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女将李贞的简介 如何评价李贞
她从童养媳变成一名革命战士,行军作战,历尽千辛万苦;她是新中国首位女将军,还与丈夫甘泗淇成为 *** 首对将军夫妻;她的遗嘱中交待:将其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交党费,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丈夫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办学补助。她,就是开国少将――李贞。
李贞将军(1907――1990)湖南省浏阳县人。中国人民 *** 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贞少将照片
李贞将军简介国家文物局原顾问。
李贞同志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她先后担任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县苏维埃 *** 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兼赤卫军政委、红六军团和湘鄂川黔军区组织部长等职,参加了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历次战斗中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英勇顽强。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后调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她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为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大贡献。抗美援朝时期,她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她1953年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为加强防空军干部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更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为我军的法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十年动乱期间,她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她是 *** 七大候补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之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之一届全国政协代表,之一、二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届全国妇联主席团成员,第四届全国妇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贞同志从早期参加革命,就积极领导、热情关心妇女解放运动,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李贞同志无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 *** 思想。她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她品德高尚,不居功,不擅权,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 *** 人的本色;她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观念,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定;她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她待人热情,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助人为乐,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她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她不愧为中外闻名的杰出的中华女性,身经百战的巾帼将领。
李贞同志,因病于1990年3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李贞少将生平经历李贞,女,1908年出生,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 *** 。
(一)
李贞生于贫农家庭。她父亲早逝,6岁被送到一个医生家里当童养媳,起五更睡半夜,担水、砍柴、做饭、洗衣样样都干,还经常挨打挨骂。
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南方,工会、农会、妇女解放协会,如同雨后春笋,冲破重重阻力,迅速成长起来。仿佛一夜之间从恶梦中惊醒,18岁的湖南妹子李贞听说了革命这个新词,虽然并不知道革命到底是什么,但凭着直觉,她意识到革命可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某种改变。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填表时,她堂堂正正地写上了李贞两个字。18年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而在这之前,人们都喊她旦妹子。妇女协会的大姐们格外关怀出身贫苦的李贞,她们详细询问了李贞的生活情况,有空就教她识字学文化。为了回报大姐们的关怀,遇到妇女协会有什么活动,李贞总是走在前,抢在先,随着 *** 员到各处去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农会、妇女协会、儿童团。因为她经常上山砍柴、割草,胆子大,山路熟,当时党的许多秘密文件,就是经她的手送到了指定的地方。在火热的革命熔炉中,她天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也日益显现,因为成绩出色,先后被选为浏阳县永和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区妇女协会委员。
1927年,李贞加入中国 *** 。入党一个多月后,以蒋介石为首的 *** 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马日事变,向 *** 举起了屠刀。一天晚上,在团防局当伙夫的叔祖父趁着夜色来到李贞的住处,进门就说:快逃吧,他们的通缉令上有你的名字。妇女协会的王兴大姐将三枚铜钱递给李贞,让她赶快逃走。在山里躲了几天,一个深夜,李贞偷偷跑回自己家里,母亲又惊又喜,抱住女儿痛哭。李贞的眼睛也湿润了,一时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母亲,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妈,别哭了,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第二天上午,本镇的一个自首分子跑来劝李贞去自首。李贞断然拒绝了。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打响之后, *** 人从血泊中站起来,对 *** 进行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此时,正隐姓埋名在浏阳县城一个税务局职员家做女工的李贞,零星了解到一些外面发生的情况。她急于离开,但又不知道怎样去寻找,只好焦急地期盼着,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终于来到,9月, *** 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攻打浏阳城。老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李贞却拿起一只正在纳的鞋底,冲出房门,来到浏阳河边的战斗现场。她找到自己的队伍,把所知道的城里的情况全盘托出,并接受任务去送信,参加了攻打浏阳城的行动。血腥的屠杀,并不能吓退真正的革命者。敌人的搜捕稍有松懈,李贞便开始外出活动,联络幸存的 *** 员。
1927年10月,王首道、张启龙等人奉 *** 湖南省委的指示,先后回到浏阳东乡,着手重建这里的党组织。他们与李贞取得联系后,一起组建了 *** 浏东特别支部。同年底,他们又组建了浏东游击队。在浏东游击队期间,李贞曾有过一次类似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举。那时,正是寒冷的冬季,在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游击队遭遇到敌人。战斗从黎明打到黑夜,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叫嚣着逼上来。剩下的六、七个游击队员最后退到狮子崖上,已经无路可退,眼看就要被敌人俘虏,身为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的李贞向同志们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往崖下跳!说完后,自己带头喊着口号跳了下去。幸运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树上,由于树枝的遮挡才没有死。苏醒后,她觉得眼前是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山在转、地在旋。挣扎着,她与另外一个幸存的同志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然后相互搀扶着走了六、七十里,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已有身孕的李贞因此流产。
1928年,王首道、张启龙攻打张家坊,由李贞扮装新娘,游击队员化装成迎亲队伍,打下了张家坊。李贞在游击队里是士兵委员会委员长,杨梅生(1955年授中将衔)丢了一支枪,按纪律应枪毙。李贞力主让杨梅生戴罪立功,杨梅生免于一死,寻了个机会夺回三支枪。李贞后任平江县委军事部部长、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
1932年,李贞任湘赣边区红军妇女团政委。
1933年,李贞进入江西瑞金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在那里,她学习了世界历史、社会发展史和党的建设的理论,并又到会昌实习。有了革命实践的经验,加上了革命理论的指导,李贞在职业革命军人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1933年起,李贞历任湘赣军区医务学校政委、安福县委副书记、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二)
抗日战争时期,李贞先在冀中工作,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120师教导团政治处组织科科长、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三)
解放战争时期,李贞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
(四)
1951年,李贞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李贞后历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 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副大军区职)。
1959年,李贞作为将军合唱团成员参加了演出。
李贞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防空军),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 ***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在 ***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年3月11日,李贞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她在遗嘱中交待: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交党费,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办学补助。
李贞将军故事
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李贞,作为中国人民 *** 的之一位女将军,李贞的威名早已传扬中外,但她那颇为曲折的婚姻生活,却至今鲜为人知。跟许多历尽艰辛的革命前辈一样,女将军的感情道路也很不平坦,她曾经三次结婚,两次离婚,在血与火交融的戎马生涯中,饱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1955年9月27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 *** 举行 *** 之一次授衔仪式。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待李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周恩来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她,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之一位女将军!
