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杜甫含泪写下的诗,可惜唐肃宗并不懂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7-30)180

公元756年五月,杜甫刚担任左拾遗没几天,便因疏救房琯,得罪了唐肃宗。

同年八月,唐肃宗便下诏让杜甫回家省亲。

后来的历史学家分析,唐肃宗故意打压玄宗旧臣,而杜甫刚好撞在了枪口上。

而事实证明,是唐肃宗没有眼光,杜甫其实是唐肃宗的坚定支持者。

他写的《收京三首》就是更好的证明,我们今天只读其二。

(其二)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11月,当时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下诏派人到蜀地迎接唐玄宗。

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了这组诗,共三首,第二首尤其体现了杜甫的忠君爱国之心。

杜甫含泪写下的诗,可惜唐肃宗并不懂

1、诗人正为国事而忧。首联,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生意,生机;衰白,谓人老体衰鬓发疏落花白;天涯,这里指离朝廷很远;寂寥,冷落萧条。

这两句没有生僻字,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人很难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

(1)诗人运用了倒装手法,正确的顺序是,天涯正寂寥,生意甘衰白;

(2)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生意”和“寂寥”,既是形容环境,同时也是比喻国家兴衰。

因此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远离朝廷,看到国家正冷落萧条;为了国家兴盛,我甘愿自己更加衰老。

换句话说,诗人看到国家萧条,于是想为国出力,哪怕是自己更加衰老,也心甘情愿。

那么问题来了:杜甫现在远离朝廷,根本无法为国出力,又何谈因为国事而衰老?

只有一种解释,他正在为国事而忧,因此才会更加衰老。

但是长安和洛阳刚刚收复,诗人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何却要忧愁呢?

这个问题诗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巧妙地宕开一笔,插入了一个忽然听到的消息。

2、诗人忽然听到一个消息。颔联,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这两句话很容易让读者误解。

历来学者都认为,从杜甫写作背景看,此时唐肃宗已经登基,“哀痛诏”肯定是唐肃宗发布的,而“圣明朝”是指收复长安后下的诏书。

这种理解不对,有两个理由:

(1)“哀痛诏”,其实暗用了典故,出自《汉书》,指皇帝发布的罪己诏,但唐肃宗即位后,并没有发布过罪己诏;

(2)“下朝”,“朝”字并没有“朝令”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发布诏书”。

那么这两个词到底该如何理解?

翻开唐史不难发现,唐玄宗在公元756年八月,逃亡蜀地后,曾发布过一份罪己诏,反思自己用人不明,导致发生战乱。

因此,这里的“哀痛诏”是指唐玄宗发布的罪己诏;那么,“下朝”就是指唐玄宗从朝堂退下来,也就是让位给唐肃宗一事。

肯定会有人提出问题:唐玄宗在公元756年就发布了罪己诏,杜甫写这首诗是在公元757年,怎么可能“忽闻”呢?

这还真有可能!

因为唐玄宗发布罪己诏时,杜甫被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无法得知消息,等到次年四月冒死逃出后,他最关心的是平息战乱,而此时的诏书都是从唐肃宗手中发布,他根本不会顾及躲在蜀地避难的唐玄宗。

那么杜甫此时回家探亲,为什么会忽然听到关于唐玄宗的事情呢?

因为此时长安已经收复,唐肃宗下诏派人前往蜀地迎接唐玄宗。

杜甫这才想起了唐玄宗,后来又通过他人得知这个消息:唐玄宗曾经发布罪己诏,并且已经禅位给唐肃宗。

那么这个消息与诗人的忧国之情,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先要回答,杜甫到底为何而忧?

3、诗人为何而忧?颈联,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文思,指帝王的功业。

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典故。

(1)商老,指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老者,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

那么杜甫为什么会怀念商老呢?

