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藏族节日 藏族独特的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历史文化3年前 (2022-01-08)230

新年藏族节日繁多,其中为隆重、更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更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从藏历初一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族的新年有两种,一种是藏历农家年,一般只在 *** 日喀则带,其中包括 *** *** 的尼木县,是后藏一带的藏族过的新年,他们把每年的藏历十二月一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另一种是 *** 大部分地区,都过的藏历每年一月一日的新年。藏历是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基本上与夏历相同。据记载,公元前一百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以月球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平年十二个月,全年三百五十四日;闰年十三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三百八十四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湖”,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朔”小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

藏历采用下支纪年,以“阴阳”与“水、火、土、金(藏文直译为铁)、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阴火兔等,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里运行和日月食也做预报。

藏族节日  藏族独特的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根据藏历理论,每三十二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一年有十二个月,月有大小,有星期。自1027年藏历的火兔年(宋天圣万年丁卯)开山,每六十年称为一个“饶回”,相当于甲子。藏历为阴阳合历,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藏族最初运用物候观察,以麦熟为岁首;后受古代汉历、印度历的影响、自公元624年始有纪元,称“火、至、海”纪兀;自7世纪中叶开始用十二年循环纪年;至9世纪前期进而使用六十年循环纪年,到公元1027年、自印度译《时轮经》为藏文,时为藏历阴火兔年、藏语将此年称为“饶回”,意为“胜生”,遂以此为纪元、称“胜生周”纪元。藏历的年长度为365.270645太阳日,月长度为29.530587日。后来在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叫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在13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规定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在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普遍流行。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因此又谓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在马山上和折多河畔汇集,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然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跳弦了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有交流物资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为期两天。传说在很久以前博峪是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耕种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卜山采花,被大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于是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上山采花纪念她。从此就形成了采花节。

萨嘻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是藏族每年四月十五日举行的节日。关于萨噶达瓦节有不同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这个节日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另一种是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 *** 的日子。每当这天 *** 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还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女儿节是甘肃文县的藏族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举行的节日。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呼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是 *** 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 *** 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藏族节日  藏族独特的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六月三十日举行,为期四至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六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 *** 进行施舍。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注册封五世 *** 和四世班禅后、 *** 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 *** 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会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又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六月三十日, *** 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租,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在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洒、酥油茶,吃着酸 *** 、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1/419549.html

“藏族节日 藏族独特的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唐朝宰相、书法家,尚书右丞王维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

钟会在书法方面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钟会在书法方面造诣如何?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李智云(603—617年),原名稚诠,字集弘,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为万贵妃。善于射箭,工于书法棋弈。 隋朝大业末年,跟从李建成寓居于河东郡。晋阳起兵后,被解送长安,为刑部尚书阴世师杀害,年仅十四岁,无后。义宁元年,追赠左仆射、楚国公,谥号为“哀”。武德元...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汉贼是不是真的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的曹操是什么?曹操真的是汉贼吗?后来尽管诸侯联军已经攻破了洛阳,本来可以乘胜追击的情况下,诸侯联军却因为分赃问题大打出手,白白错失了打败董卓的机会。曹操兵少将寡,独自追击董卓时被打败差点死在战场上,幸好军士把马匹让给他才得以...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每一次君王更替,朝臣们都会进行一次大换血,除了一些特别要紧的大臣之外,其余的人都会被剔除出去,而那些冒犯君王的,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到边陲。而作为体现帝王个人喜好的后宫,除非那些地...

历史上顺治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她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顺治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她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顺治帝,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除了是一个痴情的皇帝,还是一个留下谜案比较多的皇帝,比如民间传说他的出家。那么顺治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了呢?关于顺治帝的死亡,历史上只给出了11个字的记载,据《清实录》记载“丁巳...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雍正帝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雍正皇帝一生给世人留下两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清朝十二帝,名气最大的当属康熙和乾隆,毕竟“康乾盛世”乃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代表了封建制度的巅峰,其缔造者自然名留青史。名气最大的是康熙乾隆,最神秘的却非雍正帝莫属,雍正帝不仅是清朝最勤...

古代皇帝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乾隆皇帝每天三点就起床了

古代皇帝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乾隆皇帝每天三点就起床了

还不了解:皇帝的一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皇帝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随着电气时代的来临,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让人类开始了丰富的夜生活,摆脱了以往农耕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这也导致了现代生活下,往往在七八点钟早起要比晚睡困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