一个双休日的街坊闲聊中,无意间听说一代女将李贞的故居就在笔者寓所附近。于是,我开始探究这位巾帼将星的传奇。从一名童养媳成长为一名开国将军,李贞命运的巨大改变,本身就是中国革命史诗中的一首赞美诗,即使放眼古今中外的历史,也属罕见。李贞将军83年的人生轨迹书写的不仅仅是传奇,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颂歌。
*** 燃烧的岁月,她铁心干革命
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南方,工会、农会、妇女解放协会,如同雨后春笋,冲破重重阻力,迅速成长起来。
仿佛一夜之间从噩梦中惊醒,18岁的湖南妹子李贞悄悄听说了革命这个新词。虽然并不知道革命到底是什么,但凭着直觉,她意识到革命可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某种改变。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填表时,她堂堂正正地写上了李贞两个字。18年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而在这之前,人们都喊她旦妹子。
对于出身贫苦的李贞,妇女协会的大姐们格外关怀,她们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情况,有空就教她识字学文化。为了回报大姐们的关怀,遇到妇女协会有什么活动,李贞总是走在前,抢在先――随 *** 员到各处去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农会、妇女协会和儿童团。最拿手的是送文件,因为她经常上山砍柴、割草,胆子大,山路熟,当时党的许多秘密文件,就是经她的手送到了指定的地方。在火热的革命熔炉中,她天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也日益显现,因为成绩出色,她先后被选为浏阳县永和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区妇女协会委员。
李贞入党一个多月后,以蒋介石为首的 *** 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向 *** 举起了屠刀。一天晚上,在团防局当伙夫的叔祖父趁着夜色来到李贞的住处,进门就说:快逃吧,他们的通缉令上有你的名字。妇女协会的王兴大姐将三枚铜钱递给李贞,让她赶快逃走。
在山里躲了几天,一个深夜李贞偷偷跑回自己家里。母亲又惊又喜,抱住女儿痛哭。李贞的眼睛也湿润了,一时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母亲,过了好大一会,才说:妈别哭了,你看,我不是好好的么?第二天上午,本镇的一个自首分子跑来劝李贞去自首。李贞断然拒绝了。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打响, *** 人从血泊中站起来,对 *** 进行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此时正隐姓埋名在浏阳县城一个税务局职员家做女工的李贞,零星了解了一些外面发生的情况,她急于离开,但又不知道怎样去寻找,只好焦急地期盼着,耐心地等待着。
时机终于来到,***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攻打浏阳城。老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李贞却拿起一只正在纳的鞋底,冲出房门,来到浏阳河边的战斗现场。她找到自己的队伍,把所知道的城里的情况全盘托出,并接受任务去送信,参加了攻打浏阳城的行动。
血腥的屠杀,并不能吓退真正的革命者。敌人的搜捕稍有松懈,李贞便开始外出活动,联络幸存的 *** 员。1927年10月,王首道、张启龙等老党员奉 *** 湖南省委的指示,先后回到浏阳东乡,着手重建这里的党组织。他们与李贞取得联系后,一起组建了 *** 浏东特别支部。年底,他们又组建了浏东游击队。
在浏东游击队期间,李贞曾有过一次类似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举。那时正是寒冷的冬季,在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游击队遭遇到敌人。战斗从黎明打到黑夜,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叫嚣着逼上来。剩下的六、七个游击队员最后退到狮子崖上,已经无路可退,眼看就要被敌人俘虏,身为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的李贞向同志们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往崖下跳!说完,自己带头喊着口号跳了下去。幸运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树上,由于树枝的遮挡才没有死。苏醒后,她觉得眼前是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山在转、地在旋。挣扎着,她与另外一个幸存的同志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然后相互搀扶着走了六七十里,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33年,湘赣省委派李贞到江西瑞金马克思主义学校学习。在那里,她学习了世界历史、社会发展史和党的建设的理论,并又到会昌实习。有了革命实践的经验,加上了革命理论的指导,李贞在职业革命军人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战场浴血奋战多年,李贞经历了红军、八路军、 *** 各个时期,走上了一条艰险但终将通向辉煌的人生道路。
绝望的日子,她挑战命运的安排
1908年深秋,湖南省浏阳县永和镇小板桥乡的一户贫苦农家又添了一个女婴。年近40岁的父亲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已是他第六个女儿了。失望的父亲连女儿的名字都没有心思取,于是,人们便都叫她旦妹子。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后连个大名都没有的女孩,以后会成为新中国声名赫赫的女将军。
李贞的父亲叫李光田,是个穷苦的农民,全家8口人,全靠着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收的粮食不多,除了交租剩下的更少;捕鱼更是靠不住,时多时少,有时干脆没有。李贞小的时候,经常听到父亲辛苦一天,回到家时不住的叹息声,这时的母亲只能忍气吞声,小心地劝慰父亲。
因为家境贫寒,迫不得已,李贞的几个姐姐都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李贞也难逃苦难命运的安排,6岁时被父母送到一户姓古的人家当童养媳。父母哄她说,那一家因为没有女孩,喜欢她才让她去的。临走的那天清早,无奈的母亲把李贞从睡梦中唤醒,拿出一身新衣服让她换上。长这么大,李贞还是之一次穿新衣,但穿上新衣,却要给人家当闺女。她喜欢新衣,可要是让她在新衣与母亲之间选择,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而宁愿不要新衣,可是不行,她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
古家是医生,虽然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但比一般人家好得多。出于礼貌,他们对李光田还是客气的,答应好好对待李贞,可当李光田一离开,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更使小李贞想不到的是,人家有三个女儿,而且都比她大,其中的一个对她说:你还不知道吧,你是来给我弟弟当老婆的!
