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09)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选择官吏一直以来都是封建王朝非常头疼的事情。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王朝,一直到清王朝覆灭,这两千余年来,选拔官吏的方式大概分为了三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

01之一种,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察举制的创立者并不是汉高帝刘邦,而是汉武帝刘彻。在汉武帝之前,秦始皇之后接近一百年的时间,一直使用世官制来选拔官员。

世官制就显得十分直白了,大家族成员世代为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家族没有倒台,那么这个家族中的成员,随时都有机会出来做官。

这种制度在先秦时期早就已经盛行,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基本都是采用世官制来选拔官吏。所以上层基本上永远是上层,而底层也很难往上走。

秦汉初期其实也只能沿用这样的制度,毕竟开国元勋略多,他们是开天辟地的那一撮儿人,特权是少不了的。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世官制导致了严重的官场腐败。刚刚亲政不久的汉武帝决心发起改革,所以察举制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任何一个王朝,都需要一个有魄力敢于改革的皇帝,汉武帝肩负起了大汉王朝的重任。察举制最重要的一个科目,那就是举孝廉。所谓孝廉,也就是孝子廉吏。

孝,就是孝顺的儿子。当时没有女性出任官吏的习惯,所以一般指的都是孝子。廉,则是清廉的干吏,也就是清廉勤政,可没有做官,但是在 *** 机构做事的那些小吏。这是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科目,选上孝廉以后,基本上就是平步青云直奔中央朝廷的那种人了,将来至少也是个封疆大吏。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书》

为此谁都想要选上孝廉,最初是每个郡选择一个人,可是到了东汉汉和帝时期,光以郡为单位选择一人就不太合理了。因为有些郡只有几万人,而有些郡有上百万人,差距非常大,竞争也就完全不同。

所以汉和帝做出了改革,将以郡为单位,改成以郡人口为单位。简单来说,就是郡人口不到10万人的,三年选一个孝廉。大于10万不到20万人的两年选一个孝廉。20万人口以上的郡则每年选孝廉,这里又有划分,20万人以上不到40万的每年选一个,40万以上不到120万的则每年选2个,达到120万人口的每年选择6个孝廉。

汉朝以孝道治理天下,所以选 *** 的官吏一定要孝顺。可是孝顺有标准吗?当然没有,于是乎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则随大流装着孝顺。比如说汉朝的陪葬品为何如此之多呢?其实就是孝顺的一种体现,谁家陪葬多,就认为谁孝顺,于是乎大家恨不得砸锅卖铁把全家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埋在土里。为此曹操可是发了不小的一笔横财。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背后原因是什么?

02第二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曹操的儿子曹丕登基称帝以后,发觉察举制度已经不能作为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吏方式了。而且察举制度太费钱了,把流通中的财物白白埋进土里,那是多可惜的一件事呢?

所以为此曹丕听从了陈群的建议,修改了察举制,开始启用九品中正制。那么什么叫做中正呢?这是一个职务的称呼,相当于评委一样,被选为中正的人就是该地区的中正官。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对自己本地的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每个州设立大中正官,而郡则设立小中正官。

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

最初中正官是由下级官员推荐出来,比如说州的大中正官是有各郡长推荐出来,这么一来权力就落在了基层,这不利于高层把控全国的管理选拔。所以到了晋朝建立以后,大中正官的选拔,则是由三公中的司徒选拔,而小中正官则是由司徒选 *** 的大中正官进行推荐。

大中正官的职责重大,所以选 *** 的人必须是在朝中做官且名声很好的人才行,他们被选出来以后,再由他们选拔小中正官。

那么什么叫做九品呢?有了大小中正官以后,他们会从朝廷那里得到一份人才调查表,这份表格当中,就把人才分成了九个档次。这九个档次就是所谓的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下下这九品。

这么一来,但凡没有在朝中做官的闲散人才,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张表格之中。只要中正们通过某种渠道,认识并且了解到你,那么你就会得到他们所打的一个等级分数,并且会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那么很多人肯定说,这么个选拔方式,主观性是不是太强了呢?难道选拔官吏完全按照中正们的喜好去选择吗?其实还真的不是这样,因为中正怎么可能认识那么多人才呢?他们必须要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才能得知人才们的情况。

也就是说他们了解人才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当地百姓们对这个人的评价,以及当地官吏们所描述的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从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就算当官的会说谎话,那么百姓呢?至少百姓不会让一个一无是处的家伙,成为他们的父母官吧?这是当时高层所考虑到的问题。

03第三种,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科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了400年时间,魏晋时期过后,一直到隋王朝一统天下,全都是采取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直到隋唐时期,建立了科举制度,从此历朝历代都在沿用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实在是太合理了,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来说,科举制度更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加客观。

制度只有客观了,才能够变得公平。当然了,千万不要去跟开国元勋们比公平,人家那是有世袭爵位的,跟选拔官员不是一个系统的。

科举制度给了千千万万老百姓们,一个入朝为官的希望。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读书的确可以改变当时普通人的命运。

