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倭寇之患为什么困扰了明朝四十多年的时间?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12)180

倭寇本是指海盗,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倭寇一词再次兴起,也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代名词,至于说明朝被倭寇困扰四十余年,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这四十余年仅仅是后期倭寇在嘉靖年间爆发的倭寇之乱,至于为什么能产生四十余年祸乱,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分析:

倭寇的侵扰其实很早就有,甚至纵穿三个世纪,最开始在十三世纪初是对高丽进行侵扰,为此高丽专门与日本进行商谈,而在元朝时期,元朝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元朝失利,也影响到了中日之间的关系,日本人仇视蒙古人,渐渐日本人也开始向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发动侵扰,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到元朝末年,刘暹率军反击下,倭寇大败,侵扰活动暂停了一段时间。

明朝建立之后,倭寇再次出现,而明朝可以倭寇侵扰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前期和后期,困扰明朝四十余年的倭寇问题就是明朝倭寇后期,戚继光抗倭就是出现在这一时期。

明朝倭寇前期

倭寇之患为什么困扰了明朝四十多年的时间?

按理我们应该说明朝后期倭寇,为什么要说前期呢?其实明朝的倭寇产生跟前期有一定的关系。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专心对付北元和其他起义军残余势力,与日本人修好,并告诉日本元明鼎革之际(改朝换代),可是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明朝刚刚接触的是日本南朝,等关系真正修好的时候,日本北朝已经灭掉南朝,使得南朝很多武士、政客和浪人被迫流浪在海上,盘踞在海岛上,成为了倭寇的一股不小的力量,再加上张士诚南方残余势力与日本南朝合作,使得明朝沿海不断受到侵扰,但明朝与日本北朝有着共同的目标,于是联合共同清剿倭寇。

后来,日本北朝掌权者更换之后,不再与明朝共同清剿倭寇,明太祖于是下令“寸板不许下海”,标志着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出台,这一政策不仅没有减少倭寇的出现,反而增多,后续朱元璋又发布“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和“禁外藩交通令”,这些政策都没有遏制倭寇的出现,反而增加了走私的出现。

倭寇增多,成为了明朝一大隐患,直到永乐十七年的望海埚之战,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才稍稍敛迹。

明朝倭寇后期

明朝前期倭寇从洪武到永乐的57年间,倭患次数共为94次,年平均不到2;永乐以后到嘉靖之前(1425~1522年)近百年间的倭患记录次数仅为17次;但是嘉靖年间一朝的45年间,倭患次数猛增到628次,占明时期倭患次数的80%,嘉靖时期的倭寇困扰明朝四十余年,史称嘉靖倭乱。

到嘉靖时期,海禁加上爆发的争贡之役,与日本正式中断一切贸易,这一政策也引爆了倭寇之乱。

倭寇之乱之所以出现,主要有四个原因:

1、日本因为内战导致很多人失业和破产,被迫沦为海盗;

2、日本商品奇缺,很多需要从明朝进口,断交阻止了商品流通,明朝物品运回日本,差价能够在十倍之上;

3、日本室町幕府已名存实亡,失去了对全国局势的控制,各诸侯自相为政,从而掠夺明朝资源;

4、明朝有一大批的商人、破产农民、渔民等,在日本居住,勾结当时的日本倭寇,成为其助力,或者说是走上了海盗之路。

这些都是嘉靖年间爆发倭寇之乱的原因,但嘉靖年间的“倭寇”一词,就有着不小的争议,并诞生了“假倭寇”一说。

假倭寇其实就是指得中国海贼,或者成为海盗的中国人以及少数外国人,因为当时走私或者通倭与“倭寇”同罪。

明朝倭寇后期,其实倭寇官方说法已经为“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国人占十分之七,由此可见此时的倭寇大乱,明朝人占到很大一部分,尤其是以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等人为首的大团体倭寇组织,甚至蔓延至整个明朝沿海线,他们以“假倭寇”的名义,来伪装自己和保护自己,因为当时的沿海居民,在海禁的管控之下,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而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从而使得倭寇迅速蔓延,出现“民寇一家”的现象。

难怪万历年间的六部尚书谢杰说到:“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

随着倭寇的猖獗,全国上下对倭寇十分仇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明朝沿海百姓的生活,于是出现了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英雄,在十几年的努力下,才将已经根深蒂固的倭寇全部荡平。

而真正的日本倭寇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发布“八幡船禁止令”(禁止海盗行为)的影响,日本海盗数量急剧减少。

总结:在明朝的清剿之下和日本禁止令颁布之后,“真假”倭寇基本消失,最后一次记载是在天启四年(1624年),其余再无记载倭寇之事,其实“真假”倭寇也全都是为了生存和利益,才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0876.html

“倭寇之患为什么困扰了明朝四十多年的时间? ” 的相关文章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朱标作为太子兄弟有那么多 他们为何不敢抢夺太子之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当太子时,为何没有任何一个皇子敢跟他争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标是朱元璋的太子。早在朱元璋起义封王的时候,朱标就被册封世子。洪武元年,朱元璋统一全国进而登基,朱标理所应当成为了太子。登基后朱元璋一直扶持太子,而所有的儿子里从没人跟朱标抢位置...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很多人 乾隆为何又将人给放出来了

雍正上位后囚禁了很多人 乾隆为何又将人给放出来了

对乾隆为什么要放了雍正圈禁起来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康熙的儿子被圈禁的皇子有: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其中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是...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诸葛亮跟随刘备打天下 诸葛亮后面有没有后悔

对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位居丞相,封武乡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诸葛亮还真的不能后悔。虽说蜀汉最终是偏安一隅,但丞相终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再加上蜀汉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中,又兼任益州牧掌管...

孙皓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称为暴君?

孙皓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称为暴君?

孙皓,东吴末代皇帝,三国时期最有名的暴君。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感到惶怖。好酒好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这些我们就不说了,今天我们只看看他是如何残害手下亲人和大臣的!杀兄弟、婶婶、叔叔252...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北宋宰相范质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小说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