当老婆?小小年纪的李贞还不知道老婆是怎么回事,可她从对方那口气神色上猜到了,当老婆不如当闺女。她哭了,叫着喊着要回家,要找妈妈去。可小小的她怎能抗拒得了命运呢?她不可能回去,只得在古家住下来,开始了她的童养媳生活。
旧社会,童养媳是底层的底层,是奴隶和下等佣人的代名词。李贞的童养媳生活就如同一场恶梦――这个6岁的小姑娘要担负起古家繁重的家务,打水、砍柴、洗衣、做饭、带孩子大盆的水端不起,要挨打;砍了柴不会捆,捆了又背不起,回来迟了,也要挨打;背一个比自己还大一岁的孩子,背不起把孩子摔着了,就更要挨打就连比她大4岁的未婚夫也常常抓住她的头发拳打脚踢,打得她鼻嘴出血,身上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在古家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李贞记不清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骂。
光阴荏苒,李贞长到十四五岁,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少女,但个子却不高,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压得她不长个头。人长大了,胆子也随着大了起来。一次,李贞跟几个要好的童养媳悄悄商量,想偷偷离开婆家,到城里去做女工。李贞的这些想法,被古家人察觉了,婆婆怕她真的要走,便决定马上让她跟儿子圆房。
1924年正月,16岁的李贞与丈夫举行了旧式婚礼,正式开始了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段酝酿了整整十年的婚姻并没有给李贞带来幸福。丈夫叫古天顺,是个耿直忠厚,但脾气暴躁的青年。由于长期受到虐待,李贞对古家人怀有一种难以化解的敌意,对丈夫也是如此,虽然表面顺从,但内心却毫无爱情可言。古天顺对于这个从小被家里当作使唤丫环看待的妻子,也很难生出多少柔情蜜意。因此,婚后两人的感情并不融洽。
有一次,李贞上山砍柴,碰上了倾盆大雨,待她把柴担回家时,浑身已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时候,古家其他人从田里劳动回来,也被雨淋湿了。因为没有干衣服换,婆婆就责骂李贞没有把衣服洗出来。李贞生气地回嘴说:我也上山砍柴去了,哪里有工夫洗衣呢?古天顺见她竟跟母亲顶嘴,抄起一根棍子就朝她劈头盖脸地打来。
丈夫的粗暴行为,使李贞伤心透了。她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绝望,觉得天地虽大,却没有自己的一线生机,于是,她穿着一身湿衣服,披头散发地跑出去准备投塘自杀。左邻右舍连忙把她追了回来,邻家的刘婆婆含着眼泪劝她说:旦娃子啊,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上山砍柴,还要挨丈夫的打骂,这是命呐,女人的命啊!我们女人就要认命呐
如果没有以后的变故,也许李贞会如刘婆婆所说的认命,做一个对丈夫百依百顺的贤妻良母。当社会变革的潮流汹涌翻滚,在李贞身边腾起巨浪时,不屈服命运的她岂会放过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她加入 *** ,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思想落后的婆婆、丈夫百般刁难、威吓也丝毫不能阻挠她干革命的决心。
1928年,李贞被 *** 反动 *** 列入黑名单,并在街上贴出了通缉她的布告,她那胆小怕事的婆家被这种场面吓坏了,反复申明这个儿媳已与婆家断绝了关系,并急急忙忙给李贞的母亲送去了一纸休书。当时的李贞,正躲在娘家屋后的深山里。当送饭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她时,李贞欣慰地笑了,她庆幸自己终于彻底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桎梏,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投身革命斗争了。
战火纷飞的年代,成就一段双子将星佳话
李贞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在血与火交融的戎马生涯中饱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
当童养媳是旧社会强加给她的不幸,因双方人生理想大相径庭而分道扬镳;后参加革命,与入党介绍人张启龙结合,但在红军肃反时期被迫离婚;后来,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做媒,李贞和甘泗淇组成了一个家庭,这段婚姻成就了一段双子将星的佳话。
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2军团与任弼时领导的红6军团在贵州印江的木黄会师,两支队伍转战到湘西,开创新的根据地。当时,李贞从红6军团组织部长调任省军区组织部长,在任弼时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一天,李贞从农村刚回来,任弼时夫人陈琮英找到她,询问了农村工作的情况。而后,陈琮英若有所指地说:女人结了婚,事情是多一些,可又不能总单身一个人呀!李贞没反应。陈琮英挑明了:我给你介绍个人怎么样?李贞问:谁?甘主任,你熟悉的!甘主任就是甘洒淇,此时已由红6军团政治部主任调任红2军团政治部主任。
