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诗作中探索真实的武则天,她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令后世影响最深刻的就是这一身份。抛去女帝的身份,武则天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矗立着两座高大而宏美的建筑:天堂与明堂。它们都是在原来的旧址上重新设计建造而成。
千年前的东都洛阳城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此理政、礼佛和生活。大抵是长安城的过往太过惨痛,这位女帝在移居东都洛阳城后,终生没有再回返。
01
提到武则天,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女帝身份:她为了权力不惜残害自己的子女,以及那首带着传说色彩的《催花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腊日宣诏幸上苑·催花诗》
其实,这并不仅仅只是一首诗,也是一纸诏书。
诏书上就题着这首诗,这首诗,就是诏书的原文。
把诏书写成一首诗,或者说,以诗为诏书,作为绝对中规中矩的官方诏书,翻遍历史,只怕也没有几例了。
腊日,即农历腊月初八。
还是冬天。
万物肃杀,生命凋零的季节里,让百花齐放,这本就是违背常理的。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下这样根本不合理的诏令呢?
据说,当时,有大臣请武则天前往上苑赏花,实则是要行谋逆之事。起初,武则天大抵并未细想,或许还带着几分好奇,便答应了,然而不久,武则天便理智回笼,查出了其中的端倪。但她并没有声张,更没有大肆抓捕问罪,而是写下了这道特殊的诏书,并令人宣诏到上苑。
这道诏书的接旨人是谁呢?
是春神:
朕要在明天早上游玩上苑,特诏令春神让百花连夜齐放!
可想而知,这样一道奇异的诏书会带给满朝文武怎样的震动。
然而,当第二天一早,群臣随武则天来到上苑,果然见百花齐放;对于这样近乎神迹的表现,并不知晓内情的臣子们只有惊撼莫名,反而让武则天的威信愈加提升。
这背后还有哪些操作,后人不得而知。但从此一事便足见武则天的冷静、智慧与手段,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变大不利为大利。
02
如果说《催花诗》展现的是武则天的帝王威严与智慧,那么,下面这首诗则展现了武媚娘小女子的凄婉哀情: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娘》
“思纷纷”、“憔悴支离”、“忆君”、“长下泪”、“石榴裙”,即使不知道这首诗的背景,只看这几个词,亦可知这是一首思人的哀怨之诗。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与上一首诗完全相反,甚至找不到一点共通之处,如果不是知道这首诗是武则天所作,大抵不会有人把这样一首凄凄切切的诗同一代女帝联系在一起。
然而,它的作者确实是武则天,也是武媚娘,是在唐太宗去世后,在感业寺出家为尼的明空:
我日夜思念于你,相思过度,身心憔悴,以至于把红色看成是绿色;
你若是不相信我的泪水是为你而流,就请你打开衣箱,看看那泪痕斑驳的石榴裙,那是我苦思你的证明!
据说,已经登基为帝的帝王李治正是看到这首诗,才想起了自己的旧情人——媚娘。
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红色和绿色,相差是很大的。能把红色看成是绿色,这得要是多么恍惚的精神状态,而这都是因为思念心中的爱人。
如果说这句诗还化用了梁王僧孺诗的“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诸宾》)的典故,那么“憔悴支离为忆君”就是绝对直白的情话,我这般的憔悴就是为了你,不遮掩,不含蓄,不做作。
然而,诗的作者清楚地知道,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自己却只是一名卑微到尘埃里的尼姑,即使对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情意,甚至于对自己已经全然没有了爱意,明空也好,媚娘也罢,又能做什么呢?不过只能黯然自伤罢了。
然而,苦情的媚娘却还是想要向你证明,哪怕你不相信,哪怕你已无情,至少,斑驳着重重泪痕的我的石榴裙——是我为你饱受相思之苦的证明!
这是泣诉,是无奈的哀告,也是卑微的明空、媚娘能做出的唯一自证与努力!
有人说,这是心机深重的武则天为了回宫夺权的刻意之作,然而,一诗入眼,一诗入心,一个没有半点真情实感的人,又怎能写得出直击人心的句子呢?
不是武媚娘玩弄了感情,而是“一入宫门深似海”,是来自无情深宫的风刀霜剑把本来柔情婉转的少女生生逼成了冷酷的女王。
03
武则天去世时留下了无字碑。
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欲千秋功罪,后人评说;也有人说,本来是有碑文的,只是因为各种缘故,没能刻上去。
其实,无论是对于武媚娘,明空还是武则天,当时的时代都难以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人道主义的怜悯。
武媚娘14岁便由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为才人,14岁,正是花季少女,明艳秀美真性情,却整整12年未获宠爱,直到26岁的人近中年,却要出家为尼,这是何等的不公?
但没有人会关心。
从古至今,君王死后,宫妃出家为尼者有之,为君王殉葬者亦有之,古之常理,何错之有?
如果明空真的就此在感业寺为尼一生,大抵后世史书不会有属于武媚娘的只语片言。即便有,寥寥几语,怎能道尽青春女子一生的凄惨遭际?
26岁的武媚娘、明空含着自己的血泪,一步步走上至尊的高位,变成众人眼中牡鸡司晨、霸占李家天下、残暴独裁的武则天,剥掉的,不仅仅是善良、软弱、依赖,更是曾经那颗期期艾艾、期盼明月朝阳、憧憬人事美好的女儿心……
碑刻,记录君王生平功绩,然而作为女帝的武则天,本身就受到来自男性臣子的诟病,虽以武力镇压了各路反抗大军,也用酷吏镇住了朝中的局势;然而,晚年病重在床,却被臣下发动政变,被亲生儿子夺权——
回想这一生,没有普通百姓的平安喜乐,没有民间夫妻的儿孙满堂,一个没有强势依傍的女子,终此一生在后宫、前朝危机里苦苦挣扎、汲汲营营,到头来,没了丈夫,没了女儿,没了儿子,风烛残年,孤家寡人,黄泉路近,受迫于人……
便是有碑文,也免不了后世史书之笔骂名滚滚,那么,又何必强求那些虚名呢?
武媚娘,明空,武则天,从来都是走在一条有去无回的独木桥上,心中的所思所想,“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