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清代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描绘了莲花旺盛的生命力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25)190

郭恭,清朝时期官员,乾隆四十五年举人,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命若飞蓬,有时候,轻轻一阵风,就能让它飘荡而无所依靠。然而,或许造物主也知道了这个弱点,所以便又稍作调整,给生命赋予各种强大的信念和意志。生命在附加上此类物质之后,从此就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切莫说人类自身,更是好像沙滩上的顽童,一一捡拾的那些贝壳,同样也会形形 *** ,种类繁多。面对变幻莫测的命运,有的人选择妥协,得过且过,飘若烟尘;有的人却义无反顾,走向虽然艰难却更具挑战性的人生。

清代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描绘了莲花旺盛的生命力

事实必将证明,唯拥有大信念和大毅力之人,才能牢固地把持住为人根本,本分做人,老实做事,绝对不会随波逐流,最终彻底掌握好属于自己的命运。

《赋得秋池一枝莲》

【清】郭恭

秋至皆零落,

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

未肯即随风。

这是一首赋得体诗中的咏物诗,所谓“赋得体”,多以前人某一名句诗或成语为题目,然后自抒胸臆,或咏物,或咏史,或假设情景,或录用题意,式样繁多。赋得体起始于南北朝时的梁代,铺陈娴熟于唐朝,唐人赋得体诗另兴于应制诗与试贴诗以外,形式要灵活得多,内容也更为广泛。但是到了后来,赋得体逐渐成为试贴诗般的存在,变得僵硬呆板,毫无新颖之处,特别是清朝时期,几乎演化成了“八股诗”,没落至此,再无诗意可言。

这首《赋得秋池一枝莲》出自于清朝诗人郭恭,其人无事迹记载流传下来,这大抵便是小人物的悲哀与渺小,历史烟云轻易就将他们淹没在滚滚时光长河之中,没有半分声息。

清代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描绘了莲花旺盛的生命力

首句“秋至皆零落”,干脆利落地把人的情思带入到肃杀的氛围之中,深刻体味到秋季的无情与残酷,还有侵入肺腑的那些彻骨寒意。恰似诗人所写“自古逢秋多寂寥”一般,文人墨客往往会受到这种悲秋的影响,“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落脚在句尾的”零落“二字上面,以切实的笔触状写眼前景物,道出万物凋落枯萎的原因正是因为秋天的到来,这种暗含哲理的因果关系,把诗人内心里不可琢磨的那种凄清孤寂的印象,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之上,从而更使人显得愁绪万端,百感交集。

正是在这样神情萧索的背景下,诗人笔锋忽然转向,写出一句“凌波独吐红”。如此落笔似乎显得突兀,事实上却恰如其分,极富情致。因为有了上句丰富画面的极致衬托,才让我们和诗人当时的感觉一样,忽然眼前亮堂起来。池塘周边草木,甚至塘中荷叶,都已经随着季节的冷意加深,而凋落衰败起来,这个时候,唯有一枝莲花依然亭亭玉立在池塘中间,绽放如夜色里的火焰,孤绝而醒目。

在诗人巧妙安排下,开头两句诗描绘出来两帧形色各异的画图,一幅凄凉冷清,一幅红艳如火,因为现实却更加逼真。这种前后景物不一致性的强烈对比,愈发显示出来“秋池一枝莲”的旺盛生命力。诗人抓住这些来自于生活里的精彩细节,赋予其多姿多彩的情感,从而才能够激发与众不同的艺术灵感。

清代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描绘了莲花旺盛的生命力

诗到此处,仍然停留在对事物的外在描绘之上,但也由此才自然而然地诱导出来诗人内在的感悟:“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在这个万物飘零凋落的日子里,是什么造就出来这一枝“凌波独吐红”的莲花?原来,莲花深深地扎根在淤泥中间,拼命依靠根茎汲取着营养来壮大自己,才没有像其他的植株那样随着秋意渐渐加深而枯萎凋谢,随风飘逝,杳无踪迹。

宋代大儒周敦颐在其名篇《爱莲说》中,曾经对莲花的高贵品质夸赞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诗另辟蹊径,简洁明了地指出莲花之所以能够卓而不群,便在于它具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愿意扎根在淤泥里面,不嫌弃,不懈怠,从而造就出来与众不同的风姿。

这首小诗虽然语词平淡,却在寻常的言语内部暗藏哲理,显示出别样的深邃意境。前面两句,诗人并不明确刻画莲花外形样貌,仅仅突出其一枝独秀的特征,巧用对照,为揭示深刻的人生体悟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写的好处,便在于更加引人注目,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出来别样意思,而不拘泥于诗句本身。

我们行走人生旅途,期间诱惑与欲望何其多,如何更好地抵挡这些外物侵蚀,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诗成为一个良好的媒介出现,引领我们学会思考:外物若秋风,能够吹动飘散的只有那些根基浅薄之物,如果能够像莲花一样扎根淤泥深处,不断地汲取可以壮大自我的营养,生命力就会变得愈加旺盛,更加持久。这大约也是本诗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深意,给予我们的启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8/395984.html

“清代郭恭所作的《赋得秋池一枝莲》,描绘了莲花旺盛的生命力” 的相关文章

施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

施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

施恩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金眼彪”,在小说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中首次出现,出场时是一个小管营,后来于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中跟随二龙山头领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巡逻营步军头领。施恩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在打常熟时落水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乐和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七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乐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和(Yuè Hé),原是登州城里看守监狱的小牢子,祖籍茅州人氏。乐和聪明伶俐,各种乐曲,一学着便会,又有一副...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卢照邻所作的《咏史》,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时期诗人、官员,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卢照邻一生都无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早年还被人陷害,不幸入狱。其《释疾文》中说:“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于老庄。...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待举,唐朝许州颍川...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

《客中行 / 客中作》

《客中行 /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 / 客中作》译文及注释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注释客中:指旅居他乡。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襄水上,...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文观止·卷四》收录了李斯的《谏逐客书》,此书不仅文采斐然,辩词极佳,更是博引古今,规模宏大。李斯不仅凭借此书改变了自己本该被遣返的命运,还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终于跻身枢机之列,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