法志》)。也就是说,刑部为更高司法机关,主管天下刑政,审定和执行刑律,判案定罪,管理囚犯;大理寺为司法复核部门,主要掌管“审谳 *** 刑狱之政令”,即对各地和刑部审理的案件进行复核;都察院则为更高监察机关,不仅负有“纠劾百官,辨明冤枉”之责,而且有权对刑部和大理寺审理过的案件进行纠察,还对各地司法衙门履职情况有监察之责。

不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六扇门”,与历史则大相径庭。相传万历年间,朝廷为处理重大案件,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组成的秘密组织,而“六扇门”便是该组织的总部。由于该部门行动诡异、手段凶狠、专办大案,民间广为传诵六扇门的威严恐怖。当然,文学和影视作品之中,“六扇门”查办的案件总与江湖、武林脱不了干系,类似于朝廷在江湖中设立的司法衙门,这与普通的司法衙门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总的来说,所谓“六扇门”泛指的就是明朝的司法系统,历史上的“六扇门”需要按照明朝律法办案,且有一套完善的司法体制,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六扇门”权力则大了很多,已经超出了司法体系,但其危害顶多也仅涉及江湖和武林而已。

锦衣卫: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正德以后依附于东厂

其实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手下便曾有过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即“检校”组织,杨宪便曾是其中一员。而直到“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皇权,方便皇帝侦知民间和官员动态,遂设立锦衣卫,其最初只能仅为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

明初锦衣卫只是朱元璋为巩固皇权设立的临时机构,且早期指挥使毛骧和蒋瓛也先后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后被处死,后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撤销。直到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为巩固皇位和削藩,这才再度设立锦衣卫,不仅被作为常设部门,且职能进一步被扩大。

锦衣卫的恐怖,并不在于其职权,而在于其无孔不入的情报网和毫无节制的作风。

皇帝特许之下,锦衣卫情报网遍布全国,锦衣卫校尉以各种身份充斥于民间和官员家中,例如学士宁濂夜间宴请宾客,朱元璋便立即收到了其宴请宾客的名单和座次图,不仅时间、地点、人物了解的极为详细,就连菜品都调查的一清二楚。曾有传言,锦衣卫纵横天下之时,地方百姓和官员一旦遇到说着京城口音之人,往往都是心惊胆战,可见锦衣卫的可怕。

此外,由于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因而其具有相当的专断之权,最初的锦衣卫还仅仅只有逮捕和刑讯之权,审理之后还要交由“三法司”审理定罪,但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以后,锦衣卫就连审判和处决权也独立了出来,此后锦衣卫彻底脱离“三法司”,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司法部门,这显然为其滥用刑罚提供了空间。

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的锦衣卫,办案全凭皇帝喜好,捏造罪名、刑讯逼供、滥用刑罚现象极为严重,嘉靖时期的刑科都给事中刘济便曾抱怨“国家置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 *** 。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

锦衣卫存在时间虽长,但到了正德年间,由于大太监刘瑾大权在握,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对其阿谀奉承,锦衣卫开始依附于东厂,虽然嘉靖年间陆炳执掌锦衣卫时,锦衣卫权力再次高涨,卫权甚至一度盖过厂权,但总体来说,正德年间以后,锦衣卫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附于东厂的。

东厂:明中期后权势滔天,危害程度远甚锦衣卫

东厂同样设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彼时虽然已有锦衣卫,但由于其毕竟是外廷衙门,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因而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成立了一个新的官署,名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直接以宠信宦官为首领。

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的原因,其实还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固,毕竟他的皇位是通过“靖难”得来的,东厂最初的职能仅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即对朝臣和民间予以监视探查,并对锦衣卫有监察之权,不过最初的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审讯犯人还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直到明末时期东厂才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的侦缉范围同样很广,甚至比锦衣卫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对官员、社会名流、学者和百姓具有侦缉之权,而且一旦遇到重大案件或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还有权派人听审,甚至直接在各个衙门派人坐班,监视官员的举动。

明朝中期以后,尤其是明世宗以后,随着皇帝与外廷臣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而内阁首辅成为百官之首后,御史台也开始逐渐失去原本的作用。凭借着对臣子的监察之权,再加上宦官与皇帝之间较为亲密的关系,东厂遂成为皇帝对抗外廷的工具,也正是自此之后,东厂的权力开始迅速膨胀。

到明末时期,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已经形成了极为严重的党争,甚至一度对外廷形成压制,尤其是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东厂提督魏忠贤更是权倾朝野,朝中无人能与之对抗。直到崇祯帝朱由检上台之后,随着魏忠贤的倒台,东厂这才开始走向末路。

