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谁?为何会被称为阳谋?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28)141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推恩令能被称为无解阳谋,有两大因素做支撑:强权与人性。

对于推恩令,历史书上早就告诉我们,这是主父偃献给汉武帝的奇谋,分化了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武帝能够全身心投入讨伐匈奴的宏伟大业中。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以刘邦长子刘肥为例,大汉建国后他被封为齐王,封地就在当年齐国故土,他的王位将来会传给他的嫡子,传承几代之后齐国还是那个齐国,但是财富和实力都会累积,足够抗衡中央 *** ,推恩令就是让他所有的儿子无论嫡庶都有继承权,他一共有7个儿子,齐国就会被一分为七(汉文帝时期已经这么做了),再下一代,曾经的齐国就会被分为十多份,甚至更多,一个小诸侯国甚至只有一郡之地,再也无法违抗中央的意志了。

其实推恩令首先提出者并不是主父偃,而是汉初名士贾谊,在《治安策》中贾谊提出了推恩令的1.0版本,下面摘抄几段: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直截了当对汉文帝提出了诸侯国对汉室的威胁,在他看来,想要根治诸侯国的威胁,就要“分解”那些庞大的诸侯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把强大的诸侯国分解为小的诸侯国,“国小则亡邪心”,弱小的诸侯国就不敢挑战中央的权威了。这就是后来“推恩令”的中心思想。具体怎么做,《治安策》也给出了 *** 。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谁?为何会被称为阳谋?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贾谊给出的 *** 就是“割地定制”,“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诸侯国把土地按照子孙的长幼依次分割,对于很多人提出的万一诸侯王只生一个儿子怎么办?贾谊也有对策,“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就是诸侯国很大,但是子孙很少的,就由中央出面将其分为几个侯国,等待子孙满堂后再把这些侯国赐给他们。“推恩令”的做法与其如出一辙。

可是贾谊洋洋洒洒近7000字的《治安策》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汉文帝只是在部分王国实行,比如说把齐国一分为七,把淮南国一分为三,但这些都是个例,并没有形成制度,汉景帝时候更是直接粗暴削藩,导致七国之乱,他们为什么看不到“推恩令”的威力?这就不得不说“推恩令”能在汉武帝时期发挥强大作用的前提——强权!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疑问,各诸侯国都能看出来“推恩令”是朝廷削弱王国的策略,几代传承下来,现在庞大的王国必定四分五裂,特别是碰上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这样会生的主,有一百多个儿子,中山国估计都不够分的。俗话说得好,与其等死不如反抗,为啥汉武帝时期的诸侯国们不再来一次“七国之乱”呢?

说到底还是实力!首先是中央的实力,汉文帝、汉景帝两代英主,文景之治让朝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实力,成就文景盛世;其次是诸侯国的实力,在七国之乱中,最有实力的吴楚两国被灭掉,明面上能和中央直接对抗的诸侯国已经不存在,再者七国之乱让诸侯国看到,七国联合起来都没能对抗中央,凭一己之力难有作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汉景帝时期唯一成长起来的超级诸侯国梁国在刘武去世之后还被汉景帝一分为五,实力大减,所以在汉武帝施行“推恩令”的时候,诸侯国当中已经没有可以与中央大声说话的了,这就为“推恩令”的推行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仅仅如此,“推恩令”只能被称为一项好的政策,还无法被叫为“阳谋”,这就必须提“推恩令”另一大支柱——人性。

这作何解释呢?用刘武的梁国举例,来看看推恩令推行前后的变化。(备注:刘武的梁国在汉景帝时期就被“瓜分”了,此处只是以他举例)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谁?为何会被称为阳谋?

推恩令推行前:刘武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刘买为长子,刘武去世之后刘买继承梁国,成为梁王,其他儿子成为新任梁王的下属,可能会封侯爵,但是不会得到土地;

推恩令推行后:刘买仍然是梁王,可是其他四个兄弟不分长幼,不分嫡庶,全部封王,梁国一份为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相互之间独立,只不过刘买分得比较大而已。

试问,对于刘买五兄弟来说,“推恩令”是好还是坏呢?对于刘买,必定是坏,但是对于其他四兄弟来说,他们得到的比原本能得到多得多,必定会拥护这项政策,如果有人阻止,那就是和他们过不去,必定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人性使然。所以“推恩令”的施行,必定会得到刘买四个弟弟以及一大批人的拥护,这就是分化敌人内部,正大光明的阳谋,纵使以刘买为代表的嫡子有所反抗,也会被其他人一起裹挟着进入历史洪流。

最后还不得不说推恩令的一大弊端——耗时太长!诸侯国分封,那是一代人的事情,想要“肢解”诸侯国,少说也得十年左右,长的能数十年,这就注定“推恩令”是一项长期国策,只能温水煮青蛙,解决不了燃眉之急,这也是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不实行“推恩令”,而是粗暴削藩的原因了,因为那时的吴王刘濞已经怀有反意,暗中铸钱,整饬军备,若再等上十年,吴国的强大必定会凌驾朝廷之上,尾大不掉了。

总结一下,推恩令能称为阳谋,让诸侯国明知是坑也不得不往里跳的根本原因是无力反抗,深层次原因是诸侯国内部利益集团分化,无心反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7/201872.html

“推恩令的提出者是谁?为何会被称为阳谋?”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刘伯温为何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刘伯温为何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还不知道:明朝建立以后,能力见长的刘伯温为何没得到朱元璋重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那长长的功臣名单里,最被后人熟知的人物可能就是刘伯温了,甚至是神一般的存在。刘伯温“神”到什么程度?《明史-刘基转》开篇就提及:基(刘伯温)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

朱元璋对朱标那么宠溺 朱元璋就不担心朱标会造反吗

朱元璋对朱标那么宠溺 朱元璋就不担心朱标会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对朱标如此宠溺,朱元璋就不怕朱标有实力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01要知道,造反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没有希望继承大统,或者是短时间内现实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才会做出来的一个冒险之举。至于朱标,他为什么要造反?他从一开始就是朱元璋选定的下一任继承...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贵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下狱?

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首号功臣,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萧何是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功臣之一,西汉王朝的第一位丞相,刘邦称赞他“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后世对于萧何的评价非常之高,司马迁单独作《萧相国世家》来记述萧何及子孙的事迹,然...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第一次见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时代的帝王总是承受着后人更多的讨论,他们一生的作为或好或坏都会成为后代人的谈资。这其中,有如商纣王这样的昏庸的皇帝,也有如武则天这般开天辟...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历史上南明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朱由崧为何会被推上帝位?

弘光帝朱由崧,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死国,北都沦陷,消息传到南京后,各方大为震惊,然而天子蒙凶,事关重大,不可不察。四月二十五日,崇祯死讯最终确认,“壬午北信报确,史可法约南京诸大臣出议...

评论列表

严丹
严丹
4天前

推恩令真乃高明之谋,既顾及诸侯利益又削弱其势力,强权与人性并用使此阳谋取天下而无敌!评论完毕返回内容结束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