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传国玉玺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都争抢着要它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8-01)180

传国玉玺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世人都争抢?它还在这个世界上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于传国玉玺的来历以及它的经历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传说它用和氏璧制成,就是完璧归赵中的那个和氏璧,根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传国玉玺的特殊意义

传国玉玺一经问世,就成为众人争抢的香饽饽,倒不是因为传国玉玺的价值,虽然说和氏璧也价值连城,但这不足以成为众人争抢传国玉玺的理由,最主要的还是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

我们都知道,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国家更高的统治者是王,也被称为天子,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都是周天子,而天下的象征是九鼎,所以才有问鼎中原的成语,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于是各取一个字,自称皇帝,而嬴政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皇帝,所以叫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以后,做了很多事情来巩固统治,比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另外就是把和氏璧做成了玉玺,成为更高权力的象征,而后世的各朝皇帝都以得到传国玉玺作为政权合法的依据。

疆域可以小,国力可以不强,但是没有传国玉玺是万万不行的,比如唐太宗继位的时候就没有传国玉玺,他非常遗憾,自己刻了几块,后来从突厥那里的萧皇后手里得到了玉玺,这才龙颜大悦,而朱元璋也因为没有传国玉玺而多次讨伐北元,最后也没找到传国玉玺,严格来说,宋元明清四朝都是没有传国玉玺的。

传国玉玺的传递脉络

现代人都没见过传国玉玺,只能通过史书记载来推测传国玉玺的样子,但是对于传国玉玺的流传却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从秦朝手里接过传国玉玺的是刘邦,他是从子婴手里拿到的,传国玉玺也就成了汉传国玺,王莽篡汉的时候,王莽夺得了玉玺,这个过程还被摔了一下缺了一个角,王莽用黄金补齐的,其后又回到汉朝宗室,最终被刘秀所得。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传国玉玺曾经被袁术所得,袁术因此还称帝,后来又归到汉献帝手里,曹丕篡汉以后,得到了传国玉玺,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司马氏学习曹魏建立晋朝,传国玉玺到了西晋的手里。

五胡乱华的时候,玉玺先后被前赵和冉魏所得,最后被东晋的将领骗过来,又回到了东晋皇帝手里。

传国玉玺在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最后被隋朝收入囊中。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萧后带着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到了唐太宗的时候,派李靖讨伐突厥,萧皇后又带着杨政道回到唐朝,玉玺就到了唐太宗手里。

五代十国,玉玺先后被后梁、后唐所得,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燔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后来虽然多有记载发现传国玉玺,但都没有得到证实,传国玉玺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传国玉玺的到底在哪里呢?

那么传国玉玺到底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上的话又在哪里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没有得到文物的证实,但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传国玉玺可能有四个命运。

在秦始皇陵里

虽然秦始皇之一个称皇帝,而且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传国玉玺作为皇权天授的象征很重要,很有可能被带入了秦始皇陵,在胡亥手里的可能是复制品。

有读者可能会问,既然作为皇权象征,为什么不留给后世的皇帝呢?在秦始皇看来都已经千秋万代都是嬴家的,那么这个玉玺也就那么重要了。据传象征天下的九鼎也有可能在秦始皇陵里,既然九鼎都可以,玉玺当然也可以了。

有这个推测主要还是史记关于秦始皇以及刘邦建国的记载是在百年后,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传国玉玺如果在秦始皇陵里的话,世人还有可能见到真容。

2。李从珂焚毁

如果传国玉玺没有被带入秦始皇陵,那么后续关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就跟清晰,传国玉玺在隋朝的时候曾被萧后带入突厥,后来又找了回来。

到了五代十国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玉玺自焚,传国玉玺自此消失,后续也曾多有记载发现了传国玉玺,但都没有证实。

又有朋友要问了,既然曾经去过突厥,怎么能确认萧后带回来的是真的,的确如此,但没有其他记载也没有文物证明,我们只能选择相信从突厥回来的是真的。

李从珂焚毁了传国玉玺是目前来看有文字记载最可信的一种结局,但我们都不希望传国玉玺有这样的结局。

3。成吉思汗带入墓中

传国玉玺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都争抢着要它

在宋哲宗时期曾经有人发现了传国玉玺,很多大臣考证说是真的传国玉玺,但也遭受了不少质疑,而宋徽宗也曾鉴定过,说是假的,这些都是一家之言。

如果宋徽宗看走眼了,这个传国玉玺是真的,那么在靖康之变的时候被掠夺到了金国手里,金国不会像汉族政权那么在意传国玉玺。

而成吉思汗灭金,传国玉玺极有可能到了成吉思汗手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见过太多的文明和繁华,自然也不会将传国玉玺当宝贝,作为战利品放入墓中陪葬是有可能的,只不过现在没有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这一切只能是猜测。

4。元朝权相伯颜毁坏

如果传国玉玺没有被成吉思汗得到放入墓中,那么有可能被伯颜毁掉。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以上就是通过文字记载推测出的传国玉玺的命运,这四种结局任何一个发生,它后面都不会发生,毕竟传国玉玺只有一个,其实绝大多数最希望的传国玉玺的结局应该是在秦始皇陵中,而作为世人争抢的是一个复制品,至少这样还有个念想。

不过读者不用太着急,考古在不断进行,新的考古发现也在不断的刷新对历史的认知,比如良渚文化也是最近才证实是良渚文明,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事情都会慢慢有实锤的证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8/265505.html

“传国玉玺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都争抢着要它”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卫作为清朝重要的大臣,我们总是能在一些历史正剧之中看到他的身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时期的李卫,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入朝为官,最终坐到了总督的位置。并且李卫一生作风清正,鲜有黑料,这在当时的清朝,是颇为难得的。有人说,李卫是雍正的...

胡美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的是怎么死的

胡美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的是怎么死的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 ,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有记载,朱元璋岳父胡美因私自入宫见女儿,结果因触犯“入乱宫禁”之罪,被朱元璋满门抄斩。细想想老朱这事儿是不是做得有点绝?还原历史,真相也许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一、朱元璋的岳父胡美,乃是有功之臣学习明朝历史大家知...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白马之战又称“白马解围”,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关羽在曹操手下时,为曹操斩了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挂印封金,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在这期间,关羽遇到了廖化和周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两人都要跟随关羽,而关羽只要周仓,不要廖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廖化比周...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然没有明...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