对甘泗淇,李贞很熟悉。他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贫农家庭。李贞在吉安县委任军事部长时,湘赣省委有意调她担任省委宣传部长一职,但李贞考虑到自己文化不高,坚决让贤。于是,1930年刚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不久的甘泗淇,即从独立1师党代表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当时李贞恰好也调到湘赣省委工作,两人从此就认识了。甘泗淇与李贞后来又一起在红6军团工作,互相接触的机会多了,相互了解也比较透彻。有几次,他俩在一起谈工作、谈理想,一直谈到了爱情,甘泗淇还帮助李贞写了一篇总结工作情况的报告。李贞见这位知识渊博的首长这么平易近人,这么关心她的工作,极为感动,特意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
与甘泗淇交往的情景,一幕幕在李贞头脑里闪过,她非常敬仰这位有知识有才华的战将,但要和他谈婚论嫁,却从来想都没想过。恐怕不行吧。李贞心有顾虑,人家是到苏联留过学的,我可是个童养媳出身,没有文化。那怕什么,你说他的文化高,这不正好让他帮助你学嘛!陈琮英认真地说。见李贞总是摇头反对,陈琮英又说:甘主任对你印象可是相当好,他说你泼辣能干,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这句话说得李贞心里一动――甘泗淇对她这样评价,而这个人又是自己所敬慕的。她的心不觉地向甘泗淇靠近了。
1935年元旦,由任弼时主婚,李贞和甘泗淇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结婚仪式。在婚礼上,贺龙风趣地说:今天,甘泗淇和李贞结婚,完全是新式的,没有封建色彩。一不拜天地,二不拜祖宗,就是一心一意干革命,他们是很好的一对革命夫妇。大伙全被逗乐了。
了解甘泗淇和李贞的人都知道,夫妻二人晚年虽然有20多个孩子,但那都是烈士遗孤,没有一个是他们亲生的。实际上,他们曾生过一个儿子,但由于长征中艰苦恶劣的环境,小生命仅存活了十几天便夭折了。
长征征途漫长而艰难,战斗频繁,供应紧张,气候多变,人地生疏。为精简机关,军团组织部只留下三个干部,人员少,工作量大,这对已经身怀有孕的李贞来说困难就更大了。当时,李贞有一匹马,有一顶小帐篷,但她常将这些让给伤病员。由于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还是艰难地跟着部队。战友们发现后,纷纷来看她。伤员流着泪将马还给她,可她坚决不要,最后大家不由分说,用一条长布带将她强行捆在了马背上。
由于战斗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贞并不能常在一起行动。当得知妻子病重时,他急速赶到了她的身边,把自己惟一的私产――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买来了针剂,才把李贞的高烧退下来。
恰恰是在最艰难困苦的过草地途中,怀孕七个月的李贞早产了。没有充饥之粮,李贞缺乏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热心的战友们送来了破衣服、尿布,送来了自己也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作营养品,但这毕竟非常有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没等李贞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便夭折了。
孩子的夭折,产后的虚弱,伤寒病的侵袭,这一重又一重的难关使李贞病痛缠身,常常昏迷不醒,甘泗淇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来照顾她。李贞不宜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扶着她走。战友们见这样下去不行,临时做了副担架硬要抬李贞。甘泗淇很受感动,坚持自己抬一头,尽量减少战友们的负担。就这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陕北。贺龙高兴地称他们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解放后,有些老同志见到甘泗淇,非常遗憾地说:老甘啊,太遗憾了,你革命几十年,连个孩子也没有啊!李贞也觉得内疚,觉得对不起丈夫。可甘泗淇对她说: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这句话虽然看不出半点柔情蜜意,但谁又能说它没有完全表达甘泗淇对李贞的一腔爱意呢?
1955年9月, *** 实行军衔制。李贞、甘泗淇夫妻二人同时被授予将军军衔,丈夫是上将,妻子是少将,他们是开国将星中惟一一对双子将星,这在古今中外都不多见。从此,在中国光辉的革命史上,有了之一对将军夫妇。
坎坷而又荣光的一生,她无怨无悔
1964年2月5日,甘泗淇60岁刚过两个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匆匆离开了相依为命30年的妻子。此后,李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然而,更大的磨难在三年后汹汹而来,因为曾长期在彭德怀、贺龙的领导下工作,李贞被强加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林彪、四人帮之流为她成立专案组,把她发配到湖南长沙,专门接受审查。这期间,她四年失去自由,六年没有工作。
专案组勒令她揭发彭德怀、贺龙的罪行,李贞对此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软的, *** 人最讲实事求是,你们去调查好了;二是硬的,没有什么好揭发和交待的,历史就是历史,都在那里摆着,谁也改变不了!
