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2)130

王守仁思想

被后世尊称为阳明先生和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他将前人关于心学的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发展并结合了禅学的精华部分,从而产生了心学,一个比前两者更加细致完整的学说。这一学说是相对于朱熹的理学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王守仁人像图

王守仁心学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部分内容。“致良知”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即可。“良知”不仅仅是指自身内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王守仁认为每一个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知要与行相互依存,两者不可分离。“知”是指认知,知善知恶知万物。“行”则是一个人在“知”的基础上保留善去除恶。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有关于某一种事物善恶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遵循自己内心的认知,将行动付诸实践。假如一个人并没有将其的心中的认知付诸于行动,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他并没有达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从该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准则,两者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没分离知与行两者的关系,认为只要两者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也是其思想成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心学对我们认识自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守仁 知行合一

被后人敬称为王文成公、阳明先生的一代大儒王守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心学,他一生对心学这一明代主流思想的贡献良多,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除却“致良知”,“心即理也”等一系列精华思想外,更有“知行合一”这极具深刻含义的理论。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知行合一书法欣赏

在王守仁的认知中,从来没有将“知行合一”这一精华思想中的“知”和“行”分开过,一直从根本上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有认知就会有行动。这一思想观点在现今看来更是有着极大地借鉴意义,在其著作《传习录》中有一句:“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可能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过于深奥了,那么可以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何谓“知行合一”。我们都知道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如果你的心里有尊老爱幼这样的想法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去将心里的想法付诸实践。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算心里有尊老爱幼的想法,但也不会去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它呢?那是因为他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他只有认知却不采取行动。

“知行合一”就是指知在行里,行中有知,知行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结着。“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心学与朱熹理学更大的不同点,王守仁认为朱熹的理学对知与行这一概念进行了分裂,他的学说使得广大儒学生的认知与行动时相互分离的,是导致明代儒学支离破碎的重要因素。

王守仁的名言

明代大儒,被后世尊称为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也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名言,其名言蕴含着深刻的涵义,令后世子弟深思。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王守仁名言书法欣赏

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一句。这本是时任都察院左佥御史的王守仁在明德十三年间前去江西剿匪时,与其弟子往来书信中所写的句子。他告诉弟子,他这番前去剿匪,要镇压当地的强匪是容易的,但要从根本上纠正强匪和当地百姓的思想认知确实非常的困难,他们的认知已经形成,社会不安稳的根源还是难以根除。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要改变一个人,一定要从他的内心开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在明代这个大历史的舞台上,王守仁其深刻的认知,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

“心即理也”这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是指物我一体,是不相互独立的一个存在。认识外物是一个人的本能,心是一个人判断世事的存在,如果能够将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做到物我合一,那么这个人将能够洞察一切事物。在现今社会里,这也有重要的引申意义,一个人单靠自己的感性去判断事物是不行的,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结合。

博文多识的王守仁除去以上这两句名言,还流传下其他许许多多的名言警句,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挖掘。从其名言中,我们可窥王守仁的气度以及自身的抱负,醉心政治。

王守仁的观点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了前人学者关于心学的精华思想,又从禅学中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心学。但从王守仁心学的体系上来讲又比前两者的学说更为细致且学说内容也更加完整,其观点依据也更为充分合理。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致良知书法欣赏

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有:“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一系列心学观点。

那么何谓“心即理也”呢?简单来说就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内心与认知想结合,在真正的意义上达到物我的一体,两者相互依存。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够认识外物那是一种本能的存在,而心的作用就是用来判断事物的。如果一个人能将他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么他就能从真正的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洞察一切事物。

而“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是“致良知”。在这里“致良知”是致一个人的内心的思想道德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遵从自我。而“知行合一”则是指一个的认知与行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分离独立,两者缺一不可。假如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存在关于某件事物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完成这一认知,将心中的认知付诸实践。正是王守仁这样独到而又深刻的观点,使得心学成为明代的主流思想之一。

除却以上三点基本的心学观点外,博文多识的阳明先生还有其他许多关于心学的观点等着我们前去挖掘和品读。

王守仁是谁

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博闻多识,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王守仁肖像

王守仁乃浙江绍兴府人士,出生于家境显赫之家,自幼便熟读诗书展示出非凡的智慧。其父母为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从余姚搬迁至山水之乡的绍兴。王守仁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十二岁初入私塾便能与老师辩论天下大事,畅谈国家时政,感怀人事。在私塾期间发奋刻苦,随后更是之一次会试便中举人虽几次与状元之位擦肩而过,但在二十七岁那年高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后官至为两广总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朝廷中流砥柱。本该是胸怀天下,励志图志之时却接连遭到朝廷的贬斥。虽晚年复起,但迟迟暮年有心却无力再为朝廷出谋划策。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且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致知剥夺了人的天性且过于繁琐。

纵观阳明先生的一生,于国,他问为朝廷出谋划策,以国家兴衰天下兴亡为己任;于学,他继承发展心学,使得心学成为明朝的主流学说之一,更是使心学一派远传海外;于己,他的一生笔耕不缀,文学著作众多且文采斐然,并将心学的奥秘融入自己书法之中,已然无愧于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11/346655.html

“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理念” 的相关文章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样的 此计谋是不是铤而走险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样的 此计谋是不是铤而走险

还不知道:子午谷奇谋到底是妙计还是铤而走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国第一次北伐时,名将魏延曾经提出过一个可能改变三国历史的军事建议:子午谷奇谋。大致意思就是,希望丞相大人你能效仿韩信的暗度陈仓之策,领队人马出斜谷与曹军郭淮正面对峙,我魏延率领一万人马,其中五千为作...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苏麻喇姑一个在史书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的宫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传奇”无疑。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至少体现两方面:苏麻...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谁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张郃,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选择退军,这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双方交战,诸葛亮将张郃射死。张郃中箭战死之后,受益最大的是谁?谁最高兴?究竟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可以分析一下,到...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没有在周瑜与鲁肃的建议下早早称帝?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没有在周瑜与鲁肃的建议下早早称帝?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229年-252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丕公元220年篡汉称帝,刘备紧接着在221年在成都称帝,而孙权则是一直“隐忍”到了公元229年才称帝。虽然孙权最晚称帝,但周瑜、鲁肃两位“野心家”,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经有辅佐孙...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