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关羽是怎样的?和演义中有何不同?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出现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我们作为普通人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大都来自于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但是在这本书作者罗贯中是带着感 *** 彩写这本书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感情是倾向于刘备的,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刘备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正人君子,曹操也不像是书中写的那样不堪。反而曹操行事虽然略有奸诈,但是在诸多评论中,都将曹操看作是一位枭雄。
我如果要了解三国时代的真正历史的话,《三国演义》这本书只能当作参考,具体的很多事情都是要经过考证的,真正较为真实和完整记载三国时代历史的书只有《三国志》这一本。而在《三国志》这一本书中,我们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三国。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描写中,关羽一直是三国时期的武力值巅峰,天花板级别的人物,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武圣”。这个人物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现代人每逢大事大多数时间都还会拜关公像。
其实在真实的三国中,关羽并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自然是有着很多可以影响时代走向的风云人物,像是诸葛亮、曹操、周瑜、孙权的名气以及历史作用都比关羽大好多,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比关羽多好多。
但是这也不是说关羽在三国时期就没有丝毫的用处。在真实的历史上,“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和“水淹七军”中,关羽都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关羽这一辈子的成名之战就是在于与曹操的一场战斗,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这也是关羽的高光时刻,是他整个武将生涯的巅峰。后来司马懿为曹操出谋划策,说服曹操和江东的孙权联合,对关羽的部队进行两面夹击。而之前因为刘备用计巧取荆州,使得孙权对于刘备的势力很是不满,便答应了曹操。
历史就是如此的神奇,在曹操与孙权联合开始展开对于关羽的计划之后,关羽的指挥却接连出现失误。当时刘备的大军正打算进攻汉中,没有精力来支援被曹操和孙权联军包围的关羽的部队。老谋深算的孙权很快就看出了当时刘备大军的困境。
在孙权的指挥下,东吴大将吕蒙率领军队进攻荆州,决心要将荆州从刘备的手中夺回来。关羽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最基本的战场素养还是有的,外出征战前在荆州留有一部分兵力镇守,但是此时的关羽仍然认为孙权偷袭荆州的可能性很小。
而这个判断失误也是他这一辈子犯得更大的一次失误,正是由于这一次的失误将他的军事生涯彻底葬送,甚至把他推上绝路。这一战不仅使得刘备千辛万苦得到的军事重镇荆州失守,也让关羽因此而被孙权的军队斩杀。
在关羽带领军队前往襄樊后,孙权与曹操立刻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展开游击战术,牢牢地牵制住关羽的军队。此时的孙权派自己的军队切断了关羽的军事粮草供给。在做了这两件事之后,孙权便派自己手下的大将吕蒙去攻打荆州。
就在关羽腹背受敌的危难时刻,关羽却与自己军中镇守公安城的将领发生了矛盾。他们在军事的很多理念上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羽更是扬言要将傅士仁处死。后来吕蒙察觉了关羽与傅士仁之间的矛盾,很快就利用这个矛盾将其策反。
傅士仁投降吕蒙后,守城的将士一起跟去了吕蒙的大军。此时的荆州城已经完全没有了守军,吕蒙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荆州城。而此时身在前线的关羽还完全不知道荆州失守这件事,孙权将关羽回来的后路堵死之后便命令手下放出了这个消息。
此时的关羽已经在返回荆州的路上,听闻这个消息一时便失去判断力,接连出现严重的指挥失误。之后关羽所带领的部队与孙权手下的大军发生交战,关羽大军惨败,整个部队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最后几万人的部队就剩下关羽的亲信了。
在自己的部队陷入孙权大军的包围之后,孙权因为关羽的才华而想要劝降他,关羽也多次向孙权发出投降的请求。但是关羽接下来的举动却使得孙权起了疑心,最终下令将围困的关羽的部队尽数斩杀,而关羽本人也力竭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