接连的审讯逼供,使李贞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在几十年的战斗生涯中,李贞身上本来就留下了不少后遗症。抗美援朝时期,她落下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后来又得了心脏病,还做过胆切除手术。被关押在长沙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忍着病痛应付专案组的折磨。在那愤懑和压抑的生活中,李贞始终坚信真理,坚信历史终有一天会恢复本来的面目。
1975年,在 *** 的关怀和过问下,李贞恢复了名誉。后来,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李贞的级别定为大军区副职级,担任总政组织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常委,可她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 的一位老战友帮她买了一双大头棉鞋,她穿了十几年,仍不肯换新的;晚年穿的衣服,大多是60年代留下来的青布衣服,都是一个补丁接一个补丁。平时去参加会议,她就穿一身褪了色的青布衣服;冬天外出,就是一件旧的棉布军大衣。她住在一套窄小的房子里,一到节假日,老同志和亲属们来看望她,小小的会客室就挤得坐不下。直到组织上反复要求她搬家,才搬到北京市紫竹院附近一幢公寓的一套军职干部楼房里住。在这儿,她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的六个春秋。
李贞虽位高至将军,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种菜高手,这在全军是出了名的。战争年代,她打仗闲暇还抢时抢工种菜,就连后来上朝鲜作战,她还精心选了一袋菜种带到异国战场。在北京香山一所平房里住的时候,每年春天一到,李贞就坐不住了。清明节前,她便带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把院子前面的土地翻了又翻,施上有机肥,然后撒下各色菜种。五一节后,园里的西红柿、黄瓜、辣椒等都挂果了,一派生机。走廊上,李贞摆上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坛坛罐罐,这都是她亲手腌的咸菜。生前,她曾风趣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她之所以身体这么好,种菜有一份功劳。
1985年,在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李贞给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写信,申请辞去最后身兼的中顾委委员和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职务,为党和军队干部制度的改革带个好头,这一举动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爱戴。
1990年3月22日,新华社发布了一则讣告:鲜花与翠柏,簇拥着新中国之一位女将军李贞身着将官服的彩色遗像李贞的遗嘱中交待:将其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一部分交党费,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丈夫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办学补助。她最后一次履行了她作为一个 *** 员对党的忠贞使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祖国下一代的殷切关怀,作为一个妻子对情深意笃的丈夫及其家乡的无尽爱意。
83岁的李贞走完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祖国和人民给了她这个英雄女儿至高的论定。几十年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战功、奉献毕生。(人民日报)将军的婚姻
作为中国人民 *** 的之一位女将军,李贞的威名早已传扬中外,但她那颇为曲折的婚姻生活,却至今鲜为人知。跟许多历尽艰辛的革命前辈一样,女将军的感情道路也很不平坦,她曾经三次结婚,两次离婚,在血与火交融的戎马生涯中,饱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 苦难的童养媳。 1908年正月,李贞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是一个真正贫穷而且十分不幸的家庭:家里仅有两亩薄田,几间草房,父母亲生了 6个孩子,全是女的,而且当李贞那最小的妹妹出生才两天的时候,她们的父亲便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在那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儿寡母是很难维持生计的。李贞6岁那年,母亲含着眼泪对她说:有个姓古的人家,家里没有女孩,希望找一个养女,妈打算让你去,你愿意吗?李贞看到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便点头答应了。可是,她到古家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是来做养女的。古家已有3个女儿,这家的大女儿对李贞说:嘻嘻!你还不知道哩,你是来给我弟弟做婆娘的。李贞听后,哭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来做童养媳的。 那时的童养媳,实际上也是变相的丫环。从此,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便落到了李贞那还十分弱小的身上。她要去打水,大盆的水端不起,倒掉了,就要挨打;她要去砍柴,砍了不会捆,捆了又背不起,回来迟了,也要挨打;她要负责背一个比自己还大一岁的孩子,背不起把孩子摔着了,就更要挨打。在婆家生活的那些日子里,李贞记不清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骂,不知不觉地,她熬到了十五六岁。 人长大了,胆子也随着大了起来。一次,倔强的李贞跟几个要好的童养媳悄悄商量,想偷偷离开婆家,到城里去做女工。李贞的这些想法,被古家人察觉了。婆婆怕她真的要走,便决定马上让她跟儿子圆房。1924年正月,16岁的李贞与丈夫举行了旧式婚礼,正式开始了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段酝酿了整整十年的婚姻并没有给李贞带来幸福。丈夫叫古天顺,比李贞大 4岁,是个耿直忠厚但脾气暴躁的青年。由于长期受虐待,李贞对古家人怀有一种难以化解的敌意,对丈夫也是如此,虽然表面顺从,但内心却毫无爱情可言。古天顺对于这个从小被家里当作粗使丫环看待的妻子,也很难生出多少柔情蜜意。因此,婚后两人的感情并不怎么融洽。 有一次,李贞上山砍柴,碰上了倾盆大雨,待她把柴担回家时,浑身已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时候,古家其他人从田里劳动回来,也被雨淋湿了。因为没有干衣服换,婆婆就责骂李贞没有把衣服洗出来。李贞生气地回嘴说:我也上山砍柴去了,哪里有工夫洗衣呢?古天顺见她竟跟母亲顶嘴,抄起一根棍子就朝她劈头盖脑地打来。 丈夫的粗暴行为,使李贞伤心透了。她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绝望,觉得天地虽大,却没有自己的一线生机,于是,她穿着一身湿衣服,披头散发地跑出去准备投塘自杀。左邻右舍连忙把她追了回来,邻家的刘婆婆含着眼泪劝她说:旦娃子啊(注:李贞先前无名,人称旦娃子,参加革命后才取名李贞),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上山砍柴,还要挨丈夫的打骂,这是命呐,女人的命啊!我们女人就要认命呐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李贞也许会像刘婆婆所说的那样认了女人的命,做一个任由丈夫打骂的所谓贤妻良母。但是,历史不是一潭死水,新的潮流的涌动,使李贞的生活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这年10月,北伐军进入浏阳,各种群众组织由秘密状态转为公开活动。在革命的斗争中,李贞天才的组织活动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她带领一批进步妇女搞宣传、做军鞋、为北伐军征兵筹粮,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被选为浏阳地区妇联委员。
