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含泪写下的诗,可惜唐肃宗并不懂
公元756年五月,杜甫刚担任左拾遗没几天,便因疏救房琯,得罪了唐肃宗。
同年八月,唐肃宗便下诏让杜甫回家省亲。
后来的历史学家分析,唐肃宗故意打压玄宗旧臣,而杜甫刚好撞在了枪口上。
而事实证明,是唐肃宗没有眼光,杜甫其实是唐肃宗的坚定支持者。
他写的《收京三首》就是更好的证明,我们今天只读其二。
(其二)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11月,当时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下诏派人到蜀地迎接唐玄宗。
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了这组诗,共三首,第二首尤其体现了杜甫的忠君爱国之心。
1、诗人正为国事而忧。首联,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生意,生机;衰白,谓人老体衰鬓发疏落花白;天涯,这里指离朝廷很远;寂寥,冷落萧条。
这两句没有生僻字,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人很难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
(1)诗人运用了倒装手法,正确的顺序是,天涯正寂寥,生意甘衰白;
(2)诗人运用了借喻手法,“生意”和“寂寥”,既是形容环境,同时也是比喻国家兴衰。
因此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远离朝廷,看到国家正冷落萧条;为了国家兴盛,我甘愿自己更加衰老。
换句话说,诗人看到国家萧条,于是想为国出力,哪怕是自己更加衰老,也心甘情愿。
那么问题来了:杜甫现在远离朝廷,根本无法为国出力,又何谈因为国事而衰老?
只有一种解释,他正在为国事而忧,因此才会更加衰老。
但是长安和洛阳刚刚收复,诗人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何却要忧愁呢?
这个问题诗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巧妙地宕开一笔,插入了一个忽然听到的消息。
2、诗人忽然听到一个消息。颔联,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这两句话很容易让读者误解。
历来学者都认为,从杜甫写作背景看,此时唐肃宗已经登基,“哀痛诏”肯定是唐肃宗发布的,而“圣明朝”是指收复长安后下的诏书。
这种理解不对,有两个理由:
(1)“哀痛诏”,其实暗用了典故,出自《汉书》,指皇帝发布的罪己诏,但唐肃宗即位后,并没有发布过罪己诏;
(2)“下朝”,“朝”字并没有“朝令”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发布诏书”。
那么这两个词到底该如何理解?
翻开唐史不难发现,唐玄宗在公元756年八月,逃亡蜀地后,曾发布过一份罪己诏,反思自己用人不明,导致发生战乱。
因此,这里的“哀痛诏”是指唐玄宗发布的罪己诏;那么,“下朝”就是指唐玄宗从朝堂退下来,也就是让位给唐肃宗一事。
肯定会有人提出问题:唐玄宗在公元756年就发布了罪己诏,杜甫写这首诗是在公元757年,怎么可能“忽闻”呢?
这还真有可能!
因为唐玄宗发布罪己诏时,杜甫被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无法得知消息,等到次年四月冒死逃出后,他最关心的是平息战乱,而此时的诏书都是从唐肃宗手中发布,他根本不会顾及躲在蜀地避难的唐玄宗。
那么杜甫此时回家探亲,为什么会忽然听到关于唐玄宗的事情呢?
因为此时长安已经收复,唐肃宗下诏派人前往蜀地迎接唐玄宗。
杜甫这才想起了唐玄宗,后来又通过他人得知这个消息:唐玄宗曾经发布罪己诏,并且已经禅位给唐肃宗。
那么这个消息与诗人的忧国之情,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先要回答,杜甫到底为何而忧?
3、诗人为何而忧?颈联,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文思,指帝王的功业。
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典故。
(1)商老,指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老者,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
那么杜甫为什么会怀念商老呢?
商老是太子的羽翼,唐肃宗李亨本来也是太子,可见杜甫怀念的是能够保护唐肃宗的人。
也就是说,杜甫感受到了一个危机: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有可能会与唐肃宗争夺帝位,而此时却没有能够保护唐肃宗的人。
(2)帝尧文思,语出《尚书》:“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后用来比喻皇帝禅位。
很明显,杜甫借用这个典故,是希望唐玄宗能够像尧帝一样,禅位给唐肃宗。
因此我们知道,诗人担心唐玄宗与唐肃宗争夺帝位,这是他之所以忧虑的原因。
读到这里,您应该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颈联和颔联的顺序好像弄反了,诗人应该先产生忧虑,然后才得知唐玄宗发布罪己诏及禅位的消息,诗人为什么要颠倒顺序呢?
为了突出尾联中的一个关键字。
4、诗人喜极而泣。尾联,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叨,指念叨;青霄,比喻朝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口里在不停地念叨着,恰逢得知唐玄宗曾经发布罪己诏的消息;望着朝廷的方向,禁不止泪湿沾衣。
“叨逢罪己日”,是整首诗的关键,尤其是这个“叨”字。
诗人在念叨什么?
答案很明显,他在不停地念叨自己的担忧,也就是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可能与唐肃宗争夺帝位。
您看,一个“叨”字,不仅很好地承接了颈联,而且还借颈联之力,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担忧之情。
正是因为他心中有深深的担忧之情,当他听说唐玄宗已经发布罪己诏时,才会喜极而泣,深情地望着长安。
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诗人前面的担忧之情越深,后面的喜悦之情也会越深。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按正常的顺序,颔联写诗人的担忧,颈联写诗人听到的消息,那么这个“叨”字,与诗人的担忧被隔开,就很难借力表达出更深的感情。
为了能通过“叨”字,表达出更深的感情,这就是诗人采用倒叙法的原因。
读完整首诗,有一点让人非常诧异:杜甫明明已经得罪了肃宗,在帝位的争夺中,他为什么仍然坚定地支持肃宗呢?
5、杜甫支持肃宗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唐玄宗在晚年确实犯了很多错,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宠信安禄山,而这桩桩件件,杜甫都有切身的感受:李林甫两次阻挡杜甫的仕途;在天灾之年,杨国忠不顾百姓死活,缓放赈灾粮,高价屯粮牟取暴利,杜甫的小儿竟然被饿死;安禄山就更不用说了,让杜甫一家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2)唐肃宗领导朝廷军收复长安、洛阳,功劳甚大,杜甫对此是非常认可的,这组诗的第三首也说明了这一点。
(3)首联中已经交代,诗人为了国家兴盛,甘愿自己更加衰老,可见他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考虑到国家不应再卷入另一场权力争夺的战乱中,而现在唐肃宗收复两京后,显然更得民心,因此唐玄宗妥协禅位,是最平稳的权力过渡 *** 。
我认为第三点,应该是杜甫支持唐肃宗的关键原因。
可惜的是,唐肃宗并不是一位明君,眼睛被权力所蒙蔽,无法感受到杜甫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反而无情地打压忠心爱国之臣,这是杜甫仕途上的悲剧,也是唐肃宗不可能光耀青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