商老是太子的羽翼,唐肃宗李亨本来也是太子,可见杜甫怀念的是能够保护唐肃宗的人。

也就是说,杜甫感受到了一个危机: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有可能会与唐肃宗争夺帝位,而此时却没有能够保护唐肃宗的人。

(2)帝尧文思,语出《尚书》:“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后用来比喻皇帝禅位。

很明显,杜甫借用这个典故,是希望唐玄宗能够像尧帝一样,禅位给唐肃宗。

因此我们知道,诗人担心唐玄宗与唐肃宗争夺帝位,这是他之所以忧虑的原因。

读到这里,您应该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颈联和颔联的顺序好像弄反了,诗人应该先产生忧虑,然后才得知唐玄宗发布罪己诏及禅位的消息,诗人为什么要颠倒顺序呢?

为了突出尾联中的一个关键字。

4、诗人喜极而泣。尾联,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叨,指念叨;青霄,比喻朝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口里在不停地念叨着,恰逢得知唐玄宗曾经发布罪己诏的消息;望着朝廷的方向,禁不止泪湿沾衣。

“叨逢罪己日”,是整首诗的关键,尤其是这个“叨”字。

诗人在念叨什么?

答案很明显,他在不停地念叨自己的担忧,也就是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可能与唐肃宗争夺帝位。

您看,一个“叨”字,不仅很好地承接了颈联,而且还借颈联之力,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担忧之情。

正是因为他心中有深深的担忧之情,当他听说唐玄宗已经发布罪己诏时,才会喜极而泣,深情地望着长安。

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诗人前面的担忧之情越深,后面的喜悦之情也会越深。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按正常的顺序,颔联写诗人的担忧,颈联写诗人听到的消息,那么这个“叨”字,与诗人的担忧被隔开,就很难借力表达出更深的感情。

为了能通过“叨”字,表达出更深的感情,这就是诗人采用倒叙法的原因。

读完整首诗,有一点让人非常诧异:杜甫明明已经得罪了肃宗,在帝位的争夺中,他为什么仍然坚定地支持肃宗呢?

5、杜甫支持肃宗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唐玄宗在晚年确实犯了很多错,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宠信安禄山,而这桩桩件件,杜甫都有切身的感受:李林甫两次阻挡杜甫的仕途;在天灾之年,杨国忠不顾百姓死活,缓放赈灾粮,高价屯粮牟取暴利,杜甫的小儿竟然被饿死;安禄山就更不用说了,让杜甫一家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2)唐肃宗领导朝廷军收复长安、洛阳,功劳甚大,杜甫对此是非常认可的,这组诗的第三首也说明了这一点。

(3)首联中已经交代,诗人为了国家兴盛,甘愿自己更加衰老,可见他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考虑到国家不应再卷入另一场权力争夺的战乱中,而现在唐肃宗收复两京后,显然更得民心,因此唐玄宗妥协禅位,是最平稳的权力过渡 *** 。

我认为第三点,应该是杜甫支持唐肃宗的关键原因。

可惜的是,唐肃宗并不是一位明君,眼睛被权力所蒙蔽,无法感受到杜甫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反而无情地打压忠心爱国之臣,这是杜甫仕途上的悲剧,也是唐肃宗不可能光耀青史的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7/391643.html

“杜甫含泪写下的诗,可惜唐肃宗并不懂” 的相关文章

范质:北宋初期宰相,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

范质:北宋初期宰相,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

毕士安: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曾在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

毕士安: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曾在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

毕士安(938年-1005年),本名毕士元,字仁叟,小字舜举,代州云中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进士及第。宋太宗即位后,拜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入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真宗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

汤隆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八位

汤隆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八位

汤隆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金钱豹子,出身铁匠,延安府知寨官之子。他在武冈镇打铁度日,后遇到李逵,便随其加入梁山。后举荐徐宁,打造钩镰枪,为梁山大破连环马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八位,上应地孤星,负责监造军器铁甲。征方腊时战死于青溪县,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汤隆的详...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道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道全是在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构人物,号称地灵星,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民间医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状元顾鼎臣简介:著有《未斋集》、《文康公全集》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