纵观整个明朝,东厂存续的时间与锦衣卫几乎不相上下,但自明朝中期开始,东厂的权势便开始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危害程度自然也远甚锦衣卫。

西厂:前后存续时间仅十年,权势在东厂、锦衣卫之上

明宪宗成化年间,由于“妖狐夜出”神秘案件和李子龙意欲刺驾等事件的发生,明宪宗担惊受怕之下,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立“西缉事厂”,简称西厂,以大太监汪直为提督。

明宪宗成立西厂的本意,只是为了让其帮助自己打探消息,确保皇宫和自身的安全。因此,西厂的人员不仅要比东厂多一倍,更是将东厂和锦衣卫的职权都包揽了起来,职权远在东厂和锦衣卫之上。

然而,汪直大权在握之后,却是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的打击目标,主要是京城内外官员,而其办案过程更是简单粗暴,只要有了怀疑对象,便立即将其逮捕,之后便通过严刑逼供,力争将案件不断扩大。而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西厂成立仅五个月,便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内阁大学士商辂及同僚万安、刘珝、刘吉上疏弹劾汪直,并直言“妖狐夜出”之事正应在汪直身上,宪宗无奈之下只得撤销西厂,遣散西厂人员。

不过,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没有安全感,于是仅一个月便重新恢复西厂,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此后五年间,汪直通过西厂大肆打击政敌,一时间权势滔天,结果却引起皇帝的警觉,汪直最终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此后,正德年间西厂得以再度短暂恢复,以谷大用为提督,不过由于大太监刘瑾的存在,此时的西厂已经不复往日荣光,并最终于正德五年(1510年)被彻底撤销。

西厂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和明武宗正德年间两次设立,前后存续时间却仅仅只有十年,其权势虽在东厂和锦衣卫之上,但由于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危害其实并算不上太大。

内行厂:正德年间仅存在五年,权势远在东西厂和锦衣卫之上

明朝正德初年,大太监刘瑾等八虎深受皇帝朱厚照重用,其中尤以刘瑾为甚,彼时八虎之二马永成、谷大用分别提督东厂、西厂,而东厂、西厂又皆归刘瑾指挥,然而随着刘瑾与谷大用、马永成之间矛盾加深,遂设立内行厂。

“内行厂”又称“内厂”、“内办事厂”,其自成系统,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列,权势远在东、西厂之上,且用刑尤为酷烈。

正德五年(1510年),随着大太监刘瑾的倒台,内行厂与西厂也被一统裁撤。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也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如上所述,就权势而言,六扇门仅仅是明朝的司法系统,而锦衣卫则有负责侦缉百官和民间的职责,东厂负责侦查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则对东厂负有监视职责,内行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因而内行厂五者之中以内行厂权力更大。但如果从危害程度而言,由于西厂和内行厂存在时间较短,又以东厂为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4586.html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衙门?” 的相关文章

王平为什么要弃魏投蜀 王平后面的待遇和结局如何

王平为什么要弃魏投蜀 王平后面的待遇和结局如何

对三国名将王平为何要弃魏投蜀,去到蜀汉后,他的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平是蜀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将领,同时也是被后世严重低估的一个三国名将,之所以被低估,主要就是因为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比较差、记载也比较少,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王平的名字。大多数人只知道王...

郭衍: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善于揣摸圣意,深得隋炀帝宠信

郭衍: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善于揣摸圣意,深得隋炀帝宠信

郭衍(554~611),字彦文,太原介休人。北周、隋朝时期大臣,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九世孙,西魏侍中郭崇之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时骁勇,善于骑射。仕北周, 依附陈王宇文纯,迁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武强县公。多次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叛乱。...

白马一战要不是关羽出手 曹操麾下还有谁能斩杀颜良

白马一战要不是关羽出手 曹操麾下还有谁能斩杀颜良

还不知道:白马一战,若关羽不出,其他曹将能斩颜良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斩颜良、诛文丑是关羽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二爷吹了一辈子的战绩。自从关羽秒了颜、文2人后,关羽见人就老吹:“你比颜、文如何?”其实这也不能怪二爷飘了,因为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的王牌大将,同时也是...

韩重赟是什么人?他对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

韩重赟是什么人?他对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重赟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陈桥兵变、平定李筠与李重进之乱等事件中立下大功,帮助赵匡胤稳固了统治,是北宋的大功臣。为何赵匡胤仅因为一句诬陷...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