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造船技术如何?宋朝海上丝绸之路为何如此繁荣?
南宋造船技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金兵把宋高宗赵构赶进了大海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将北宋皇帝宋钦宗和他的老爹宋徽宗,连同后妃、公主、宫女们一起像对待牲口一样押解到金国,并将北宋皇宫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洗劫一空,北宋灭亡了。
赵构在商丘仓促即位,建立南宋,国内一片动荡,他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想以黄河为界和金国议和,将河东、河北之地划归金国,不少宋朝爱国将领自发组织抗金力量,老百姓抗击外来侵略的活动也此起彼伏,但终究抵挡不住金军的铁蹄。
1129年,金兀术挥军南下,想一举歼灭南宋朝廷,宋高宗君臣仓皇南逃,他们自杭州经运河至绍兴,到宁波下海,准备沿海路逃往温州,金军一路追赶,也坐船下海,誓要生擒宋高宗。
金兵的船只小巧,速度更快,眼看就要追上高宗的船只,海上突然起了风浪,金兵的船难以行进,高宗的船只也在巨大的风浪中来回摇摆,上下颠簸,金人想,这么大的风浪,宋朝皇帝怕是要葬身大海了,就调转方向靠岸了。
如果高宗的船真的被巨浪掀翻,那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南宋了。或许是宋朝气数未尽,老天保佑,那艘在巨浪中颠簸很久的船没有沉没。
这是真龙天子的威力,更是那艘船的威力。
最危险的时候,一艘福船挽救了南宋,改变了历史
如此改写历史的一条船,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什么记载,但可以根据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如今的海洋考古推测,那艘改变历史的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十分有名的福船。
福船的本意并不是福将那样形容有福、幸运、大难不死之意,福船的本意是指福建造的船,或者说用福建的造船技术打造的船只。
福船的品质也确实让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福船在宋朝时大量用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来滚滚财源,从这个角度看,福船的确是船中“福将”。
当年高宗在海上逃亡的时候,他乘坐的福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文献上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后来一系列的海底考古大发现,却为当年那艘挽救了高宗性命的船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南海一号”再现南宋福船风采
1987年在阳江的南海海底,距离海面以下2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这艘船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南海一号”。
阳江在南海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这艘沉船应该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本身以及它装载的货物,沉睡海底800年,“南海一号”是呈现南宋样貌的一个标本,也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佐证。
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船舶专家等各路专家根据“南海一号”的外形、结构、材质及做工工艺,推断这艘南宋时期的大船就是福船。它沉睡在大海深处,竟然奇迹般地保留着原状,不仅是它装载的货物,那整船名贵的瓷器、玉器、漆器、金器、钱币等再现了南宋时商贸之繁华,工艺之精美,那艘船本身也让今日的船舶专家实实在在看到了宋朝时福船的模样。
这艘沉船占地面积大约180平方米,长22.15米,最宽处达9.9米,船舱用14道舱壁隔成15个舱室。
元代初年,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他在日记中兴奋地记录了所见到的更大船舶“若干更大船舶有更大舱十三个”。
说明这艘沉没的南宋福船比元朝更大的船只规模更大,也说明了南宋造船工艺的发达。
800年历史沧桑,很多技术在进步,也有些高超的工艺是严重蜕化的,宋朝福船重见天日,对研究古代航海及船舶意义巨大。