1927年3月,李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胆小怕事的婆家害怕李贞会连累自己,忙不迭地将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娘家。李贞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完全自由地参加革命活动了。
二次婚姻
从李贞1926年走出婆家闹革命的之一天,她就认识了时任 *** 浏阳区委书记的张启龙。
一次,李贞的母亲病重,由于家境贫寒无钱请医,生命垂危。张启龙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将自己的生活补贴拿了出来,请妇联的同志转送给了李家。由于救治及时,李贞的母亲很快就转危为安。为此,李贞打心眼里感激这位领导,深深感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无限温暖。随着革命低潮的到来,在反动派斩尽杀绝的政策下,张启龙的父亲、叔父及堂弟先后惨遭杀害。
1930年,他的妻女也被杀害。为了安抚失去亲人的张启龙,同时也为了报答张启龙的关爱,李贞悄悄地为张启龙送去热饭热菜,帮他洗衣服,还特意做了双布鞋放在他的枕头下。渐渐地,张启龙与李贞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成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在工作上互相关心、支持,在生活上相互体贴、照顾,并于1932年经组织批准,喜结连理。
可是不久,张启龙被错误地打成了改组派、AB团分子,为了不连累李贞,张启龙痛苦地在保卫局事先准备好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了字。
李贞接到判离通知后,伤心地大哭了一场,找到保卫局提出自己的申诉,请求保持他们的夫妻关系,但遭到了无情地拒绝。一对恩爱伴侣就这样在彼此不情愿的情况下洒泪分离了
幸福婚姻
长征前夕的一天,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将一个个子不高、留着短发的女红军战士叫到跟前,她就是时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贺龙对她说:中央红军长征已走了很久了,我们也要开始长征了。长征很远很苦,我给你介绍个伴吧。他叫甘泗淇,是红十八师的政委,是留苏的学生,文化高,人也很正直。李贞回答说,长征路上这么多人,还要找什么伴嘛?他文化那么高,可我却大字识不了几个。再说,现在是行军打仗,子弹又不认得人,要是我死了,他就得担心,他死了,我也要担心。我看还是长征以后再说吧!贺龙又找到了甘泗淇,说:红六军团有个女战士李贞,她作战勇敢,又会做饭,红二方面军女同志不多,不能错过了这个机会呀!这是李贞与张启龙被迫离婚一年之后的事,当时张启龙还没有 *** 。从那时起,李贞才知道了红二方面军里有个男秀才叫甘泗淇。而甘泗淇却在早先时候就对李贞有了良好印象。那还是在一年以前――1931年,湘赣苏区迎来了一位刚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回国的青年,他就叫甘泗淇,原名姜凤威,又名姜炳坤,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楠竹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饱尝疾苦,十岁时才入村小就读,后升入宁乡县云山高小,在此受到谢觉哉等人革命思想的熏陶。1919年夏,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长郡中学,1923年转入湖南政法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 *** 党员。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将姜凤威更名为甘泗淇。 4年后,甘泗淇学成回国,受党中央派遣来到湘赣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 不久,甘泗淇又从独立一师党代表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长。到任后他才知道,组织上原拟调 *** 吉安县委军事部长李贞担任此职,因李贞考虑到自己文化不高,怕亲口向他提及了婚姻大事,他就不得不对她作进一步了解了。 不久,甘泗淇也调到了红六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与组织部长李贞在一起工作,互相接触的机会多了,了解也透彻了。有几次,甘泗淇还直接找到李贞长谈,从谈工作、谈理想起,一直谈到了爱情,他还帮助李贞写了一篇总结工作情况的报道。李贞见这位知识渊博的首长这么平易近人,这么关心她们的工作,极为感动。她特意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用旁人的话说,也算是定情礼物吧。 共同的工作,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语言,使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了。终于,他们愉快地接受了贺老总的安排,在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由贺龙亲自主婚,在一个老百姓家借了一间房子,结成了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
夫妻两将星
1955年9月27日,北京 *** 怀仁堂举行了中国人民 *** 的之一次授衔授勋仪式。在首次授衔的将帅中,有一位飒爽英姿的女少将特别显眼,她就是出生于湖南浏阳的李贞。作为 *** 历史上的之一个女将军,李贞的英名传扬中外,而她的丈夫、被授予上将军衔的甘泗淇的威名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们纷纷称他俩为神州夫妻两将星。陈琮英牵线搭桥 有情人灵犀相通1934年10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会师后,转战至湘西开创了新的根据地,并在湖南省永顺县的塔卧镇成立了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原为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被调任省军区组织部长,来到了塔卧。为了巩固和发展这块新的根据地,贺龙率主力东进,向常德展开攻势,而任弼时则率余下部队在永顺和附近的桑植、大庸等县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发展革命武装。而发动群众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组织部长的李贞自然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一天,李贞从农村回来后,刚到宿舍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陈琮英是做机要工作的,与外界接触不多,和李贞来往也不是很多,今天她的突然来访,使李贞觉得有些意外。李贞请陈琮英坐下后,正要倒水,陈琮英摆了摆手,笑着说:听说你到乡村做宣传发动工作去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刚到一会儿。陈琮英接着问道:下边很红火吧?是的,李贞说,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建立了政权,也发展了武装,就连妇女们也积极参加了武装。一谈起工作,李贞忍不住兴奋起来,先前的疲劳也没有了。陈琮英见状,笑了笑,说道:弼时说,我什么时候也要下到乡村去,做一做实际工作,他还说要多向你学习呢!李贞说:你能离开吗?机要工作可不同一般,随时都有事,再说弼时同志的身体也不太好,需要你照顾呀!李贞刚一说完,陈琮英就不紧不慢地说:女人结婚后,事肯定是要多一些,但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单独过呀!