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的形成背景是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这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自始至终,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三四百年,声名扬及国内外,成为中国封建官衙幕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各级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群体,共同操纵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 面,成为封建专制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实施过程中作用显著。
绍兴具有培养与造就师爷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从此业者,大抵为家道中落、无缘取仕之士。一般师爷至少须攻读3年“幕学”,并须具有研核策略的能力、提供 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师爷虽非幕府职官,但各级军政主官每每受其制约,多 有左右首脑之力。?
师爷,为旧时官署幕友的尊称。古代将帅带兵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相沿成习,幕府即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代称,甚至其军政大员本身亦称幕府。同时,军政大员所延揽帮办各类事务的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相应称谓;民间,自清朝起,一概称此类幕僚为“师爷”。师爷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师爷无官衔职称,仅受聘于幕主而并非行政委任。幕主称师爷为“老夫子”、“西宾”,师爷称幕主为“东翁”、“东家”,彼此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
绍兴人入幕为僚由来已久,明朝一代已有不少越人学律作幕,并闻名于世。当时京中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王士性《广志绎》)。“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顾炎武《日知录》)。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之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明史》载:“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为进剿倭寇,徐渭常为胡宗宪出谋献策。《明史》云:“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足见他就幕5年,政绩卓著,堪称绍兴师爷的早期代表人物。
绍兴师爷在清朝初年,尤其是在顺治、康熙之时,才真正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即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反映。沈文奎可谓当时绍兴师爷的代表。沈文奎,会稽人,23岁时只身北上游学。天聪三年(1629)冬,被后金八旗兵俘于遵化城,旋即迁徙沈阳,入选文馆,开始为清军入关献谋设策,渐为皇太极看重。六年八月,皇太极召见沈文奎等,赐以肉食,面询对明言和等朝政大计。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多被采纳且付诸实行,绍兴师爷由此崭露头角。
绍兴师爷的崛起,当然并非凭借个别绍籍师爷的功绩名望,而是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阶层出于政治目的网罗特殊人才的需要,以及从事师爷职业的绍兴人士的整体素质。绍兴向为文化之邦,绍兴人处世精明,治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具有作为智囊的多方面能力,故清代以师爷为业者多系绍兴人,诚如龚未斋在《雪鸿轩尺牍》中所云:“吾乡之业斯者,不啻万家。”
纵观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发展轨迹,大致有两次 *** :
之一次 *** 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从巩固封建政权、平定边疆叛乱以及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的大局出发,采取了利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统治的措施,从而为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进入各级衙门创造了条件。而绍兴师爷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身官府,并得到各级行政官吏器重而地位日隆。邬思道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清代野史》载,邬思道,字王露,绍兴人。他自幼好读,但科举不第,遂“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他先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为河南巡抚田文镜“罗而致之幕下”。一日,“邬先生谓文镜曰:‘公欲为名督抚耶,抑仅为寻常督抚耶?’文镜曰:‘必为名督抚。’曰:‘然则任我为之,公无掣我肘可耳。’文镜问将何为?曰:‘吾将为公草一疏上奏,疏中一字不能令公见,此疏上,公事成矣,能相信否?’文镜知其可恃也,许之。则疏稿已夙具,因署文镜名,上之。盖参隆科多之疏也。”隆科多系雍正帝的元舅和功臣,官至大学士,然其“恃功不法,骄恣日盛”,因此雍正继帝位后,极想翦除而苦于“中外大臣无一敢言其罪”。“邬先生固早窥知上意,故敢行之不疑”。结果雍正帝借刀杀人,“隆科多果获罪,而文镜宠遇日隆”。不久,雍正帝获悉邬思道在田文镜幕中,常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这就使以邬思道为代表的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及田文镜卒后,“邬先生去大梁,他督抚闻邬先生名,争以厚币聘之”。并由此引得各地督抚争相聘用绍兴师爷,他们希冀借助绍兴师爷的才能机智,获取仕途上的进展,从而为绍兴师爷的广泛入幕造就良好契机,使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之一次 *** 。
第二次 *** 出现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外通商,西方文化东渐,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级行政官吏必须广泛辟用幕僚方能适新应变,这就为绍兴师爷的进一步壮大提供新的机遇。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实权派,为扩充自身势力,以遂一己之图,趁机招兵买马,网罗谋士,如此,便为绍兴师爷投入封疆大吏帐下,创造了又一个机会,从而使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第二次 *** 。
是时,绍兴师爷以处事灵活、练达、圆通,深受各地封疆大吏重用。例如,会稽县秋桐豫(又名秋墅,号称“秋青天”)为东三省总督的师爷,会稽县章士杰(字桂岩)为曾国荃的师爷,会稽县马家鼎(字调生、号梅卿)为张之洞的师爷,山阴县程埙(字荫棠、又字伯雅)为左宗棠的师爷。更有山阴县娄春藩(字淑生)先后为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杨士骧、端方、陈夔龙的师爷,一生备受礼遇,任李鸿章师爷时,凡折奏、刑钱、河工、盐务等要公,均非娄不办,足见其权位之高。绍兴师爷擅于深谋远虑,以其聪明才智,效忠幕主,不仅巩固壮大幕主的地位权势,也为削弱中央集权统治、形成地方军阀割据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绍兴师爷的势力发展至于鼎盛,为中央和各级行政官吏所瞩目与重视。
清末,绍兴师爷逐渐衰微以至没落。
其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朝 *** 也高唱“变法”,推行“新政”,陆续颁布并实行一些“改革”措施。光绪二十八至三十二年(1902~1906)期间,清朝 *** 整顿官僚政制,相继裁撤了河东河道总督、詹事府、通政司、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以及湖北、云南、广东等地的巡抚衙门,削减了一些重叠和虚设机构,各省也相应裁撤了不少衙门与人员。各级官吏的裁减,迫使大量绍兴师爷离开官场另谋出路,他们的活动和影响因之弱化。
同时,由于清朝 *** 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奖游学等,使办学堂和出国留学蔚然成风。宣统三年(1911),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达5万多所,有学生100多万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仅留日学生达8000多人。国内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以及各地留洋学生,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他们用在国外或新式学堂中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逐渐取得政治舞台上的优势,从而极大地冲击并削弱了绍兴师爷在清朝政坛的地位和作用。
在改革官僚政制和提倡新型文化的氛围中,清朝 *** 号召各地司法独立,在北京设立大理院,各省设立高等厅,各府、县设立地方厅,审理讼事由法院专事司职,同时,起用归国留学生和各地法政学堂、法政速成班、养成所的毕业生,充实各级衙门,并用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绍兴师爷的传统审判方式,以新型的司法专门人才取代刑名师爷,从根本上动摇了绍兴师爷垄断司法审判的基础。而且,由于此类法政学堂、速成班、养成所除专授法律专业知识外,还兼修经济、财政、会计、统计等学科,这类毕业生便得以其所学之博而广泛渗入行政机构的各个层面,使绍兴师爷师徒相授的钱谷秘诀逐渐归于淘汰。随着绍兴师爷刑名、钱谷两大优势的渐次丧失,其群体土崩瓦解,其作用和影响也就由衰微而趋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