福船这个名字是明朝时出现的,郑和几次下西洋,庞大的商船队伍中有不少都是福船,戚继光抵抗海上倭寇,郑成功 *** ,福船又作为战船披荆斩棘、冲锋陷阵。
而早在宋朝,福船的 *** 工艺已很成熟,制造大帆船的技术相当完善,再加上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指南针,航海业十分繁荣,海员纯熟地掌握了季风规律、罗盘导航、深水探测、绘制航海路线图等技能,福船大量地作为官船和私人商船往来穿梭于海上。
船多,海上沉船事故的概率也就提升了。“南海一号”是不幸的,但它沉睡800年重见天日,却让我们领略了宋朝造船技术的高超,航海技术的精湛,海上丝路贸易的繁荣。
打捞出海的“南海一号”,所有的船舱满载数万件珍贵器物,真不知道这是不是超载造成的沉船,没有巨大利润怎肯这样违反安全常识?这也说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为何如此繁荣?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不仅是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同一时期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西汉船舶沿印度半岛远洋航海的记载,把中国的各种丝绸织物运往海外贸易,这条航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强盛的时候,海事也繁荣,唐朝时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都很热闹。
北宋时期,北方是契丹辽,西北是党项夏,向西贸易的通道河西走廊被西夏控制,来往商客要交很多过路费,还常常被掳掠成性的党项人抢劫,宋朝与西域的贸易基本隔绝,开通于西汉的陆上丝绸之路基本荒废。
南宋为保偏安一隅,更是要向金国缴纳大量岁币,尽管宋朝是个军事上不占优势的王朝,每年都要赔很多款,宋朝却是我国历史上难得富足的王朝,但在经济和文化建设方面却空前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一号”是一艘福船,凭什么推测宋高宗乘坐的船也是福船?
最浅显的理解,福船是当时更好的船,皇帝当然用福船。宋高宗时期有个大臣叫吕颐浩,曾经做过封疆大臣,对诸如福州、泉州这样的海城非常熟悉,堪称北宋时期水利专家和船舰专家,他在《论舟楫之力》中对全国的海船做了全面的评价,他说南方木材的性质与水相宜,所以福建造的海船质量为最上乘,广东、广西的船稍稍次之,温州、明州(宁波)船又低一等。
夏季的福州就像一个蒸笼,湿度达到80%,人就像泡在水汽中,浑身湿乎乎,树木也一样,所以用福建木材建造的福建船最能适宜海水浸泡,这是福建船质量好的之一个原因,用料好。
福建船质量好的更主要原因,是它独特的工艺和技术。福建船之所以能成为船中翘楚,是因为在工艺上的三个不同之处:
其一,与行驶在南方
运河中的船只不同,福船的底是尖的,而一般的船底是方的、平的,方底船适宜行驶在风平浪静的城市河道,比如运河。我们如果登过船,就会有感觉,平底船停泊时人上下比较平稳,在运河中驾驶也平稳,而如果是一个尖底小船,人上下的时候倾斜得就特别厉害。
平底船稳,尖底船速度快,所以福船在海上行驶的时候速度很快,这或许就是金兵没有追上宋高宗乘船的原因。
其二,福船的甲板非常开阔,这一个方面增加了稳定度,另一方面是承载力强,可以多运货,多载人。
其三,福船采用了先进的水密隔舱技术,也就是说在甲板下用大量的隔板把船体隔成一个一个互不透水的舱室,非常像木床或榻榻米下打造的储物箱。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1个好处是增加它的安全性,如果一两个水密舱漏水了,其他的水密舱只要不漏水,这个船就不会沉没。如果只有一个船舱,哪怕出现一个小洞,海水也会很快灌进船舱导致沉船。
而福船将甲板与船底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舱室,少至七、八个,多的能够达到十多个,保证了海上行驶的安全性。
多舱室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将运载的货物分门别类,比如说有的水密舱放香料,有的放瓷器等等。
根据史料记载,大概在1500年以前左右,福建东南沿海的一部分船只采用了水密舱技术,到南宋的时候,这种尖底阔面福船的水密舱技术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了。
因此,南宋的皇帝要逃跑,应该选择当时更好的船,那些船应该是福州或泉州造的福船,再次也应该是杭州采用福州技术造出的船,都应该叫福船。
宋高宗曾经听吕颐浩谈论过船只的优劣,作为建都南方、久居杭州的他,不可能不拥有皇家船队,而皇家船队不可能不用更好的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