一个人!李贞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往事一幕幕地在她的脑子里迅速闪现1908年深秋,湖南省浏阳小板桥乡的一个农户家里又添了一个女婴。户主名叫李光田,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8口人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李光田唉声叹气地看着自己的第六个女儿,失望得连名字都不想给她起了,便随随便便地叫她旦娃子。因为家境贫寒,旦娃子6岁那年就被送到一户姓古的人家当童养媳,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一个6岁的小姑娘要担负起古家繁重的家务,打水、砍柴、洗衣、做饭、带孩子大盆水端不动,要挨打;砍柴不会捆,捆了背不动,也要挨打;背一个比自己还要大一岁的女孩,背不动把孩子摔着了,就更要挨打。就连比她大4岁的未婚夫也常常抓住她的头发拳打脚踢,直至打得她鼻嘴出血,身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方才住手。就这样,在无尽的苦役和打骂中,旦娃子度过了苦涩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24年正月,旦娃子16岁了,婆家让她和儿子圆了房。由于长期受虐待,旦娃子对古家人有着一种难以化解的敌意,对那个脾气耿直但性情粗野的丈夫也激不起半点感情。婚姻对她来说,除了负担与痛苦,别无其他。对于这种毫无希望的生活,旦娃子常常暗中流泪,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然而,就在旦娃子备感绝望的时候,仿佛一潭死水突然溅起了波澜,外面世界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勃勃生机。――1926年对湖南而言是汹涌澎湃的一年,湘军师长唐生智驱逐了湘军总司令、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占领了长沙。与此同时,广东革命 *** 的军队也燃起了北伐的战火,革命的洪流席卷神州大地。封闭的浏阳小板桥乡也被汹涌的革命潮水掀动了,在 *** 人的发动和组织下,工会、农会和妇女解放协会,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妇解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旦娃子以李贞作为自己的名字加入了妇女解放协会。童养媳李贞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年10月,北伐军进入浏阳,各种群众组织由秘密状态转为公开活动。在革命的斗争中,李贞天才的组织活动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她带领一批进步妇女搞宣传、做军鞋、为北伐军征兵筹粮,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被选为浏阳地区妇联委员。1927年3月,李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胆小怕事的婆家害怕李贞会连累自己,忙不迭地将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娘家。李贞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完全自由地参加革命活动了。从李贞1926年走出婆家闹革命的之一天,她就认识了时任 *** 浏阳区委书记的张启龙。一次,李贞的母亲病重,由于家境贫寒无钱请医,生命垂危。张启龙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将自己的生活补贴拿了出来,请妇联的同志转送给了李家。由于救治及时,李贞的母亲很快就转危为安。为此,李贞打心眼里感激这位领导,深深感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无限温暖。随着革命低潮的到来,在反动派斩尽杀绝的政策下,张启龙的父亲、叔父及堂弟先后惨遭杀害。1930年,他的妻女也被杀害。为了安抚失去亲人的张启龙,同时也为了报答张启龙的关爱,李贞悄悄地为张启龙送去热饭热菜,帮他洗衣服,还特意做了双布鞋放在他的枕头下。渐渐地,张启龙与李贞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成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在工作上互相关心、支持,在生活上相互体贴、照顾,并于1932年经组织批准,喜结连理。可是不久,张启龙被错误地打成了改组派、AB团分子,为了不连累李贞,张启龙痛苦地在保卫局事先准备好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了字。李贞接到判离通知后,伤心地大哭了一场,找到保卫局提出自己的申诉,请求保持他们的夫妻关系,但遭到了无情地拒绝。一对恩爱伴侣就这样在彼此不情愿的情况下洒泪分离了陈琮英见李贞沉默了好一阵子,不禁有些着急了,但她似乎很快就明白了李贞的心思,便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多想了,你就再找个人吧!我没想过!李贞摇了摇头。那现在就想想。陈琮英仍没有放弃的意思,眼下环境安定了,找个人,也好有个照应,怎么样?李贞不再说什么了,可心里却不得不承认陈琮英说得有道理。在婚姻问题上,女人最了解女人的心思,陈琮英是大姐,她自然关心李贞的婚事,她最终还把话挑明了:我给你介绍个人怎么样?谁?李贞抬起了头。甘泗淇,甘主任!两个模范干部 一对革命夫妻甘泗淇原名姜凤威,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 *** 。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正式改名为甘泗淇。1930年,甘泗淇回国,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了湘赣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后又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甘泗淇一到任,就听说组织上原来打算调时任 *** 吉安县委军事部长的李贞担任此职,但李贞考虑自己的文化不高,坚决要求调整,这样组织上才派甘泗淇来任职,而李贞则调整为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一天,甘泗淇和军区政治部的人去红军学校检查,此时学员们正列队在操场上唱歌,指挥者是一个留着短发、腰扎皮带、脚穿草鞋的女同志。她充满朝气的面庞和刚健的身姿,引起了甘泗淇的注意。这时,只见那位女同志双手用力一收,发出了一声洪亮的口令,跑到甘泗淇一行人面前: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李贞报告,学员 *** 完毕,请首长指示!李贞!她就是李贞?甘泗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连连问身边的同志。身边的同志赞叹道:对呀,她就是李贞,别看她这么年轻,可是个老党员,老同志了!不久,李贞与甘泗淇一前一后被调入红六军团,一个任组织部部长,一个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这样,他们在一起工作,互相接触的机会更多了。李贞对甘泗淇的印象极好,却从没有想过要和他结婚。陈琮英的话自然令她惊讶不已,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为什么?陈琮英不解地问。人家是到苏联留过学的,我可是个童养媳出身,没有文化。那怕什么!我也是童养媳嘛!陈琮英笑了,至于他的文化高,你的文化低,他正好可以帮助你学嘛!那也不行!李贞提高了嗓门,反正我觉得不合适。其实,李贞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在她看来,甘泗淇是不会愿意和自己结合的。不料,陈琮英的一番话又让她吃了一惊:别把话讲得那么绝对。甘主任对你的印象可是相当好的哩!他说你泼辣能干,作风扎实,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原来,陈琮英也是见甘泗淇经常人前人后地夸李贞,而且李贞离婚后也一直单身,才主动过来撮合他们二人的婚事。