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稻香村中的红杏是怎么来的?
稻香村,《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为李纨的居所。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红楼梦》中,荣国府第四代大奶奶李纨,生于绮罗丛中,嫁到公爵府里。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她青春守寡,每日只知道“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住在朴实无华的稻香村里,里面是黄泥墙,数楹茅屋,青篱山坡之下,是辘轳、畦亩、菜花。房前屋后还有鸡鸭出没,一派田园风光,看似无欲无求,非常符合她寡妇的身份。然而,稻香村里种着几百株喷火蒸霞的杏花。
杏花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不符合寡妇身份。稻香村里为什么种着喷火蒸霞杏花呢?
之一,暗示李纨被人为压抑、扭曲的灵魂。
宝玉不喜欢稻香村,认为这是认为穿凿的结果,不是出于天然。暗喻李纨被压抑、扭曲的灵魂。
古代对孀妇的要求非常严苛,有悖人性。《红楼梦》中的李纨就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李纨不能用化妆品,不能穿漂亮衣服,也不能管家理财,更不能改嫁。她只能养育儿子,教导小姑子。她必须给人以槁木死灰的形象。
李纨身在钟鸣鼎食的富贵乡里,周围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可是李纨必须如槁木死灰一般。然而她的内心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哪位二十出头的女子没有旖旎的梦想,没有爱美,爱玩,爱出风头的心思呢?
李纨碍于身份的束缚,她只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压抑在心里,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然而,人的心思总是隐藏不住的,总有暴露的时候。稻香村的云蒸霞蔚的红杏就暴露了李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她渴望“红杏枝头春意闹”,希望“一枝红杏出墙来”,她希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不一样的生活。
希望不过是希望而已,“杏花零落香红谢”,杏花总归要零落成泥,李纨要过的新生活的梦想,也只是梦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第二,杏花暗喻李纨“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杏花的热烈时光非常短暂,很快便会狂风吹落,红消香断。但是花落之后,绿叶成荫子满枝。王熙凤没儿子,李纨却生了儿子。李纨虽然自己过得苦,但是她养育了一个积极上进,刻苦读书的儿子。
第三,杏花暗喻李纨“香护采芹人”。
《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中记载: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这里的杏坛,指的就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为了给学生讲课,垒了一个讲坛,在坛边种下银杏树,取名为“杏坛”。
后来,人们把杏坛中的银杏,替换为杏树。比如“讲坛春暖杏花香”说的都是讲坛杏花开放。孔庙里至今还有杏坛。“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孔庙里的杏坛周围都是杏树。
李纨相当于老师,贾兰相当于学生。母子二人在稻香村里读书、学习。宝玉给稻香村题联是: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科举时代称县学生员为采芹人。即秀才。宝玉这副对联是说李纨用一生守候、保护、监督着秀才儿子贾兰。
贾兰不负母亲的殷殷期望,后来考中举人步入仕途,给李纨挣来了凤冠霞帔。
稻香村里,喷火蒸霞的杏花镌刻出流水落花的风景,用来安放李纨矛盾的、被扭曲的、被人为穿凿的灵魂。
稻香村里,如喷火蒸霞的一树花开,惊艳了岁月。李纨和儿子贾兰虽然没有躬耕陇亩,但是践行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贾兰“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振兴了贾府。
喷火蒸霞杏花暗喻李纨日后“带珠冠,披凤袄”的晚韶华。