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杨一清是如何除掉他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5)15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瑾原本姓谈,小的时候被太监刘顺收养,所以改为姓刘,并且当了太监。弘治年间,刘瑾犯了罪,谁知刚好遇到朝廷大赦,后来明孝宗就让他负责侍奉太子朱厚照。

刘瑾巧言令色,善于揣测人心,颇受朱厚照信任。朱厚照即位后,刘瑾地位也随之提升,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以他为首的八名太监,在朝中把持朝政、为非作歹,被时人称之为“八虎”。

八虎无恶不作,朝中上下对他们是深恶痛绝,但是碍于有皇帝撑腰,众臣皆无法将其铲除。内阁首辅刘健、谢迁等人,都曾屡次劝谏,但朱厚照始终听不进去。众人感到无力回天,无奈之下纷纷选择致仕。而刘健即使已经致仕,仍然被刘瑾陷害,削职为民。

从此以后,朝中更无人敢与八虎作对,朱厚照仍然对他们深信不疑。就在大家以为,朱厚照会继续宠信刘瑾,从而导致明朝逐渐衰败的情况下,朱厚照却突然下令,将刘瑾抓来审问,之后将其以“反逆”罪凌迟。

而这一切,都是一个叫杨一清的人设计的。众人皆不敢与刘瑾作对,朱厚照又对他深信不疑,杨一清是如何做到,智除刘瑾的呢?

明朝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杨一清是如何除掉他的?

杨一清于成化八年入仕,授中书舍人。后来,他又担任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入朝后,逐渐升为南京太常寺卿。弘治十五年,杨一清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由于当初在陕西任职时,杨一清常常考察边疆战事,所以在任陕西巡抚期间,杨一清多次平定边境进犯,颇受皇帝赏识。

朱厚照即位后,蒙古军再次入侵,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增援,无奈之下,杨一清只好率领轻骑昼夜行军赶去援助。最终在杨一清的帮助下,明军顺利击退蒙古军,朝廷升任他为右都御史。

朱厚照对杨一清很是赞赏,刘瑾见状,便暗示杨一清依附自己。可杨一清为人正直,不肯依附刘瑾,从而遭到记恨,并被刘瑾弹劾。杨一清无奈之下,便借病为由请辞。

即使这样,刘瑾仍然不肯放过他,于是“瑾诬一清冒破边费,逮下锦衣狱。”好在有大学士李东阳和王鏊求情,杨一清才被放了出来,但他仍然选择致仕,不与刘瑾正面抗衡。

后来,安化王朱寘鐇谋反,朱厚照下令起用杨一清,让他率军平叛,并让张永担任督军。谁知杨一清的军队还未到达,安化王就已经被杨一清的旧部仇钺逮捕了。

叛乱已经平定,杨一清便和督军张永一同喝酒庆祝,可是杨一清仍然满脸愁容。张永问他缘由,杨一清握着他的手说:“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张永问“国患”指的是什么,杨一清在他手上写了个“瑾”字。

张永随即明白,但他表示,如今刘瑾党羽遍布朝野,要想对付并非易事。杨一清则认为,这一次平叛就是很好的机会。于是他建议张永,趁向皇帝献俘之际,顺便上疏揭发刘瑾的恶行。

明朝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杨一清是如何除掉他的?

可张永仍然担心,如果皇帝还是相信刘瑾的话,那不仅除不了对方,反而打草惊蛇。杨一清又说:“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

就是说这件事必须要张永来说,如果皇帝不信,就跪在地上痛哭,称要剖心以证明此事不假。到时候皇帝必然为之感动,这件事就成了。张永听后很是激动,随即决定就此一搏。

之后,张永借向皇帝献俘的机会,揭发了刘瑾十七条罪状。朱厚照大吃一惊,随即下令将刘瑾抓来审问。在李东阳的推波助澜下,最后朱厚照下令将刘瑾“磔于市,枭其首,榜狱词处决图示天下。”

如此看来,除掉刘瑾杨一清的功劳是更大的,因为他是幕后谋划者。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一定要张永去揭发刘瑾?而朱厚照为什么会相信张永的话呢?

其实这个张永,原本就是八虎之一,但是后来他和刘瑾政见不同就闹翻了。朱厚照即位后,一直将张永视为自己的亲信。张永身兼数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差事。由此可见,朱厚照十分信任张永,不然也不会派他去平叛了。

正因为皇帝信任张永,就像信任刘瑾一样,所以杨一清才让张永去揭发刘瑾。而朱厚照视张永为亲信,自然就相信他说的话。不过他还是不愿冤枉刘瑾,所以才坚持自己亲自去刘瑾家中调查。

结果,朱厚照在刘瑾家中发现大量违禁物,以及数百万两金银。在刘瑾常常拿在手中的扇子里,还发现了两把匕首。亲眼看到这些,朱厚照才真正相信刘瑾有异心,于是下诏将其凌迟处死。

刘瑾死后,杨一清被召回,并晋升为户部尚书,后改为吏部,加太子少保。到了嘉靖朝,杨一清一步步得到重用,最后官至内阁首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5/252196.html

“明朝宦官刘瑾把持朝政,杨一清是如何除掉他的?” 的相关文章

东方朔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发生过哪些故事?

东方朔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发生过哪些故事?

东方朔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人诙谐幽默,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方朔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传说故事。不过,这些传说故事大都不是真的,只是后人借东方朔的名字,演绎出了非常多的传奇故事。不过,为什么后人没有借别人的名字来演绎,而会借东方朔的名字来演绎呢?其实这已经说明,东方朔的一生,...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曹操什么...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伍子胥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平王已去世多年,就请求吴王阖闾...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历史上周宣帝一共有几位皇后?灭国后她们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上周宣帝一共有几位皇后?灭国后她们的下场怎么样?

周宣帝是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的长子,生于559年。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581年,杨坚在周静帝的禅让下,登基称帝,建立隋朝。自此北周灭亡。那么,杨坚是如何处置前朝周宣帝的那5位皇后的呢?你看的没错,周宣帝确实同时有5位皇后。封建王朝,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一向都坚...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