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9-02)16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从表面上看,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建立梁朝后,唐朝就终结了。实际上,毁掉唐朝的,应该算是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就是他引领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烽烟四起,沉重打击了唐帝国,这才让中央朝廷再也无法控制诸侯,这才让唐朝走到了它的终点。

其实,唐帝国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延缓这一劫难的。黄巢本是曹州冤句人,世代都是私盐贩子,积累了不少财富,也不愿意让后代从事这项刀口舔血的营生。于是,黄巢作为全家人的希望,努力读书,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走向仕途,改变门第。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黄巢也确实这么做了,可惜科举一直不顺利,屡屡落榜。再火热的热情,总会被冰冷的现实所浇灭。在最后一次落榜离京后,黄巢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是文人雅士喜爱观赏的花卉,黄巢也不例外。黄巢存世的三首诗中,有两首就是以菊花为题材的,这一首知名度更高。每每读此诗,让人想笑,又让人想哭。

诗中前两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如同画面一般塑造了菊花的高傲形象。没有任何正面描述,更没有细节描写,诗人仅仅抓住了菊花耐寒这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让菊花卓尔不群的风姿跃然纸上。

前两句中,诗人云淡风轻,却又意味深长地说: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时,菊花怒放,正是百花凋零之时。“九月八”实际上说的是九九重阳节,这时候才有登高赏菊的风俗。为什么要将重阳节提前一天?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也有人认为,这体现出诗人的迫不及待,体现出亟待暴风雨来临的迫切心情。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从表面上来看,第三、四句很容易理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无非就是从香味、从颜色等方面来说明重阳菊花盛开的壮观景象。到了那一日,菊花的香气弥漫了整个长安,满城之内,都是如同披着黄金甲菊花的奇景。

然而,哪怕不了解时代背景的读者,也会在这一份宁静中嗅出肃杀的气味。这就是一首好诗带来的言外之意,它并非孤零零地停留在字面,而是将特有的诗意,传达到每个读者的心中。

诗人期待那一天,菊花的香气并不是萎靡而祥和的,而是“冲天香阵”。正是这种雄浑气势,才可以浸透长安。长安在此处,既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代表了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诗人希望菊花可以涤荡旧日长安的落魄之气,能让新生事物独占鳌头。

至于说满城的“黄金甲”,则是诗人对暴风雨过后的憧憬。他希望菊花能够占据长安,也希望能够遍地怒放。整个长安都是菊花,当然意味着农民起义可以摧毁旧势力,主宰一切。

这首诗之所以让人笑,那是因为它透露出的豪气,惊艳了一千年。历代的文人,即使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即使斥责黄巢为乱臣贼子,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英雄壮志。在被命运所抛弃之时,勇于抗争,勇于打破不平等,不公平的现状,无疑是真的猛士。

这首诗之所以让人哭,也是因为它的豪情并没有成真。因为农民起义军领袖的局限性,也就是黄巢个人的局限性,并不能在摧毁旧制度的前提下,构建新的制度。他所改变的,无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这种局限性,并非黄巢的过错,而是命运的使然。所以,诸如黄巢、李自成这样的农民军领袖,即便攻破了京师,也很难保全胜利成果,往往功败垂成,让人唏嘘不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9/397524.html

“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流传了一千年” 的相关文章

李衮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五位

李衮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五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飞天大圣,邳县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与樊瑞、项充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

鲍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位

鲍旭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鲍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鲍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丧门神,寇州人氏,原是枯树山寨主,后与李逵结交,率部投靠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杨林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锦豹子,彰德府人氏,流落绿林。后因结识公孙胜、戴宗,而到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侠客行》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译...

《怨情》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译文及注释译文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注释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⑵深坐:长久的坐。颦(pí;n):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

为什么说王勃的人生高开低走了?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怎样的转变?

为什么说王勃的人生高开低走了?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怎样的转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虽说大唐的文人才子辈出,但能被称为惊才绝艳的依旧屈指可数,王勃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人生仅有短短二十余载,但依旧灿若星辰,辉照千古。作为";初唐四杰";之首,周时安赞他";子安高华最盛";,崔融评他&q...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分为哪四个阶段?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活和创作分为哪四个阶段?

杜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世为京兆(长安)杜陵人,祖籍襄阳,曾祖依艺为巩县令,移居河南巩县的瑶湾,杜甫即出生在巩县。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诗人,父亲杜闲是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曾做过充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但一生不得志。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