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勾勒出淋漓尽致的江南水乡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吧。
江南的美,美于那绵绵如丝无声的细雨,美于那无声的青烟,还有那古镇的青石板,还有那小桥下潺潺的流水声。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翠叶吹凉。
江南的那细雨,那和风,那杨柳岸,那亭台楼阁,便是绘画出淡雅的江南烟雨。那亭亭玉立的小桥,那潺潺的流水,那和蔼可亲的人家,那青砖黛瓦,那大街小巷,便是勾勒出淋漓尽致的江南水乡。
行走在江南烟雨中,和风,吹绿了,一江春水;细雨,滋润了,一方沃土;杨柳岸,不知陶醉了多少才子佳人。行在江南的古镇,小桥传承着江南水乡千年浓厚的文化,流水孕育着江南的生气勃勃灵气,人家延续着江南的淳朴风土人情。独上西楼,明月照千里,便有千古风情。
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文学圣地,这里的文学色彩丰富,对于文人墨客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甚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空气都包含着一种诗情画意。江南也因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在盛唐、南北宋时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流连驻足,在此吟诗作画,成为众多文化相互借鉴,融合之地。这其中就有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李白、杜甫之外名气更大的唐代诗人,也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说,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开头两句赞美江南风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现得那么真挚而充满感情。诗人深情的赞美,深切的思念,如春草生发,如春江涨潮,自然而充满爆发力。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升起了,霞光点燃了江边那如火的鲜花,红得那么耀眼,那么精神,带着跳动的光焰,带着春日的勃勃生机,“红”色是基调,是春日太阳、霞光的杰作,好似音乐中的主旋律,而如火苗跳动的江边鲜花就是那最精彩的聚光点,好似音乐中的华采乐段,“火”字还写出了春风翻拂鲜花散发出不同光彩的神态。
“水”是江南生命的源泉,是江南灵秀的血脉,而春日江水更是江南美的文化的象征,春潮起波,春水涨绿,生命在江水中复甦、滋长、膨胀、散漫,充塞于江南大地。
那江水的绿色是一种醉人的绿,是一种多情的绿,是一种似梦似幻的绿,它远远胜过了可作染料的蓝草的颜色。因为它能染出江南春色。不管是谁,看它一眼就永远难以忘怀,即使到了老年,江南的美也将和人生的青春一道留在最美好的记忆中,“能不忆江南”正是写出了这种神往。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说,江南的回忆,最让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游走在天竺寺中寻找中秋盛开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白居易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之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首先写到难忘的灵隐寺赏月赏桂。“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如此幽美的环境使他终身难忘。
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说,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容易想起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白居易在这首词里是追忆苏州往事。“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开头是说,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照应之一首的结尾和第二首的开头,把镜头移向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
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这三首词的妙,不在于前边把江南、把杭州、把苏州描绘得多么美,而在于每一首结尾的感叹。细想来,这三句感叹是有内在联系的。江南好,所以,忍不住回忆;江南忆,所以,期盼重游;越是期盼,越是忍不住回忆,所以,下定决心要复相逢。这三句里,除了“更”和“复”有一些诗歌语言的特性之外,其他都非常直白浅显,但读来就是那么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