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在古代明朝从无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原因是什么?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9-26)220

历朝历代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清之慈禧,历史上每个朝代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太后专权问题,这一方面源于传统的“孝”文化,另一方面则源于外戚对皇权有巩固作用,因而极容易获得权力。然而,唯独明朝没有出现过太后专权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朱元璋留下的遗训,后宫干政阻力较大

鉴于传统的“孝”文化,“祖训”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太过巨大,尤其是对于皇室来说,作为万民表率,“祖训”的威力更显强大。朱元璋在大明立国之初,便留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终明一朝,此制度始终未曾打破。

为了巩固朱明皇权,朱元璋主持编撰《皇明祖训》对后世子孙予以训诫,其中《内令》不仅对后宫的待遇进行了严格规定,更对后宫干政限制进行了严格限制,例如明确规定“凡私写文贴于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者同罪,不知者不坐”,“凡皇后止许内治宫中诸等妇人,宫门外一应事务,毋得干预”,“凡宫闱当谨内外,后妃不许群臣谒见”等等。

由于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中,对于后宫限制的极为严格,从而导致后世后宫干政的阻力极大,毕竟想要打破祖制,难度系数实在太大。要知道,建文帝朱允炆一个削藩,便被朱棣以祖训为由发动了“靖难之役”,就连皇位都给丢了。

正如《明史·外戚》所载,“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

原因之二:高、文、昭三后的贡献,断绝了太后干政可能

祖训能够流传下去,其实最关键的便是最初几代人,而高、文、昭三后便是明朝最初的三位太后,她们的经历虽然各不相同,但却均曾出现过干政的机会,然而正是由于他们恪守祖训,从而导致后世太后干政的可能性几乎彻底封死。

在古代明朝从无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原因是什么?

1、孝慈高皇后马氏。即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这位不仅能力出色,且极受朱元璋的敬重,同时对朱元璋夺取天下帮助极大,朱元璋为了报答她,曾提出给马皇后的亲戚族人封官加爵,但马皇后却说,“国家爵禄,宜与贤士大夫共之,不当私妾家”。马皇后的深明大义,可以说为大明开了一个好头。

2、仁孝文皇后徐氏。即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作为朱棣的贤内助,不仅在靖难之役中出力甚巨,且身为徐达女儿的她外戚力量同样不可小觑,其弟徐增寿便因在“靖难之役”中帮助朱棣而被朱允炆所杀,朱棣称帝后封其为定国公,以其子徐景昌袭爵;而徐氏的兄长徐辉祖之子徐钦也袭爵魏国公,一门两国公,可见家族势力之大。然而即使如此,徐氏仍然可尽本分,表示给外戚封官“非己志”,不仅直到临终时还在劝朱棣“毋骄畜外家”,且还编撰《内训》、《劝善书》来教导后宫女子。

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

3、成孝昭皇后张氏。前两位虽然有干政可能,但毕竟由于早逝而未能当上太后,而张氏不仅是明朝的之一位太后,且是之一位太皇太后,再加上丈夫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去世,儿子朱瞻基在位十年也去世了,而孙子朱祁镇继位时年仅九岁,可以说张氏是明朝最有可能专权的一位太后。由于朱祁镇继位时年幼,当时的确有大臣请求张氏依照前朝旧制垂帘听政,但张氏却以“祖制不可违”予以了拒绝,反而以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五人作为皇帝的辅臣,自己则主要悉心教导孙子。

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

正是由于明朝前三位皇后的深明大义,尤其是成孝昭皇后张氏主动放弃垂帘听政,才为后世起了一个好头,使得后宫干政的口子始终未开。

原因之三:明朝特殊的选妃制度,导致外戚实力有限

在古代明朝从无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原因是什么?