听完陈琮英一席话,李贞羞赧地低下了头,不再说话了。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在贺龙亲自主持下,甘泗淇和李贞在一个老百姓家借了间房子,结成了一对革命伴侣。长征征途漫长而艰难,战斗频繁,物资紧张,气候多变,加上人地生疏,对每个红军指战员都是严峻的考验,而对于已经怀有身孕的李贞来说,困难就更大了。当时,组织上考虑到这些情况,曾动员她就地留下,等生下孩子再说,但李贞坚决要求随部队继续前进。我感谢组织上的照顾,但我能经受任何考验,请组织上放心!李贞说到做到。长征途中,她几乎每天都和战士们一道在露天的冷风里过夜,部队一驻下,她就到每个单位去,询问党团工作和伤员情况,统计伤亡数字,很晚才歇息。李贞配有一匹马和一顶小帐篷,但她经常将这些让给伤病员用。有位女战士病了,她还将自己的一件较好的衣服送给这位女战士,而自己穿的是一件单薄的旧衣。由于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艰难地跟着部队一道行进。后来,她的病情被战友们发现了,战友们纷纷来看她,那个女战士流着泪要将衣服还给她,可她坚决不要。她病情严重,最后大家只好用一条长布带将她捆在了马背上继续行军。由于战斗的需要,甘泗淇和李贞并不能常在一起行动。甘泗淇除了参与军团的决策外,有时还要参加指挥战斗,沿途做部队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这时的他,身体消瘦,头痛病时常发作。当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他感到惊讶和惭愧,在贺龙和任弼时的命令下,他火速赶到李贞身边。甘泗淇发现妻子高烧不止,便请来医师诊断,最后李贞被诊断为伤寒病。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甘泗淇便把自己唯一的私产――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买来了药物和针剂,才使李贞的高烧退下来。夜晚,山风如刀割,甘泗淇又将自己唯一的一件毛衣脱下给李贞穿上。大病一场的李贞,身体非常虚弱,部队过草地时,她已怀孕7个多月了。恰恰是在这段最艰难困苦、最难行走的征途中,李贞早产了。可战士们都在吃树皮、草根,甚至在吃战马、皮带的时候,这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哪里能吃到好东西呢?李贞长期没有充足的营养,自然缺少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尽管叔叔阿姨们对小生命百般呵护,送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但这毕竟杯水车薪,根本不解决问题,还没等李贞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便夭折了。从那以后,她再没有怀过孕,这是甘泗淇和李贞为革命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孩子的夭折,使李贞伤心不已,身体愈发虚弱,常常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甘泗淇只要有机会,就想方设法来照顾她。李贞不宜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扶着她走。战友们见这样下去不行,就临时做了副担架抬李贞。甘泗淇很受感动,坚持自己抬一头,尽量减少战友们的负担。就这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陕北。贺龙高兴地称他们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夫妻将星光耀神州 革命功业彪炳史册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贞接受组织的安排,从一二○师直属政治处主任的位置上回到了后方,担任了妇女干部学校校长,而甘泗淇作为一二○师政治部主任一直奋战在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甘泗淇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贞任政治部秘书长,夫妇二人一道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新中国成立不久,夫妇二人又一同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甘泗淇担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贞则被彭德怀亲点为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在异国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李贞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她还于1950年11月与鲁迅夫人许广平一道率领中国妇女代表团来到了莫斯科,向苏联妇女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女战士的英雄事迹。为了让苏联妇女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女战士的事迹,李贞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报告会的会场设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厅里,李贞在苏联妇女界领导人的陪同下一跨进大厅,就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她声情并茂的演讲,响彻克里姆林宫大厅1953年,甘泗淇和李贞胜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从朝鲜凯旋回国,又一起担当起国防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甘泗淇出任 *** 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贞任军委防空军干部部部长。1955年9月,夫妇二人一同走进了 *** 怀仁堂。周恩来亲自把上将军衔授予甘泗淇,把少将军衔授予李贞。周总理握着李贞的手,亲切地说道: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我们新中国之一位女将军啊!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李贞谦虚地说道。繁忙的工作之余,李贞眼见战友们一个个膝下儿女成群,其乐融融,想到自己不能再生育,总觉得很内疚,对不起丈夫,便对甘泗淇说:老甘,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离婚吧,你再娶个妻子,给你生个孩子吧。可甘泗淇不容置疑地说道:我要的是爱人!我要的是爱人,多么简单的一句话!虽看不出半点柔情蜜意,但却满含着甘泗淇对李贞坚贞的爱。李贞,这位坚强的女将军,此时此刻也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正当夫妻二人准备携手再创新的辉煌时,1964年2月5日,刚过60岁的甘泗淇便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相濡以沫30余年的妻子,离开了他们共同抚养的20多个烈士遗孤。他留给李贞的,除了他们共同的未竟的事业外,便是难舍难分的夫妻感情。时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的李贞悲痛欲绝,洞悉丈夫心思的她更加忘我地勤奋工作着。1990年3月11日,李贞因病在北京逝世,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难得的夫妻将星的另一半也陨落了。在遗嘱中,李贞交代:将平时节省下来的1.1万元人民币存款和2500元国库券,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一部分捐献给甘泗淇的家乡湖南宁乡县作为办学补助,最后一次表达了她对丈夫及其家乡的深情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