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俘或投降的汉室官员,为何会娶匈奴女子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匈奴怪象。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都是汉室将公主嫁于匈奴,换取一时的安宁。那时也是没办法,汉朝军队一度拼不过匈奴骑兵,只能用和亲的方式来缓和之间的矛盾。
不过,若是再细细梳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年被俘或投降的汉室将领(官员),大多娶了匈奴女子为妻。
李陵的事情应该算是一个悲剧,他无意投降,只是不愿意看着士兵无辜丧生,就打算先诈降再寻机逃回。但哪知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李陵的“诈降”被坐实了。最终,李陵的家人受到了诛连,使其只能就地娶妻生子。直到唐朝时期,李陵的后人还特意跑回来认亲。
李陵娶了单于的女儿,也许在大家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他是汉室的一员大将,对方为了收买他,将自己的女儿嫁于他,应该是一个非常正常之举。不过,若是放于汉室,皇帝会将自己的女儿嫁于一个降将吗?除非对方的身份至少是首领级别。
其实,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事情的苗头了。
再看一个人的例子,苏武。
爱戏剧的人一定对他的“汉节”印象深刻,都没毛了还依旧用它牧羊。当时,匈奴太想让苏武投降了,于是,各种办法软硬兼施,还说公羊产子他就可以回家了。
为何匈奴不用其它的“借口”,非得拿公羊说事?
若是从传统逻辑去思考,此事和“太阳从西边出来”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匈奴的文化不是汉文化,所以有些事情还得偏着想。先看这段记载,汉宣帝见苏武折腾了大半辈子,连个儿子都没有,于是,就问他:“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苏武在匈奴待了十九年,听汉宣帝的语气他似乎知道苏武在匈奴娶了妻子,那苏武怎么回答的?“我在匈奴有一个胡妻,还生了一个儿子,叫苏通国,我回来后,匈奴还递话过来,可以将人赎回去。”后来,汉宣帝就花钱将苏武的儿子赎了回来,让其做了郎官。
然而,这件事情在史籍中只是一笔带过,这应该是和当时汉朝的文化及政治氛围有关。不过,现在再看此事,让人回味的地方就多了:一位宁死不降的汉官,怎么会有胡妻,还诞下了儿子?若是按照一些史学者的说法,这属于“美人计”,但好像又不能完全说通。
因为,后来的匈奴是直接开价,让苏武将自己儿子给“买”回去。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情况了,那就是:匈奴没有种族观念,他们更看重的是人口数量。而我们此处说的“匈奴”,本就是一个“杂合体”,“匈奴”只是一个总称罢了。
匈奴为何更看重人口数量,因为,在古代人口就是实力的代表,以前打仗拼的就是人口。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一战时赵国完败,赵军一共损失了大约45万人,包括坑杀,从此赵国走向了衰败。其实,匈奴想要的只是快速扩充人口,才使得汉朝的将领(官员)有了胡妻。
因为,匈奴并不在意他们后代的血统。若是这样看,很多事情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此外,张骞也有胡妻,据说,他能成功逃出匈奴,还是得胡妻的帮助。李广利也娶了单于的女儿,李绪和卫律等人在匈奴都有娶妻。看来,匈奴并没有将他们当“阶下囚”看待,反而让他们从事更重要的工作,应该就是为了繁衍后代。这一点对于匈奴来说非常急迫,他们为了对抗汉室至少在人口数量上不能差距太大。
匈奴还会算经济账,苏武可花钱赎回儿子给自己养老,后来,曹操也同样花钱将蔡文姬赎回了,不过,没有赎回她的小孩,这大概是和中原的文化有冲突。用人换钱,这买卖划算,毕竟,钱财可以换取更多的实用物品,这就是匈奴的一个经济逻辑。所以,再回头想想当年匈奴与汉室和亲一事,也许匈奴的出发点更多的还是在人,才使得和亲一事推进得如此顺利。
以至于,虽然匈奴也会时不时骚扰一下汉朝边境,但他们只是想获取更多的利益,对于和亲一事却是始终都没有排斥过,相反似乎还很喜欢这种安排。
在思考历史上的某种现象时,将目光偏一个角度也许答案会更接近真相,毕竟文化上的差异会带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若是想当然的按照惯有的思路思考,那没准只会原地转圈了。
当然,不管汉朝将领在匈奴有没有妻子,他们都不想待在匈奴,毕竟,远离家乡的他们,心永远都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