由于后宫女子的特殊性,他们很难将外廷掌控在手中,因此历来后宫专权,扶植外戚便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明朝特殊的选妃制度,导致明朝的外戚能力实在有限,很难出现权力过大的外戚,这自然降低了后宫掌权的风险。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凡天子及亲王、后、妃、宫人等,必须选择良家女子,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恐有奸计,但是娼妓,不许狎近”。由于这种特殊的规定,使得明朝皇帝的后妃大多来自民间或底层官员,从而使得权贵丧失了与皇权联姻的可能。

同时,为了防止后妃擅权,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仁孝文皇后徐氏便开始让贵妃学习《慈孝高皇后传》、《女戒》、《内训》等,并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此后后妃学习这些书籍成为定制。这对明朝后妃乃至民间女子的思想形成了极大影响。

这种特殊的选妃制度,使得后妃的外戚势力本就比较弱小,即使受宠能量也极为有限,再加上思想方面的限制,使得培育外戚也成为了一种奢望,这便等于切断了外戚掌权的可能。

原因之四:朝中势力发生变化,皇帝不必依靠外戚

历朝后宫干政现象之所以严重,主要源于皇权与外戚之间复杂的关系,为了皇权的稳固,外戚往往被视为皇权的屏障,尤其是唐朝以前,这种迹象更为明显,这也是两汉后宫干政现象最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于贵族门阀的存在,唐朝以后随着贵族门阀的衰弱,外戚现象也开始减弱,此后的外戚大多是后宫掌权之后才开始受到重用,因此宋朝以后后宫专权现象开始减弱,当然汉朝吕雉、唐朝武则天和清朝慈禧比较特殊,三人均是皇帝在世时便已经开始参与朝政。

在古代明朝从无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原因是什么?

明朝中后期,当皇权和文官集团矛盾爆发之后,由于外戚势力相对较小,再加上外戚同属外臣,与皇帝联系起来并不方便,因此外戚在对抗外臣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相比之下,宦官与皇帝更加亲近,且是由内廷直接提拔,与外廷无关,因此文官无法阻止其崛起。此外,文官集团对于外戚的防范,也使得外戚集团很难崛起。

因此,明朝的皇权即使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威胁,也并未像前朝那样使用外戚来进行对抗,事实上明朝外戚夹在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之间,始终谨小慎微,不敢有任何僭越。

如上所述,由于以上四点原因的限制,明朝后宫干政难度极大,更不要说专权乱政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9/212115.html

“在古代明朝从无出现后宫干政之事,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文学、政治方面,梅饶臣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

李隆基登基之后要杀上官婉儿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李隆基登基之后要杀上官婉儿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针对的对象是为韦后和安乐公主。因为这两人杀掉李显后想掌权。当李隆基把这两个人杀掉,把权力转移到他的父亲李旦身上后,实际上就达到目的了,不需要进行...

在正史中,三国英雄的兵器都是什么?

在正史中,三国英雄的兵器都是什么?

所谓乱世出英雄。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并称绝世双剑;刘备用双股剑、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用丈八蛇矛……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那么真实历史中这些人物用什么样的兵器呢?曹操的兵器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东汉末年官员、文学家,深受曹操父子信赖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什么样的?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是什么样的?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单刀赴会是《三国演义》里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随即向刘备讨要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给,于是,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军,武力夺取三郡,刘备听说之后,派关羽去争夺三郡,当时,鲁肃驻扎在益阳,和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见面商谈,双方各自将兵马驻扎在...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本事怎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本事怎么样?

历史上的和珅,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贪官,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和珅之所以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大贪官,这与乾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珅最大的本事就是可以牢牢把控乾隆的心理,乾隆作为皇帝高高在上,他也想倾诉心声,但是皇帝的位子让大臣畏惧,所以他孤独。只有和珅聪明的揣透了乾隆的心里,一点一点在心里上征服了乾隆,使...

魏明帝曹叡的真实能力如何?有何过人之处?

魏明帝曹叡的真实能力如何?有何过人之处?

曹叡魏文帝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 继位为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但一直以来对曹叡的评价却是说他“无甚才略”,“奢淫无度,违理蔑伦”,对他的争议明显大于其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可就是这样骄凶的“亡国之君”,竟能多次抵御蜀相诸葛亮、吴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