就算你读书不是很好,只考了一个秀才。那么你好歹不会失业,因为还有若干小孩儿都要考科举,你至少可以成为教书先生,一边读书,一边养家糊口,来年再去考举人就可以了。

这种制度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我们现代的考试制度,其实也是沿用了当年的科举制度。高考考上一个好大学,相当于秀才过了门槛。

科举制度里面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秀才、举人和进士。考上进士那就等于是鲤鱼跃龙门了,这做官的门槛算是迈进去了。此外进士里面的头三名,又被称之为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个人往往都能成为国之重臣,是历代帝王都很器重的人才。

04曹丕改革察举制为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曹丕的行为,因为我们回过头来去看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其实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主观性太强。

任何规矩一旦主观性太强了,那么其中的猫腻也就多了起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看似是在举孝廉,其实官位都被士族大家给垄断了。

因为他们掌握了举孝廉的权力,他们当然要推举自己家族的孩子来做官。后来帝国高层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不准他们推举自己家的孩子做官。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立刻改变思路,变成了互相推荐。也就是你推荐我们家族的人,我再推荐你们家族的人,这样谁都不落空。所以到了曹操主政以后,彻底废除察举制,开始了一小段唯才是举的制度。所谓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个人品行如何,只要你有才能,只要你能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你就可以来我这里报道做官。这一命令轰动当时整个官场,大家习惯了察举制舒适的选官模式,士族家庭们受到的打击是更大的,因为察举制不再是曹操选拔官吏的标准了。为此不少人开始打击曹操,认为他有违祖制,这样是行不通的。

很可惜的是,曹操手里有军权,他不在乎这些人的抨击,依旧我行我素。当时曹操的声望非常高,所以没有人敢得罪他。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有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求贤令》

可是到了曹丕上台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曹丕没有曹操那种威望,他再用唯才是举的方式来选拔官吏,别说皇帝,就连魏王和丞相的位置都坐不稳。

所以曹丕为了缓和自己和世家大族们的关系,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开始启用九品中正制。一个个士族高官们成为了大小中正,手里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力,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背后原因是什么?

05那么陈群的九品中正制真的只是在向士族集团妥协吗?

毫无疑问,曹丕启用九品中正制,那就是在向士族集团妥协。可是九品中正制的创造者,陈群是不是也是这个目的呢?他所建立的这个制度,真的跟察举制没有两样?属于换汤不换药吗?

其实我们会发现陈群在建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其实就是希望选拔官吏更加合理。天下人才分为九品,大小中正负责评分。评分标准一般有这么三种:家世、才能和道德。

道德和才能无疑是任何一个时期都看中的事情,可是家世为什么会排在这里呢?其实最初是为了保证官吏的学识达到一定程度。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举贤令》

普通百姓在魏晋时期没有机会去读书学习,读书的事情基本都被贵族们垄断了,所以家世成了一项重要的选拔标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尽量保证所选 *** 的人,是一个饱读诗书,且人品极佳,做事干练的官员。只有这样的官员治理地方,才能保证王朝的稳定。

当然九品中正制最让人诟病的,就是选拔权依旧掌握在高层手里,久而久之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士族们掌握了优越的读书资源,他们的老师都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也不用为了生计而浪费时间,他们凭什么就不能获得更高的等级呢?

总结: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优劣对比。

反过来看看后世很多人都赞赏的科举制度,这是唯才是举的典型,可是选 *** 的人,到底是何品行,这又该如何论断呢?

如果选出来的是一个高智商的 *** ,请问这样的官员派到地方做父母官,你放心吗?他们读书很出色,考科举一流水平。可是人品不行,鱼肉百姓。亦或是他们人品尚且可以,但是才能不够,不懂得如何治理地方,导致地方政务一片混乱,这又该如何处理?

科举制度的确是惠及普通人的一项制度,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追捧,因为这是普通人往上走的唯一出路。可科举制度也不是没有缺陷,这一点九品中正制中对道德和才能的考察就完美地弥补了这一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1559.html

“曹丕废察举制用九品中正制,背后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后梁,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之一,朱温所建。都开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就像风雨...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李自成在崇祯帝死后是如何安置他的?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到处找不到崇祯,心里不踏实。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后来终于在煤山找到了吊死的崇祯帝,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崇祯在吊死之前,在衣服上写下遗诏。其中有一句:“任贼分裂朕尸,...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当初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是受人指使的吗

关羽为何突然发动襄樊之战?是受谁的指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做了两件轰动天下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当着孙吴使者诸葛瑾的面怒骂孙权:“吾虎女焉嫁犬子?”,随后关羽还冒了一句话,“如不看在丞相之面,立斩汝首!”,关羽这句话与他在白马...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这种...

朱允炆削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朱允炆削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削藩事件,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败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败,一是因为削藩是众望所归,代表全国各阶层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毕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藩镇割据,藩王造反。二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